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第45期
本院動態
賀劉國平、陳建仁、王惠鈞、余淑美榮膺「發展中世界科學院」院士
賀陳昭南榮獲「經濟學傑出貢獻獎」
學術交流
出版消息
(一)《土壤生物學》論文集專刊已出版
(二)《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17卷第4期已出版
公告資訊
國際科學家應進行無害之研究
本院94年9月主題研究先導計畫核定名單
本院「95年度國際研究生學程」開始受理申請
人社中心(調研)進行「第5期第3次台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計畫-休閒與運動組預試」面訪
主計處93年台灣地區家庭收支調查資料開放使用
敘獎公告
本院員工消費合作社12月26日至28日暫停營業
活動預告
12月份知識饗宴《東亞第三波民主的挑戰與前景》
2005非線性分析國際研討會:數學科學的前景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Nonlinear Analysis: Prospects of Mathematical Sciences
Ethnic Chinese Merchants and Chinese Capitalism in Southeast Asia:A History through Commodities
台灣經驗政治研究的現況與展望學術研討會
學術演講(12月16日至22日)
研究成果
利用斑馬魚作為人類疾病模型及藥物篩選
服務區
徵才啟事
 
公告資訊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國際科學家應進行無害之研究
 

        國際科學院論壇(InterAcademy Panel,簡稱IAP),於12月1日(星期四)就生物安全議題,公布了一項原則,要求科學家必須同意於進行研究時,有義務將「無害」列入考慮。國際科學院論壇的這項聲明是在國際生物武器大會(meeting of States Parties to the Biological Weapons Convention)於12月5日至9日召開的前一週發布。是項聲明由國際科學院論壇所屬超過60個國家科學院(包括中央研究院)代表簽署同意。
        聲明中闡述科學家在生命科學領域,需面對的5個基本問題:體認、安全、教育與資訊、責任及監督。國際科學院論壇認為來自生物武器的威脅再度成為全球各國所面臨的問題。此項聲明獲得來自世界各國68個國家科學院簽署同意發出,將規範各個科學家日常研究,也將作為科學團體或機構發展的行為準則之基礎。 科學家必須了解:身為科學家,必須謹記其研究之潛在後果,不應忽略研究可能被他人誤用,且需將此體認廣為週知。教育下一代科學家有關國家和國際法規及規範是重要的。針對防止研究被誤用的基本準則也必須闡明。
        自從1972 年生物及毒素武器大會至今, 科學研究已在許多方面創造了有益於人類之新的和意想不到的知識及新技術。但某些技術可能被使用於毀滅性以及建設性目的,因此讓科學家考慮這些原則益顯重要。
        以下為「IAP的生物安全聲明」全文本:
        近幾十年來,科學研究創造了新的和意想不到的知識及技術,提供了史無前例的機會以改進人和動物健康以及環境狀況。但一些科學和技術,可能被用於毀滅性以及建設性目的。當涉及「一體兩面」及科學和技術誤用問題時,科學家負有特殊責任。
        1972 年「生物及毒素武器大會」強化了禁止生物武器之國際準則,在其條款中說明:「本大會各會員組織從未接受在無疾病預防正當理由或其它和平目的之任何情況下發展、生產、儲備、或用其他方法獲取或保留微生物、其他生物戰劑或任何來源及製程,形式及數量之毒素。」然而,來自生物武器的威脅再度成為現存之問題。本聲明提出原則,以指引各個科學家及希望制訂行為規範的地方科學團體供其使用。
         當制訂行為規範時,這些原則顯示的基本問題應列入考慮。此原則並未涵括所有應考慮之議題。
1 體認:科學家有做到「無害」之義務。他們應該經常合理地考量到自己研究可預見的後果。因此應該:
Ÿ 謹記研究有可能有害之潛在後果,於良心及道義上不可忽略科學的成果可能被誤用。
Ÿ拒絕進行對人類只造成有害後果的研究。
2 安全及保全:科學家如進行病原或危險毒素的研究,有責任依法規或常規所訂定之良好、安全的程序進行實驗。
3 教育及資訊:科學家應該針對防止生物研究誤用訂定政策和原則,且宣導此訊息並教育國家和國際法規及規範。
4 責任:當發現有違反生物及毒素武器大會或國際法規之現象時,科學家應提高其對適當的群眾、主管機關和組織的關心。
5 監督:科學家有責任監督研究,或對計畫或發表進行評估。科學家應該在其控管、監督或評估下,堅守這些原則,擔任模範角色。
        本原則經國際科學院論壇所屬68個國家科學院簽署同意。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