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動報名〉物理所通俗演講:The scientific achievement of Lithuania and the future
講者:Prof. JŪRAS ...(more)










健康長壽樂活研發徵案說明會,廣邀各界參與科技創新國際挑戰賽
中研院廣發英雄帖,尋找有創意的您來挑戰! 本院加入美國國家醫學院(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NAM)發起之「健康長壽大挑戰計畫(Healthy Longevity...
活動預告〉2023 台北國際書展:「歡迎光臨,學術百貨店」主題特展
歡迎光臨,中央研究院的學術百貨店! 2023 台北國際書展將於 1 月 31 日盛大開展,本院以「知識櫥窗」概念策展,打造星空觀測主題櫥窗、植物標本「飾品櫃」,並展售近 3,500...
活動報名〉錢故校長思亮先生 115 歲誕辰紀念學術講座
主講人:鄭毓瑜院士(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時間:2023 年 2 月 1 日(星期三)上午 10 時 地點:臺灣大學校總區思亮館國際會議廳 講題:「多義性」與如何現代 ──...
活動報名〉物理所通俗演講:The scientific achievement of Lithuania and the future
講者:Prof. JŪRAS BANYS (立陶宛科學院院長) 主持人:張嘉升所長(本院物理研究所) 時間:2023 年 2 月 3 日(星期五)14 時 30 分至 15 時 30 分...
新書出版〉《國家、環境治理與原住民族的文化實踐》
《國家、環境治理與原住民族的文化實踐》由張珣及許雪姬主編,全書共 9 章分成兩大單元。第一單元「國家與環境治理」有 5...
新書出版〉《老人的話:卑南族卡大地布的歷史敘說》
本書由鄧芳青及陳文德主編,與民族所 2009 年出版的《知本卑南族的出草儀式:一個文獻》,以及 2022...
新書出版〉《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
本院近代史研究所黃自進研究員所著《冷戰格局下亞太安全體系的建立與「中日和平條約」之締結》一書已於 2022 年 12 月出版。...
期刊出版〉《歐美研究》第 52 卷第 4 期
本期共收錄 4 篇文章,作者及論文名稱如下: 1.王梅香,〈冷戰時期跨國非共策略與美國文化宣傳:論泰國的亞洲基金會(1954-1963)〉 2.歐陽敏,〈解消「物種問題」:一個反實在論的零售論證〉...
期刊出版〉《亞太研究論壇》第 71 期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編印之《亞太研究論壇》第 71 期已出版,本期共收入兩篇研究論文、一篇研究紀要、四篇書評: 1.林平,〈人生如戲:黃蕙蘭的自傳研究〉...
期刊出版〉《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 34 卷第 4 期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編印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三十四卷第四期業已出版,本期共收入六篇論文: 1.林祐聖,〈街頭審議行不行:比較太陽花的公民審服貿與野草莓的公民大會〉...
期刊出版〉《台灣社會學》第 43 期
本院社會所與台灣大學社會學系合作出版之《台灣社會學》第 43 期已出版,本期收三篇研究論文、八篇書評與一篇作者回應文,作者及篇名如下:...
期刊出版〉《臺灣史研究》季刊第 29 卷第 4 期
本院臺灣史研究所編印之《臺灣史研究》季刊第 29 卷第 4 期已出版,本期收錄 4 篇研究論著、1 篇特輯,作者及論文名稱如下: (一)研究論著 1.杜正勝,〈流求與「流求論」〉...
期刊出版〉《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十三本第四分
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編印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九十三本第四分已出版,本期共收錄 4 篇論文: 1.陳偉,〈新見簡牘與秦至西漢早期的傅籍制度〉...
期刊出版〉《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17 期
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編印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 117 期業已出版,本期共收錄論文 3 篇、書評 1 篇: (一)論文 1.何威萱,〈論徐階的陽明學淵源及其對靈濟宮講會的推動與維繫〉...

被圈住的心靈Part II: 探討基因型、環狀 RNA 與自閉症間的因果關係網路
繼首度建構自閉症腦組織的環狀 RNA 與基因間調控網路圖譜之後,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莊樹諄團隊進一步結合不同型式的體學資料(omics...
運動神經元的維基百科 —— 以單細胞定序技術完整解構胚胎運動神經元的細胞圖譜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副研究員陳俊安團隊,透過單細胞 RNA 定序技術,完整釐清了小鼠胚胎中脊柱運動神經元的轉錄體多樣性,完成胚胎運動神經元的單細胞圖譜。在此圖譜中,研究團隊純化約 10,000...
【專欄】當人類遇見新型冠狀病毒 —— 是死亡或加冕?
自開天闢地以來,人類經歷不同時期生活型態的轉換,無論是狩獵採集、農業生活,面對無所不在的病菌且醫藥尚未發展之時,是什麼契機讓人類存活繁衍,而不至於滅絕?...

-
【院訊特刊-02】從魔戒森林到借物少女 —— 野地到實驗室的苔蘚植物及真菌研究
撰文:陳可萱助研究員(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中研院也有借物少女(男)?在本院...
-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撰文、圖片:林書葦副研究員(本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提起果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
-
【院訊特刊-04】探尋海洋生物面對環境變遷下的生存之道 —— 開箱中研院「海洋個體生理學實驗室」
撰文、圖片:曾庸哲助研究員(本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 中研院的「海洋個體生理...
-
【院訊特刊-05】蔚藍廣大的夢幻實驗室 —— 解開珊瑚與海龜的生態之謎
撰文:馮加伶(本院國際研究生學程博士生) 提到「海洋」,你可能會想到湛藍的大海、...
-
【院訊特刊-06】出發!搭乘魚耳「石」光機 —— 開箱中研院「海洋古生物實驗室」
撰稿、圖片:林千翔助研究員(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魚耳石」是硬骨魚類耳朵裡...
中研視界
中研院訊 訂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