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南部院區建設往前邁大步!本(3)月15日舉行第二期工程「研究大樓(Ⅱ)及綜合大樓」上梁祈福儀式,典禮由蔡英文總統、本院廖俊智院長等人共同見證,期許工程順利於今(2022)年底前竣工。廖俊智院長表示,量子科技與氣候變遷,皆是當前影響全球重要的關鍵議題,本院將於南部院區設置量子科技研究基地及海洋能專題研究中心,為臺灣邁向量子時代布局,並因應2050淨零排放目標。

上梁典禮〉中研院南部院區第二期工程 投入量子電腦與海洋能源研究

由左至右:本院廖俊智院長、蔡英文總統、本院周美吟副院長

蔡英文總統致詞指出,南部院區能延伸中研院的研發能量,與周邊產官學研單位鏈結,是政府落實區域均衡的重大建設。有鑑於量子科技被視為下一世代改變世界的技術,南部院區興建量子實驗大樓計畫已於去(2021)年7月獲行政院核定,將有助於提升臺灣科技研發實力,支撐產業永續發展。

基礎研究領軍 發展量子科技關鍵技術

廖院長指出,本院在量子科技已深耕數十年,包括超導量子元件、量子光電、量子密碼等,並已成立量子電腦及量子光電專題中心。為把握臺灣發展量子科技的契機,本院將扮演量子國家隊的樞紐,聚集、培育和延攬頂尖量子研發團隊,連結國內學術研究能量,以及臺灣在半導體與通訊產業的經驗,「建構第一台臺灣自製的超導量子電腦!」

量子電腦能超越現今電腦的運算方式,其中又以超導量子位元為目前國際間的研發主流之一。本院物理所研究員陳啟東團隊是臺灣在超導量子位元製作與研究的主力,正全力開發超導量子電腦晶片關鍵製程、量子位元的運作技術,未來將再提高操控與讀取位元的保真度,以建構出整台量子電腦。另外,在量子光電領域,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張文豪團隊亦著手開發單光子發射器、發展量子光電晶片,及優化量子光電元件等。

國內學研界首創 成立海洋能專題中心

除了量子科技研究基地,廖院長強調,面對緊迫的全球氣候變遷危機,「海洋能」被視為重要的零碳能源選項,發電過程不會排放溫室氣體或污染物。南部院區將成立國內首座「海洋能專題中心」,研究焦點包括調查臺灣東南沿海黑潮主軸洋流發電潛能等,預計在未來五年完成「臺灣週邊海域高解析度資料同化模式系統」之建置。

本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陳于高主任表示,臺灣東岸有黑潮流經,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能資源。未來將有三個核心實驗室進駐,投入黑潮海流發電、海洋安全與搜救,以及海洋藍碳研究等,此為國內海洋研究單位首創之舉。

本院南部院區基地面積約7.3公頃,開發方式採分階段進行,第一棟研究大樓、溫室與公共工程於2020竣工,本院農業生技專題中心已有團隊進駐。本次上梁的研究大樓(Ⅱ)及綜合大樓預計今年底前竣工,2023年完成設置量子實驗室,量子實驗大樓亦將於今年年中發包。此外,南院同時也推動農業生技、循環永續,以及兼顧臺灣文史等領域之專題研究,將本院尖端基礎研究能量注入南臺灣。

出席上梁典禮貴賓包括:立法委員王定宇、林宜瑾、陳亭妃、臺南市長黃偉哲,以及本院周美吟副院長、南部院區籌備委員會施明哲主委、彭信坤秘書長等人,一同上香祈福,祈求工程順利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