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史研究所編印之《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6期業已出版。
本期共收錄論文五篇:楊彬彬,〈由曾懿(1852-1927)的個案看晚清「疾病的隱喻」 與才女 身分〉、許慧琦,〈1920年代的戀愛與新性道德論述──從章錫琛參與的三次論戰 談起〉、 洪芳怡,〈女聲、女身、雌雄同體:老上海流行音樂中的同性情慾展現〉、Jana Benešová (裴海燕),〈「平實而熱鬧」之外 蘇青的寫實主義〉、Elizabeth A. Littell-Lamb, “Gospel of the Body, Temple of the Nation: The YWCA Movement and Women's Physical Culture in China, 1915 -1925”;學術討論演講一篇:野村鮎子,〈明清散文中的女性與家庭暴力書寫〉; 史料分 析兩篇:許雪姬,〈介於傳統與現代 之間的女性日記──由陳岭、楊水心日記談起〉、 陳曉 昀,〈呂坤《閨範‧謝娥殺盜》與相關史料之分析〉;史料介紹一篇:吳雅琪,〈戰後臺灣 婦女雜誌的長青樹──《臺灣婦女》月刊〉。另收書評2篇。全書共307頁,定價300元。同仁 如欲瞭解詳細資訊,請參閱 http://www.mh.sinica.edu.tw/e/index-E2-a3.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