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266期
服務區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週報》投稿須知暨審稿原則
互動區
處長信箱(助理用)
處長信箱(一般用)
本院要聞
本院發展現況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是在環保價值之內尋找共存共榮的空間
色彩斑斕 造型多變 億年活化石 數位典藏舉行「寶貝 台灣寶貝」主題特展
美國國家科學院前院長及科學教育先驅 亞伯茲教授蒞院演講
學術活動
自由軟體技術充電站-『sinatra實務分享』與『開放性虛擬世界-Plug』
5月份知識饗宴「為什麼生命需要臭氧層?臭氧層何以破洞?」
「影像與醫療的歷史」計畫99年度第三次討論月會
從馬奈到畢卡索From Manet to Picasso
2010統計科學營
「2010行政管制與行政爭訟」學術研討會系列之一
學術演講(99年05月24-06月04日)
公布欄
內政部『90年臺閩地區低收入戶生活狀況調查』資料釋出
內政部『96臺灣地區國民生活狀況調查』資料釋出
本院網站影音服務專區新增人事室健康講座「與癌共舞」
本院員工心理健康講座訂5月28日舉辦
新文書管理系統第一階段教育訓練課程開始接受線上報名
2011年澳洲政府獎學金自即日起至7月31日開放申請
 
本院要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色彩斑斕 造型多變 億年活化石 數位典藏舉行「寶貝 台灣寶貝」主題特展
 

           早在距今5億多年前的寒武紀時代,貝類就已經出現在地球。已出土的成千上萬貝塚或貝類遺址也充分證實貝類始終是人類重要食物來源。古老東方人將貝類做為貨幣與藥材,而西方人則將貝類當作護身符圖騰或身分表徵。貝類與人類的歷史密不可分。

        1969年到1970年間,台灣臨近的釣魚台海域附近發現約200枚龍宮翁戎螺,立刻引起轟動。由於翁戎螺早在寒武紀的晚期一億多年前就已經出現,現生種的翁戎螺乃被視為活化石。龍宮翁戎螺又以其碩大、豔紅的外形,贏得「翁戎螺之王」美譽。因此,當時經鑑定為活化石的龍宮翁戎螺,還曾經因為拍賣與展示,引起保育熱烈論戰,同時促成中華民國貝類學會的設立,矢志保護台灣貝類。

        此次展期長達8個月名為「寶貝  台灣寶貝」的數位典藏主題特展,係從「台灣貝類多樣性」與「貝文化」兩主軸出發,將本院數位化儲存珍貴研究資料,透過網路分享和實體展示,達到讓參觀者認識台灣貝類特殊的生態與文化意涵,以及深度解讀台灣代表性貝類與貝器文物的期望。

       展出主題則包括:寶「貝」的世界、台灣寶「貝」庫、全球寶「貝」庫、寶「貝」秀才藝、蝸牛寶「貝」庫、寶「貝」說故事、以及每月的寶「貝」主題秀。參觀者在欣賞造型變化多端、色彩鮮豔的貝類,深入瞭解貝類之外,還可以驚訝發現蝸牛、章魚居然也是貝類生物;同時,還可以現場參加寶貝電子賀卡、寶貝創意大放送、寶貝攝影比賽、寶貝配對、以及寶貝線上遊戲等活動。

 

展出時間:2010517 2011131(週一至週五 上午9點至下午5)

        點:本院人文社會科學聯合圖書館2

參考網站:主題特展http://shell.sinica.edu.tw/ShellExhibit/

台灣貝類人文資料庫 http://shellmuseum.sinica.edu.tw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