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圖片:林書葦副研究員(本院分子生物學研究所)

提起果蠅,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可能還覺得有些厭惡。但你知道這不起眼的小小果蠅竟然可以為人類解開許多大腦之謎嗎?分子生物研究所林書葦副研究員將帶大家深入本院的「果蠅大本營(Flyroom)」──「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一睹關於果蠅的各種樣貌,以及身為果蠅科學家的研究生活。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平常很少仔細觀察的果蠅

我們的「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位於院內跨領域大樓八樓,目前成員有六位博士生、一位碩士生及兩位研究助理,是個活力充沛的中型研究團隊。我於美國麻州醫學大學就讀博士班時,主要研究神經系統的發育;取得博士學位後,於英國牛津大學進行博士後研究,鑽研學習與記憶的腦迴路機制,並於2015年任職中研院分生所,持續探究腦迴路的功能與建構。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實驗室合照,後排右一為林書葦副研究員

我們都在研究些什麼?

實驗室所使用的模式生物是「果蠅(Drosophila melanogaster)」。果蠅被使用在研
究上已有百年的歷史,累積了許多強大的遺傳學工具,讓我們能夠自由開關果蠅身上的每個基因,甚至操控腦中的每個神經細胞。我們希望能夠利用這些工具,解開人類大腦的奧秘,深入了解腦神經迴路在發育的過程中如何被精準地構築;腦神經迴路成熟後,又是如何計算、統整訊息,並精巧地控制行為的產生。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果蠅的腦,部分神經用免疫螢光法染色。

研究不是工作,是一種生活方式

做研究通常是不能朝九晚五的。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必須要配合果蠅的生理週期和實驗的排程來進行,有些實驗一但開始就不能停,必須小心翼翼守候著結果。即使不在實驗室,大家也是心心念念地思考研究的走向、想著早上那令人摸不著頭緒的實驗結果,或因解決了一個研究問題而興奮的睡不著覺。在我們的實驗室,研究和生活的界線很模糊,研究不像是工作,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

實驗室的燈光每天早上八點不到就被點亮,大家陸續到來。大部分的人到實驗室的第一件事就是從飼養管中挑出尚未交尾過的「處女蠅」。為了培育出帶有特定基因型的果蠅,必須確保在配種時母果蠅還沒有跟其它公果蠅交配過。母果蠅一般在羽化後的六小時內是不會交配的,而這段時間內的母果蠅帶有一些特別的形態表徵,有經驗的研究者,可以一眼就從數十隻的果蠅中把這些處女蠅找出。

一般而言,處女蠅的體色較淡,翅膀和腹部的形態也不同。例如:下圖右上角的處女蠅剛破蛹而出,頭頂較尖,且翅膀尚未張開;右下的處女蠅也才羽化不久,翅膀已張開,腹部有個明顯的黑點,是所謂的「胎便」,但胎便在羽化之後不久,母果蠅尚未性成熟時就會被排出。最難分辨的就是左下角的處女蠅,牠雖已幾乎不具上述特徵,但也仍未達性成熟可交配的階段,要能正確認出這個階段的的處女蠅,需要一雙火眼金睛。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左上角是交配過的果蠅,另外三隻為處女蠅。讀者分辨得出來嗎?

揀選完果蠅後,大家就開始各自的實驗與任務——在果蠅房照顧果蠅、在行為小間訓練果蠅、在雙光子顯微鏡前觀察果蠅腦中的螢光訊號,及用攝子和顯微鏡小心翼翼解剖果蠅腦。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恆溫並固定光照周期的果蠅房,可容納上萬株果蠅。

「解剖顯微鏡」是果蠅實驗室必備的工具,下方的白色平台接著二氧化碳管線,微量釋放的二氧化碳能讓果蠅安睡在平台上,讓研究者能夠輕易地用「羽毛筆」把不同性狀的果蠅分開。有趣的是,因為成天在顯微鏡下把果蠅推來推去,所以果蠅研究者又被暱稱為「Fly Pusher」。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左圖為實驗室人員操作解剖顯微鏡挑選特定性狀的果蠅。右圖為分類果蠅用的羽毛筆和解剖果蠅腦用的攝子。

