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到主要內容
閱讀最新一期《中研院訊》電子報
:::
【研之有物】跨越時空!尋找日治時期臺灣職場女先鋒
地球科學研究所林正洪特聘研究員榮獲 2022 年行政院傑出科技貢獻獎
【研之有物】醣化學家 50 年的合成之路—翁啟惠專訪
生命科學組副院長交接 未來將持續優化制度 推動跨領域合作
2023 年臺灣經濟情勢總展望—外需劇減景氣趨緩
中研講堂離島首場 400 位金門師生 一窺量子與神經科學的奧秘
第十一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5 著作獲獎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陳振輝副研究員、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顧銓助研究員獲選為歐洲分子生物學組織「全球研究學者」
基因體研究中心陳韻如研究員榮獲中華扶輪教育基金會「傑出/特殊人才」獎
歷史語言研究所孔令偉助研究員榮獲 2022 年美國李氏傳統基金會獎助金
【研之有物】想像 30 年後的生活!臺灣的淨零轉型之路該怎麼走?
2022 醫療科技展登場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聚焦 新創輔導、南港生技聚落及 mRNA 創新療法趨勢
本院生安辦公室針對 P3 實驗室重啟說明
【研之有物】去碳燃氫技術:為淨零的未來撐出改變的機會!
本院發布《臺灣淨零科技研發政策建議書》
本院針對院士資格認定說明
本院林毓生院士辭世
【研之有物】當包青天披上法官袍!王泰升揭開臺灣司法正義觀的轉型史
本院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與國家海洋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 共同推動海洋生物科技研究
本院孫同天院士辭世
【研之有物】臺灣整體空氣品質有變好嗎?有,但還需要解決臭氧這個隱藏角色
2022 本院年輕學者研究成果獎名單揭曉 共 8 位學者獲獎
臺灣年度科普盛事!本院院區開放 吸引上萬人參觀
【研之有物】吞船大魚,海上之「豬」?歷史上的鯨豚擱淺軼聞
深化臺法科研合作 本院與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續簽合作備忘錄
本院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共同推動失智社會處方箋 營造失智友善環境
首度大規模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 本院與農委會共展五年成果
本院曾永義院士辭世
【研之有物】IC 縮小術!林本堅院士談光學微影如何把 IC 愈變愈小
中研院院區開放 10/29 實體回歸!10/28-29 線上同步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