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394期
服務區
緊急事故通報系統電話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互動區
處長信箱(助理用)
處長信箱(一般用)
本院要聞
國際權威醫學期刊最新報告 近20年臺灣焦慮與憂鬱症患者比例倍增
打擊抗藥性的流感病毒
本院資創中心楊奕軒助研究員、林彥宇助研究員及資訊所王新民研究員等人榮獲First Prize Award of Multimedia Grand Challenge in ACM Multimedia 2012
蕭啟慶院士與世長辭
學術活動
學術交流
胡適院長講座「當『宗教』遇上『迷信』:中國廟產興學運動面面觀,1898-1948」
Workshop on Statistical Frontiers, 2012 ISS
Short Course
Learning to Be a Better Statistician: Think Deeper and Compute Faster
2010-2012亞太和平觀察
學術演講(11月29日-12月11日)
公布欄
本院102年度「胡適紀念研究講座」開始受理申請
本院101年度最佳網站評獎 得獎名單公告
調查研究專題中心資料開放公告
同仁來函
白袍和白圍裙
總務組回復
 
本院要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打擊抗藥性的流感病毒
 

  流感屬於病毒所感染的疾病,面對日趨嚴重的病毒產生抗藥性的問題,基因體研究中心數年以來,持續不斷的尋找更佳的解決方案。目前,廣泛用於治療流行性感冒的藥物有口服的『克流感』(Tamiflu)和以噴氣吸入的『瑞樂莎』(Zanamivir),這兩種藥都是流感病毒神經胺酸酶的抑制劑。通常,如果因為抗藥性,『克流感』沒法作用時,醫療人員需要能夠及時判斷,改用對抗藥性病毒株有效的二線藥物『瑞樂莎』。如果要能避免無效用藥所導致的病情加重、傳染層面擴大等等後果,最好能有一個簡易的檢測機制,讓醫護人員能在第一時間就準確判斷致病病毒的種類。

  於是,研究團隊決定針對在流感病毒對『克流感』的敏感性,開發一個簡單的偵測系統。他們創造一個連結『瑞樂莎』和生物素的化學探針,除了利用『瑞樂莎』會與所有敏感性或抗藥性的流感病毒結合的特性,並以生物素做為能夠顯示信號的機制。當『克流感』可以取代此化學探針而與敏感性的病毒株結合時,這個化學探針就沒有任何信號顯示;相反的,若『克流感』無法與已有抗藥性病毒株結合時,這個化學探針就會與病毒結合,並且由生物素顯示信號。這是一種利用競爭性結合的結果作為抗藥性評估的方法。

  研究團隊利用這個方法,檢測於20052009年間,在臺灣發生的泛流行性感冒和季節性流感的檢體,發現許多2009年泛流感病毒,和所有2008年後期的季節性流感病毒,都已經對克流感有抗藥性。

  不同於一般實驗室中,必須使用精密儀器的檢測方法,這個檢測法可以用肉眼快速的辨識;並且結合中心同仁所發展的醣晶片陣列技術,更可以決定流感病毒的類型,分辨出人類流感與禽流感病毒,同時,也可獲知該病毒對流感藥物的敏感性。

  研究人員預見在人類與抗藥性流感病毒的戰爭中,所剩彈藥已有限,因此,團隊已經在2007年開發出『零流感』,是一個對人類流感和禽流感病毒都有強效的神經胺酸酶的抑制劑。這些年,團隊持續進行改良藥效的研究,在引進胍基和單乙酯基後,新型的『零流感』衍生物,已證實於小鼠實驗中,對許多感染敏感性或抗藥性流感病毒,都有更佳的療效。此外,經由藥物動力學的研究,這個『零流感』衍生物不但可以用非口服的方式給藥,也可調配成口服藥劑,大大的增加了該藥物的實用性。

  這個研究計劃由本院翁啟惠院長以及基因體中心與臺灣大學化學系合聘的方俊民教授共同領導,主要參與者,除多位中心同仁外,還包括疾病管制局、國防醫學院的胡幼圃教授、中裕新藥公司,及美國猶他州立大學E. Bart Tarbet教授。該研究成果於近日已發表於德國AngewandteChemie和美國醫藥化學期刊。

  期刊資料可於下列網址取得:

1. AngewandteChemiehttp://dx.doi.org/10.1002/anie.201204062"Chemical Probes for Drug-Resistance Assessment by Binding Competition (RABC): Oseltamivir Susceptibility Evaluation"

2. 美國醫藥化學期刊:http://pubs.acs.org/doi/full/10.1021/jm3008486"Development of OseltamivirPhosphonate Congeners as Anti-influenza Agents"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