連到主要內容
閱讀最新一期《中研院訊》電子報
:::
【院訊特刊-04】臺北近郊森林的縮影、動物們的饗宴天堂——森林步道植物篇
【院訊特刊-05】都市與生態共存的自然教室——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環境教育中心」簡介
【院訊特刊-06】飛入尋常百姓家——燈火下的家燕
【院訊特刊-07】撞臉冠狀病毒的稀有植物——生態池畔的風箱樹
【研途風景】苦甜參半的研究路上 本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得主 揭露心路歷程
本院林聖賢院士辭世
【研之有物】玉石夢、罌粟田採大煙、馬幫變身摩托車車隊──穿梭中緬泰的邊境故事
2021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名單揭曉 共9位學者獲獎
「中研講堂」來臺東!以科學解析疫情 從太平洋回眸臺灣
【研之有物】無煙硝的跨國戰爭!審查刪文、製造訊息,資訊獨裁的雙重手法
中研院院區「線上」開放!上百場活動 談防疫史 也談氣候變遷
本院李國雄院士辭世
【研之有物】你今天用熱發電了嗎?把廢熱變能源的魔術師──熱電材料
110年《中研院訊》滿意度調查
【研途風景】黃進興番外篇:遊走於學術與時尚的歷史學家
本院陳長謙院士榮獲2020-2021總統科學獎
2021年「中央研究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訂於11月5日舉行頒獎典禮
【研之有物】別再說她是狐狸精!主持祭祀、帶兵作戰,上古惡女妲己的歷史轉型正義
【研途風景】至聖與先師——專訪黃進興,在余英時離去之時
本院陳君厚研究員當選國際統計計算學會理事長
【研之有物】人類首張黑洞照片再升級!解讀M87星系黑洞偏振光影像與後續
華人科學家第一人!本院翁啟惠院士獲「威爾許化學獎」
長達四天 本院院區開放首度全線上跨周舉辦
PNC首次線上年會28日登場 共探數位遺產永續保存
【研之有物】臺灣鐵器時代玻璃珠從哪來?除了遺址考古,你還需要材料科學!
本院民族學研究所劉紹華研究員著作榮獲2021年「國際亞洲研究學者大會研究圖書獎」
【研之有物】19世紀擊退美軍的排灣族,是舶來品大戶?羅妹號事件的考古揭密
本院朱時宜院士辭世
【研之有物】如何運用細胞機制改善脂肪肝?先來認識什麼是泛素與細胞自噬
教宗方濟各任命 本院陳建仁院士獲「宗座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