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第182期
服務區
徵才啟事
社團活動
本院要聞
賀孫以瀚、張煥正及葉崇傑等三人
榮獲教育部第52屆學術獎
賀許昭萍、陳玉如、葉俊顯、邱訪義
榮獲97年度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學術活動
學術交流
2008年侯金堆傑出榮譽獎開始受理申請
吳大猷故院長講座「土星之旅」
9月份知識饗宴「結構生物萬花筒」
化學生物特別講座:核酸藥物的新趨勢
葉綠體生物學國際研討會
臺灣社會變遷調查計畫第十二次研討會—休閒生活
學術演講(9月11日至9月25日)
公布欄
「王心心作場—笑春風‧琵琶行」南管樂
本院99年度新增主題研究計畫申請案即日起受理申請
「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
公共使用版資料更新與釋出
知識天地
宇宙背景輻射陣列計畫的進展
同仁來函
吃飯開心就好,電視何辜
文化與空間
電子報180期讀者來函
〈小朋友,吃飯的時候不要看電視!〉
 
同仁來函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文化與空間
 

※本專欄作者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小朋友,吃飯的時候不要看電視!〉一文的共同作者

  兩星期前我們針對自助餐廳的電視投書,在院內外引起的迴響,出乎意料之外。我們很高興這些迴響引導臺灣社會對這幾年發展出來的奇特的文化,有所反省。這個奇特的文化,有兩個面向。第一是報紙報導所觸及的,臺灣的社會,幾乎已經把看電視新聞拌飯當作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中研院的自助餐廳只是這文化的一部份而已。第二是電視新聞的無所不在,近乎穿透所有的公共空間。小吃店、自助餐只是其中的一部份。舉另外一個例子:仔細注意一下周遭的醫療場所,上至一級的教學醫院,下至街坊上的診所,幾乎所有的候診空間,總有播放新聞的電視伺候。這兩個面向,都有共同的問題。第一是只想到要滿足看電視的客人,沒有顧慮到不看電視的顧客。其次,這些公共場所(如小吃店、醫院),沒有意識到播放令人緊張不安的電視新聞,其實違背了他們所應該扮演的專業角色(提供健康的用餐環境;提供有利身心、適合醫療與復健的環境)。這個奇特的空間文化,幾乎已經變成臺灣社會根深柢固的一部份了。我們共同投書,目的是一起呼籲中研院這個社群跳脫這個根深柢固的文化,並且正視其帶來的問題。

  回到院裡的用餐空間,我們有三點建議。

  第一,目前自助餐廳的設計,有很大的背景噪音。一來是廚房的開口直接面對餐廳,排油煙機的渦輪以及爐火的聲音幾乎沒有遮蔽。二來是餐廳的地板、牆壁、和天花板的材質吸音的效果不好。我們建議院方儘快協助餐廳整修,針對這些缺點作改善,讓餐廳變得安靜。

  第二,如我們上篇文章所申論,看電視新聞拌飯不符合中研院的文化形象,又無益身心健康。謝謝院方接受我們的建議,已經移走一部電視。我們建議院方接著把餐廳裡剩下的一部電視也移走。播放輕音樂或古典音樂,要比播電視新聞更適合用餐。

  第三,我們並不是主張院裏完全排除電視。相反地,我們建議院裏仿照國外大學或公共機構,在活動中心的一、二樓或地下室,選擇適當的空間,設置一個Common Room,作同仁共同休閒的空間。放置一組沙發,合適數量的座椅,一部高度合適的電視(理想的電視視角,不是高掛在接近天花板的牆上,而是比眼睛平視再稍低的角度),幾份最新一期的報紙、雜誌(包括本院週報),能鋪上地毯更好,能有幾臺電動遊戲機也不錯。其實,活動中心作為本院的Guest House,設置一個Common Room也很合理。這樣的空間,讓王建民上場投球時,球迷們在上班前或午休時可以一起加油;同仁和活動中心的訪客也可以選擇觀看各種的電視節目或閱讀書報,甚或玩電動玩具。習慣以電視新聞作知識來源的同仁,用過午餐可以就近在Common Room觀看電視。把看電視的空間和用餐的空間分開,會讓用餐和看電視這兩件事,都更舒適,也更合理。

  中央研究院存在的理由,是追求進步的知識和崇高的文化理想。讓學院裏的用餐空間重拾根本的功能,讓看電視回歸合適的空間,看似事小,其實是在現下的環境裏選擇一種很不同的文化。院方擇善固執,需要相當的勇氣,我們會堅定地支持。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