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到主要內容
閱讀最新一期《中研院訊》電子報
:::
【院訊特刊-01】探訪神祕「植物基地」—— 中研院「實驗植物核心溫室」
【院訊特刊-02】從魔戒森林到借物少女 —— 野地到實驗室的苔蘚植物及真菌研究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院訊特刊-04】探尋海洋生物面對環境變遷下的生存之道 —— 開箱中研院「海洋個體生理學實驗室」
【院訊特刊-05】蔚藍廣大的夢幻實驗室 —— 解開珊瑚與海龜的生態之謎
【院訊特刊-06】出發!搭乘魚耳「石」光機 —— 開箱中研院「海洋古生物實驗室」
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研究員 榮獲本院111年度「胡適紀念研究講座」
本院年輕學者Dr. Febri Baskoro 獲邀出席2022年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
【研之有物】聯考、基測、會考後,你的同學換成誰?高中升學制度的公平性研究
【2022台北國際書展】中研院推出「靈光乍現」主題展 點燃探索新知熱情
本院于寬仁院士辭世
【研之有物】機器學習 x 鈣鈦礦材料:讓 AI 幫你最佳化太陽能電池材料的製程參數!
再揭黑洞之謎!中研院參與EHT國際合作計畫 公布銀河系中心黑洞首張影像
本院丁邦容院士、馬中珮兼任研究員榮獲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殊榮
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開放博物館」首推藏品數位漫遊 無縫探索全球73機構精選典藏
本院共2位研究人員榮獲第15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
【研之有物】只有亞洲愛補習?哪一類型學生更常去補習?跨國研究大揭秘
顛覆過去發現!中研院團隊首揭細胞「無合成分裂」登上《Nature》期刊
挺臺灣生技生醫新創、深化鏈結國際!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舉辦招商暨人才與技術媒合會
臺灣人體生物資料庫駐點中研院 推生醫發展、精準健康
本院張灝院士辭世
藝文活動〉廖院長偕主管訪「光──臺灣文化的啟蒙與自覺」特展
【研之有物】珊瑚為何會同時間大量產卵?關鍵在日落到月昇的黑暗期!
歡迎來臺灣延續求學路!本院發起「烏克蘭學人獎學金計畫」12位烏生將陸續抵臺
不一樣的中研院!「沙崙會議」凝聚彼此 激盪新研究靈感
本院翁啟惠院士獲頒美國化學家協會「化學先驅獎」
【研之有物】為何孩子越生越少?人口學家鄭雁馨談少子化困境
【研之有物】生命起源的線索?在獵戶座大星雲探測富含複雜分子的熱微核
上梁典禮〉中研院南部院區第二期工程 投入量子電腦與海洋能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