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地球所許雅儒研究員和唐啓賢研究助理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地球觀測研究所合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4月14日出版之《科學》期刊。這一研究使用2016年日本熊本地震序列所引發的强烈應力場擾動來了解局部和區域性岩石圈變形,許研究員二人主要負責分析GPS座標時間序列及計算震後地表位移速度變化,由地表觀測量逆推下部地殼之應變量隨時空之演化,並推論岩石圈之黏滯係數。結果顯示在弧後地區下方岩石圈之黏滯係數有好幾個數量級之變化;下部地殼內部分區域之有效黏滯係數明顯偏低,尤其是在阿蘇火山和九重火山底下。這一研究成果揭示大地測量觀測可用來約制不同時空尺度的岩石流變特性,並有助於我們瞭解地殼與地函岩石的應力應變關係以及地震與火山災害的分布特性。
論文全文,請參閱: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6/6334/16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