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期焦點
110年知識饗宴—王世杰院長科普講座 「鄭經時代的東亞海域:荷蘭東印度公司、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臺灣」
2021-02-25 | 學術活動
主講人:陳國棟研究員 (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持人:黃進興副院長 時間:110年3月9日(星期二)晚上7:00-8:30 地點:本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 影音直播網址:https://youtu.be/2ObJwiAmpyo 請於3月7日前報名: 1.曾以網路報名本活動者,於接獲本院邀請函後,點選連結即可進入個人專屬網址報名;報名截止日前,個人資料如有異動,請至該網址更新。 2.第1次參加者,請至網址:https://goo.g...
本院物理所通俗演講:Understanding the Proton Structures from First Principles
2021-02-25 | 學術活動
講者:陳俊瑋特聘教授(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 主持人:李湘楠特聘研究員(本院物理研究所) 時間:2021年3月9日(星期二)15:00-17:00 地點:本院物理研究所1樓演講廳 摘要:Parton distribution functions are important quantities describing the probability densities of quarks and gluons within e.g. the...
【專欄】異國事物的轉譯
2021-02-25 | 漫步科研
《異國事物的轉譯》一書2019年12月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出版,次年8月北京社科文獻出版社繼而出版簡體版,雖因正逢Covid-19疫情,實體的書展與宣傳難以展開,但網上已引起若干討論與迴響。該書係以近代上海盛極一時的賽馬、賽狗、回力球為案例,探討異國事物從一個文化被「翻譯」至另一個文化時可能發生的移轉與變化,此即書名所謂的「轉譯」。 拜過去兩百多年來的帝國與殖民之賜,我們現今生活中充滿了各式西來之物,小自日常用物,如腳踏車、報紙、電...
【專欄】從基因、蛋白質、到化合物—天然物之生物合成途徑
2021-01-28 | 漫步科研
老子道德經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這個道,老子卻也語焉不詳,是言:「道可道,非常道。」。然而,科學家卻似乎不走這個思路,現代化學的不斷進展,從化合物、分子、原子、夸克等,不斷窮極所能地探尋,到目前為止,雖然仍無法全然參透老子的「道」(自然的法則),但如胡適先生所言:「近一寸有一寸的歡喜。」,經由近現代科學家鍥而不捨地研究,仍已得到卓然的成果。 而生物化學學家,則從蛋白質、RNA、DNA一直追溯,試圖解析萬物生長演變...

經濟崩壞vs疫情失控,只能二選一?經濟學家找出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
拚經濟 VS 顧性命,防疫政策可能兼顧嗎? 新冠肺炎席捲全球,各國紛紛祭出的嚴格手段,封城、禁足、邊境管制。但這類政策宛如雙面刃,控制人流接觸、傳播疫情,也可能同時衝擊經濟。性命要顧,生計也不能不管,政府該如何擬定政策才能兼顧兩者?當 Covid-19 可能趨向常態化,從嚴防守零容忍是長期最好政策嗎?中研院經濟研究所團隊建構出一套經濟學運算模型,在健康與經濟權衡間,找出適合各國的最佳防疫政策。 防疫是公衛與經濟的拔河 想像一下,你現在是...

各國驚爆新冠病毒變種!中研院持續追蹤病毒變異
追蹤新冠病毒突變 新型冠狀病毒(SARS-CoV-2)足跡遍布全球,在傳播過程中一再出現新的突變種,讓防疫工作與研究均困難重重。中央研究院廖俊智院長組織研究團隊,根據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倡議組織 GISAID 資料,分析三十萬筆以上的病毒基因序列樣本資料,將病毒劃分為六大類型,其中「第六型」佔目前流傳病毒類型的 99%。日前,中研院也成立「病毒變異全球即時監測網」分享資料,讓全世界均能即時追蹤病毒變異。 突變,到底怎麼變? COVID-19...

人事動態
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黃冠閔先生核定為兼任所長,聘期自110年2月10日起至113年2月9日止。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李奇鴻先生核定續兼任所長,聘期自110年3月1日起至113年2月29日止。 蔡宗翰先生奉核定為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聘期自110年2月1日起至114年1月31日止。 沈聖峰先生奉核定為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聘期自110年2月2日起至132年10月31日止。 鍾淑敏女士奉核定為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聘期自...

新進人員介紹──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詹楊皓助研究員
詹楊皓先生於美國密西根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研究領域為第一原理和多體物理計算之發展,主要致力於電子、電洞及激子之實時動力學模擬,及其在光致電流及非線性光學之應用。詹博士近年研究發現二維材料中的激子對非線性光學效應的增強反應。在二維材料中,由於激子中的電子與電洞的強耦合及相干效應增強了材料的光反應,二維材料的光吸收及發光效能與一般半導體塊材相比顯著提昇。詹博士利用全新發展之第一性原理實時演化算法,發現二維材料的非線性光致電流也有顯著提昇。此光...

《中研院訊》109年滿意度調查得獎名單公告
感謝上千位讀者誠心滿滿的回饋和鼓勵,《中研院訊》編輯團隊今年會更努力為大家帶來更豐富的內容! 以下是《中研院訊》109年滿意度調查得獎名單 d*****2@mail.chimei.org.tw e******1@nccu.edu.tw m*************5@gmail.com a*****7@gmail.com k*****0@gmail.com e********k@gmail.com 《中研院訊》編輯團隊將寄信給以上得獎者...

人事動態
戴元峰先生奉核定為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聘期自110年1月6日起至111年7月31日止。 官大偉先生奉核定為民族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聘期自110年1月20日起至111年7月31日止。 劉淑範女士奉核定為法律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聘期自110年2月1日起至111年7月31日止。 蘇克毅先生奉核定為資訊科學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聘期自110年2月1日起至111年1月31日止。 林滿紅女士奉核定為近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聘期自110年3月...
中研視界

全站搜尋
熱門標籤
標籤
![]() 行事曆 |
Recent Events
「2021 AS-SSRC Academic Writing Workshop for International Publication」英文寫作工作坊
Encoding Membrane-Potential-Based Memory within a Microbial Community
從「隸臺」到「固有」:中華民國聲索南沙論據之演變
Dynamic regulation of Desmoglein2 (DSG2) is critical for breast cancer metastasis.
待定
![]() 近期院訊[含歷史週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