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第27次院士會議自7月3日至7月6日一連舉行4天,共有185位院士出席。會議期間除分組與院內同仁舉行座談之外,並討論有關落實大學分類、建立合適的評鑑制度、全民健保對醫事人員的養成及醫療品質的影響等議題。院士們經過7月5日一整天以及7月6日上午的分組與綜合審查之後,於6日下午進行投票,自38位院士候選人中選出15位第26屆院士,計數理科學組6人、生命科學組6人、人文及社會科學組3人。李遠哲院長於院士會議結束後隨即召開記者會,正式宣布新科院士名單(詳如後),並邀請已在國內的6位院士(陳力俊、姚孟肇、陳培哲、楊泮池、李壬癸、黃一農)分別發表當選感言。 第26屆新科院士名單、現職與專長如下: 數理科學組
范良士(Liang-Shih Fan)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化學及分子生物工程學系傑出大學講座教授、C. John Easton工程講座教授,專長為化學工程。
陳守信(Sow-Hsin Chen) 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核子科學與工程系核子科學技術組應用輻射物理正教授,專長為中子、X光及雷射散射研究、複雜流體和軟物質科學。
劉必治(Bede Liu) 普林斯頓大學電機工程系教授,專長為信號處理及多媒體技術。
陳力俊(Lih J. Chen) 國立清華大學材料科學工程學系清華工程講座教授,專長為材料科學與工程。
朱時宜(Shih-I Chu) 美國堪薩斯大學化學系榮譽講座教授、Kansas Center for Advanced Scientific Computing中心主任,專長為原子、分子及光學物理。
莊炳湟(Biing-Hwang (Fred) Juang) 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電機及計算機工程系摩托羅拉基金會講座教授,專長為電子通信科學與資訊處理。
生命科學組
吳以仲(Carl Wu) Chief,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Bethesda, Maryland, U.S.A.,專長為分子細胞學。
姚孟肇(Meng-Chao Yao)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專長為染色體結構與功能、核仁功能、基因體不穩定性。
莊德茂(De-Maw Chuang) 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精神衛生研究院、分子神經生物學主任,專長為神經藥理學、神經退化性疾病及精神性疾病的神經生物學。
葉篤行(Edward T.H. Yeh) 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心臟病學系教授及系主任、德州大學休斯頓健康科學中心分子醫學研究院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主任,專長為心血管疾 病、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
陳培哲(Pei-Jer Chen) 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教授、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內科主治醫師,專長為病毒學、消化醫學、癌症基因體。
楊泮池(Pan-Chyr Yang)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教務分處主任、附設醫院副院長,專長為胸腔內科(癌症生物學、肺癌)。
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夏志清(Chih-Tsing Hsia)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Columbia Univ.)退休教授,專長為中國文學、英國文學。
李壬癸(Paul Jen-Kuei Li)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研究員,專長為語言學。
黃一農(Yi-Long Huang)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兼人文社會學院院長,專長為歷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