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所業已出版《臺灣的社會變遷1985-2005》,臺灣社會變遷基本調查系列三(套書)中的「家庭與婚姻」和「心理、價值與宗教」。
「家庭與婚姻」收錄7篇論文,大致環繞著兩個主軸:一是家庭結構或鉅視層面的討論,例如:家庭結構的變遷(楊靜利、陳寬政、李大正),家庭價值觀的轉變(葉光輝、章英華、曹惟純),跨族群通婚的新興家庭現象(謝雨生、陳怡蒨),以及初婚年齡變動的結構肇因(陳玉華、陳信木);另一則是家庭關係取向的檢視,包含父母成年子女間之代間關係的多元發展(林如萍),以及夫妻關係中家庭決策和家務分工權力模式(簡文吟、伊慶春)。 此外,特別針對1990至2005年婚姻與家庭脈絡對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孔祥明),作一系統性的檢視,期能增進本書在家庭研究上的應用價值。
「心理、價值與宗教」收錄8篇論文,處理的是過去二十多年臺灣社會民眾在價值、態度、行為及社會心理課題的變遷軌跡,以及其可能成因和影響。 具體而言,作者們使用不同年度「變遷調查」資料,探索民眾的核心價值(黃囇莉、朱瑞玲),心理需求、疏離感與身心困擾(周玉慧、朱瑞玲),慈善觀念與道德感(朱瑞玲、周玉慧),因果輪迴觀念與祭拜祖先(陳杏枝),宗教流動(林本炫),宗教旨趣和信仰內涵(郭文般),宗教和術數的態度和行為(瞿海源),以及社會期望反應(傅仰止、陸洛)。
詳細介紹請見社會所網頁(http://www.ios.sinica.edu.tw/ios/index.php ),購買請洽本院四分溪書局(Tel:(02)2652-1876),或連絡社會所編輯室(Tel:(02)2652-5077;E-mail: liling@sinica.edu.tw )。
套書中的另兩本「社會階層與勞動市場」和「政治行為與傳播」,也將陸續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