實驗室的「秘密武器」

一、 T型迷宮
「 T型迷宮」是用來訓練果蠅產生嗅覺記憶的裝置,我們用它來研究記憶形成的神經機制,也用它來了解腦迴路如何利用習得的訊息下決定。 T型迷宮分為上、下兩層,中間有個升降台,讓果蠅能在兩層間被運送。上層可以裝上一根管子,下層則可裝左右各一根,管內可各別導入不同的氣味。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訓練果蠅的T型迷宮

實驗室中最常做的訓練是讓果蠅學會食物和特定氣味的關連性,方法如下:首先把餓了24小時的果蠅放入上層的管子中,給予兩分鐘的氣味A,再把果蠅放入另一根裝有糖片的管子,一樣裝在上層,給予兩分鐘的氣味B,此時果蠅應會學到:「氣味B代表有糖吃」。要測試果蠅的學習結果,就把果蠅用升降台送到下層,下層的兩根管子一邊給氣味A,另一邊給氣味B,此時學習成功的果蠅會去選擇有氣味B的管子,其它果蠅則會在兩管子間隨機跑動。一般而言,80%的果蠅在兩分鐘的訓練後都能正確選擇氣味B。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T型迷宮訓練過程示意圖

二、雙光子顯微鏡
雙光子顯微鏡利用光學原理,把果蠅腦在不受損害的狀態下切成一層層的「光學薄片」,單獨收集每一層的光學訊號後,再重組成高解析度的完整大腦影像。我們每天用這台顯微鏡觀察果蠅腦中的神經細胞形態,或在活體果蠅中觀測大腦的動態訊號。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研究人員操作雙光子顯微鏡

三、果蠅跑步機
為了能觀測到果蠅活動時的大腦訊號,我們架設了一部「果蠅跑步機」,讓果蠅走在一顆用氣體懸浮的球上。果蠅走在球上時,球轉身不動,所以我們可以把果蠅的頭固定在顯微鏡下觀察大腦的神經訊號。球的滾動速度和方向可被轉換成二維的移動軌跡,也可透過電腦來控制氣味管的移動。簡單的說,是一個果蠅的虛擬實境(VR)系統,可用來研究行為和腦迴路之間的互動。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為果蠅設計的跑步機

迷你腦、大啟發

果蠅和我們一樣,餓了會找食物吃,渴了會找水喝。但「餓」是什麼?「渴」又是什麼?它們如何控制大腦的運作、影響行為的決擇?研究這些問題的神經迴路機制,能幫助我們更深入了解大腦如何即時整合、評估來自生理與外在的訊息。

研究團隊最近的研究發現,果蠅腦中的多巴胺系統能夠直接接收因飢餓或脫水而產生的「餓」、「渴」訊號,並根據這些訊號的強弱來調整多巴胺在腦中不同位置的釋放,多巴胺進一步藉著改變神經細胞間的連結強度,來影響下游神經迴路中訊息流動的方向。這解釋了為何果蠅在不同的生理狀態時,會有不同的行為反應。多巴胺系統在演化中高度保留,因此類似的神經迴路機制極可能也存在我們的腦中、控制我們的行為。

未來,實驗室將繼續研究多巴胺系統是否能整合「餓」與「渴」之外的其它生理狀態,並深入了解其下游神經迴路的運作原理。這個研究只是實驗室中許多有趣研究的一小部分,有興趣的讀者,歡迎來實驗室看看,體驗果蠅迷你腦的魅力!

【院訊特刊-03】迷你腦、大啟發!—— 開箱中研院「腦迴路與行為實驗室」

果蠅腦中的多巴胺系統。

延伸閱讀:
.〈大腦如何操控渴與餓的行動?小小果蠅來解密!〉,「研之有物」
https://research.sinica.edu.tw/lin-suewei-fly-brain-thirst-hunger/
.〈人生而有欲,果蠅呢?〉,「中研院訊」
https://newsletter.sinica.edu.tw/2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