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441期
服務區
緊急事故通報系統電話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互動區
處長信箱(助理用)
處長信箱(一般用)
本院要聞
賀本院范良士院士當選為澳洲技術科學與工程學院(ATSE)外籍院士並榮獲美國化學工程師學會R.H. Wihelm化學反應工程獎
賀本院近代史研究所黃克武研究員兼所長、統計科學研究所黃顯貴特聘研究員及分子生物研究所蔡宜芳研究員榮獲教育部第57屆學術獎
賀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施修明研究員兼副所長榮獲「第23屆王民寧獎」
近史所兼任研究員黃福慶、林明德兩位先生榮獲日本政府授勳
賀本院莊明哲、廖一久、廖國男及張懋中等四位院士獲選第八屆臺灣大學傑出校友
人事動態
學術活動
學術交流
《Bulletin of the Institute of Mathematics, Academia Sinica New Series》季刊Volume 8 Number 4業已出版
《鑿破鴻蒙─紀念董作賓逝世五十周年》特展圖錄 編著:李宗焜(史語所研究員)
「中美關係專題研究:2011-2013」學術研討會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licy Responses to Precarious Work in Asia
胡適院長講座「法治、民主、責任─『自由人』的條件與代價」
杜正勝院士擔任史語所2013年「傅斯年講座」
學術演講(12月5-18日)
公布欄
潁川福同─水彩展
102年中央機關員工運動會本院共計有9組球隊榮獲佳績
總務組公告
知識天地
皮膚黑色素瘤之治療與天然草藥之研發現況
同仁來函
學術研究與公共利益的究責性(accountability)
 
同仁來函 >
上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學術研究與公共利益的究責性(accountability)
 

祝平一研究員(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最近由於油品事件,衍生出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時,要求申請人於聲明書內勾選「本研究是否預期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由於此一措辭頗易讓人誤以為,若勾選,申請人於申請時便自承研究發現會嚴重損及公共利益。個人建議本院應與大學及國科會再共商措辭,以免因決策過於倉促,損及學術發展。

  且不論何謂「公共利益」,由誰定義,此提問本身邏輯就有問題。試問國科會若非預設學術研究事關公共利益,何以用納稅人的錢補助研究?若學者自承其研究有損公共利益,那國科會補助之理由何在?審查人何敢放行?若未來果真有損公共利益之情事,是申請人、審查人還是國科會人員要負責?又設若研究成果公布後,使國人質疑某些重大建設的安全性,則該研究是否便有損公共利益?再如像核四、服貿、經濟預測、一般環評的開發案,甚至是和法律或政治相關等高度爭議性議題之研究,究竟研究結果與政府或開發單位是合意有損公共利益?還是不合意有損公共利益?又如在生醫、公衛、環境等領域的研究成果,對民眾健康有立即影響,易引發社會恐慌。為免爭議,申請人的上策便是不勾,但如此反而喪失了國科會用此選項提升預警作用的原意。

  其實國科會補助案種類繁多,性質不同,或應以不同的方式看待課責性的問題。如一般性的補助案,大多為基礎研究,學者只要在一定期間內,發表論文,便已算盡責。而且國科會對於已通過的案件,縱使未能及時發表論文,也已列入考核。但如產學合作計畫,意在由學界的研究成果,助成產業發展,其研究實用與實效性較為即時,成果也不必然要在學術期刊上發表,因此報告便應在結案時公布。

  若國科會真要追究公共利益的課責性,也許不應使用「有嚴重損及公利益之發現」這等模糊的用語。或可改為徵詢申請人是否同意「本案若事關公共利益之揭露,國科會得於結案時公開其成果報告」,以期保障納稅人的錢都真正花在有利於公益的研究上,也不致讓民代誤以為研究者有意遮掩有損公共利益的發現。

 

上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