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結晶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Union of Crystallography , IUCr)於今(104)年8月20日宣布本院陳守信院士榮獲2015年顧尼爾獎(Guinier Prize),表彰他在小角度散射(Small-Angle Scattering, SAS)領域之終身成就與傑出貢獻。陳院士將於2015年於柏林舉辦之小角度散射國際會議上接受IUCr主席楚維拉教授的頒獎,同時在9月17日進行專題演講。
小角度散射是一種具有高穿透的結構分析技術,可用於非晶態材料諸如膠體與大分子的領域,從大小、形狀與內部結構去探究固體與液體中的奈米結構以及隱性質點關係(inter-particle correlation)。小角度散射最早是由法國物理學家顧尼爾於1938年開始研究,因此國際結晶學聯合會(IUCr)以其名所設立之顧尼爾獎,每三年一次頒發給在小角度散射研究領域上,做出重大突破與傑出貢獻的學者,並表彰其終生成就。
在50多年的職涯裡,陳守信院士將小角度散射應用於軟凝態物理的基礎研究,做出許多原創性的貢獻,是國際散射研究領域中非常重要的科學家。他的傑出表現包含發展出資料分析的新方法,以開創性的實驗探索自組化系統的結構與互動模式,例如膠體粒子、微乳液與蛋白質表面活性複合溶劑等。
陳守信院士於1964年取得加拿大McMaster大學物理系博士,當時他與諾貝爾獎得主 B. N. Brockhouse教授從事博士論文研究。陳院士自1968年起任教麻省理工學院迄今,目前在該校核子科學與工程系核子科學技術組應用輻射擔任物理榮譽教授。陳院士作育無數英才,其中有45位取得博士學位。陳院士發表超過450篇科學研究;此外,他撰寫一本解說將散射方法應用於複合流體的綜合教科書,在今年5月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Scattering Methods in Complex Fluid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y 2015)。
陳院士於2006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他也是美國物理學會、美國科學促進會以及美洲中子散射學會(Neutron Scattering Society of America, NSSA)會員。2008年,他更榮獲美洲中子散射學會所頒發之克利福得夏爾獎(Clifford G. Shull Prize)。
相關資料,請參考: https://www.helmholtz-berlin.de/events/sas/guinier/index_de.html http://www.iucr.or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