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第41期
本院動態
賀生醫所王寧研究員獲頒
「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學術成就獎」
賀生醫所暨陽明大學分子醫學國際研究生學程博士班
鐘文宏獲頒「李鎮源教授醫學研究青年學者獎」
出版消息
(一)民族所黃宣衛主編之《台灣阿美族的宗教世界》已出版
(二)社會所蕭阿勤與澳洲阿得雷德大學Prof. John Makeham主編之《Cultural, Ethnic, and Political 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entuhua》已出版
人事動態
公告資訊
人社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資料開放
活動預告
11月份知識饗宴《肥胖:舊識、新知及預防》
11月份藝文活動
「維也納情懷」音樂會
年終茶敘
「國家與原住民:亞太地區族群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隋唐五代經學國際研討會
2005 Taiwan-France Joint Symposium on Transcription and Diseases
Star Formation Workshop
學術演講(11月21日至12月1日)
同仁來函
此身如傳舍,何處是吾鄉
-本院檜木風乾室的歸宿?
研究成果
「動力系統」的理論及數值模擬
服務區
徵才啟事
社團活動
編輯小啟
 
本院動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二)社會所蕭阿勤與澳洲阿得雷德大學Prof. John Makeham主編之《Cultural, Ethnic, and Political 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entuhua》已出版
 
        本院社會所副研究員蕭阿勤(A-chin Hsiau)與澳洲The University of Adelaide的亞洲研究中心教授John Makeham所主編之《Cultural, Ethnic, and Political Nationalism in Contemporary Taiwan: Bentuhua》已於今(94)年秋天由紐約Palgrave Macmillan公司出版。該書共收錄7篇論文,包括本院社會學研究所張茂桂、王甫昌、蕭阿勤三位同仁的研究論文,再加上兩位編者分別撰寫的導言與後記。全書重點為「本土化」在政治過程、知識建構、文化再現各領域的發展與影響。
        其中J. Bruce Jacobs的論文探討過去20幾年來臺灣的政治變遷,尤其是1990年代的民主進展與本土化趨勢的關係,認為是民主化的環境促成臺灣意識的上升,而非本土化激發民主政治的進展。王甫昌(Fu- chang Wang)的論文,從族群關係、國族認同與政治環境的變化,解釋《認識臺灣》教科書引起爭議的時間點,為何非發生於1989年教育部提議初始,而於1997年該書完稿後即將採用之時。Rosemary Haddon的論文,藉著分析朱天心的小說《古都》,探討80年代黨外運動激發本土意識後,90年代的外省人逐漸萌生的政治與社會的不滿與疏離感,以及其中夾雜的流離、懷鄉、記憶等情愫。蕭阿勤的論文在解釋本土化典範為何在文學領域引起嚴重的爭論衝突,指出這是由於文學的本土化理念,基於歷史敘事而使其爭論有如世界觀的衝突、認同政治中的「策略的本質主義」與本質主義之間不易區分,以及文學的本土化典範終究涉及國家權力。Jeremy Taylor的論文討論近20年臺灣歷史建築保存修復現象所涉及的概念變化,進而分析90年代臺灣史研究興起對這個現象的重要影響,並探討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建築物逐漸受重視的趨勢與意義。John Makeham的論文,分析當代臺灣提倡儒學的學者如何回應本土化的文化發展,指出這些企圖復興儒學者對於本土化的態度矛盾,認為他們雖然堅稱儒學在本土化的認同爭論中不可受忽視,但尚未提出令人信服的理由。張茂桂(Maukuei Chang)的論文追溯分析過去20幾年臺灣社會科學(社會心理學、人類學、社會學)曾標舉的「中國化」、「本土化」運動,用知識社會學的途徑,指出其源起以及變遷問題,認為相較於其它非西方國家的經驗,這種運動並非獨特,因為特定立場而形成的選擇性認知,左右了運動的發展。
        這是第一本以臺灣政治、文化的本土化為專題的英文論文集,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有助於國際學界瞭解過去20幾年臺灣重要的政治、文化變遷,極具參考價值。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