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試刊號5期
本院動態
94年度「優秀農業人員」選拔開始受理申請
【二月份知識饗宴】 文學.經典.人生:你可能不知道的《格理弗遊記》
【活動迴響】 航探「格理弗遊記」-聽單德興教授演講有感
 學術研討會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第三次小型研討會
 學術演講
各所(處、研究中心)演講(3月10日至18日)
 學術活動
行政主管出國訪問交流
活動預告
 藝文活動
「921震災紀錄片」放映與導演講座
 社團活動
康樂會韻律組招生
康樂會禪修班招生
國際標準舞摩登舞—華爾滋課程招生
康樂會手繪書創作班演講活動及趣味立體書班
公告資訊
本院人事動態
「東亞社會階層與社會流動研究」執行問卷調查
 各組室公告
本院綜合體育館停電休館
 徵才啟事
台灣史研究所徵專任研究人員
基因體中心「關鍵技術研發實驗室」徵博士後研究員或研究助理
生醫所「陳建璋老師研究室」徵博士後研究員及研究助理
語言所「語音實驗室」徵研究助理1至2名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徵研究助理
分生所「果蠅實驗室」徵研究助理
統計所徵行政助理1名
人社中心徵才(一)行政聯絡人1名
人社中心徵才(二)資料庫軟體工程師
總辦事處學術事務組招考約聘人員
文哲所徵兼任助理
史語所(一)傅斯年圖書館徵數位典藏專任助理1名
史語所(二)傅斯年圖書館珍藏組徵工讀生1名
史語所(三)傅斯年圖書館採編組徵工讀生1名
史語所(四)「藏遼金元拓片數位典藏計畫」徵工讀生
史語所「藏遼金元拓片數位典藏計畫」徵工讀生
近史所檔案館徵工讀生與資訊助理
歐美所行政室徵身心障礙長期工讀生
動物所「昆蟲生理實驗室」徵長期工讀生
 
本院動態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二月份知識饗宴】 文學.經典.人生:你可能不知道的《格理弗遊記》
 
歐美研究所研究員單德興

      一提起《格理弗遊記》(Gulliver's Travels,舊譯《格列佛遊記》或《大小人國遊記》),每個人都知道,或許說,都自認知道,因為這是從小就聽過、看過的故事,可能還看過不只一個文字或影片的版本。但是,可知道故事中的主人翁所到之處不只是小人國與大人國?原作者綏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在當時的文學界、宗教界、政治界扮演了什麼角色?這本書主要的版本為何?何時進入中文世界?如何成為中文世界家喻戶曉卻又認知有限、甚至有誤的故事?今天,許多人日常生活離不開「雅虎」、許多人著迷於日本動畫大師宮崎駿的《天空之城》,但又有多少人知道“Yahoo”和“Laputa”這兩個字為綏夫特於《格理弗遊記》中所自創,而且與當今認知的「雅虎」、「天空之城」大異其趣?

       綏夫特是英國新古典主義時期的重要作家,著重理性、規範,擅長諷刺文體。他在政治上原屬惠格黨,後來因為理念不合(包括他主張與法國和談),轉而加入托利黨,並撰寫了許多政治小冊子。在宗教上,他隸屬愛爾蘭教會(英國國教的一支),不滿於當時激進的新教和保守的天主教,而主張溫和漸進的路線。此外,身為都柏林聖帕提克大教堂總鐸(Dean, St. Patrick's Cathedral),他對於英格蘭在政治、經濟上多方壓迫、剝削愛爾蘭甚為義憤填膺,寫了許多為民請命的文章,傳誦一時,其中尤以〈野人芻議〉(“A Modest Proposal”)著稱,為英國文學史上最知名的諷刺文。

      世人印象中的綏夫特主要是《格理弗遊記》的作者,但現在讀者很難想像,他在寫這本「荒誕不經」的作品時,是當時愛爾蘭地位崇高的神職人員。此外,他雖然終身未婚,卻有兩位紅粉知己,死後並與其中之一的瓊森(Esther Johnson)──也就是他筆下暱稱的「斯黛拉」(Stella)──同葬於聖帕提克大教堂的地板下,成為今日遊客流連之處。

       《格理弗遊記》的出版史與中譯史也頗為曲折。1726年此書在倫敦匿名出版,但許多人不僅知道作者是誰,而且以「對號入座」的方式來尋找書中影射的對象。就是因為其中有不少影射時人、時政的情事,出版商為了避免因文賈禍,改寫了若干片段。綏夫特對此大為不滿,在1735年都柏林出版的版本中,宣稱改正了先前版本的錯誤。歷年來兩個版本各有支持者,因此這本書的版本史本身就相當複雜。再者,由於作者在當時具有爭議性,以致打一開始有關此書的評論便呈現兩極化的現象。儘管如此,這些紛紛擾擾並無損於此書的經典地位。

      《格理弗遊記》看似荒誕不經、奇幻詭異,實則結合了作者多年的諷刺文學功力,出入於政治與文學之間的經驗,以及對於人性的深入觀察,愈熟悉作者的生平及時代背景,愈能欣賞其中的巧思及諷刺手法。因此,這本書不僅被視為英國文學經典,《一九八四》(1984)與《動物農莊》(Animal Farm)的作者歐威爾(George Orwell)更將此書列為世界六大名著之一。

      此書自1726年問世迄今,中外讀者不知凡幾。在世界文學裡如此雅俗共賞、老少咸宜的作品屈指可數:淺者見其淺,可視為兒童讀物,驚訝於主角在小人國、大人國、飛島國、慧駰國等地的奇怪遭遇;深者見其深,看作者如何藉著情節安排及人物刻畫影射時政,諷刺人性。兒童驚訝於故事中的神奇、詭譎;一般讀者欣賞其中的想像、諷刺;文學研究者則得以鑽研其中的主題、結構、技巧、典故、背景,以及思索《格理弗遊記》作為愛爾蘭/英國/世界文學的意義。在眾多不同讀法中,兒童文學、奇幻文學、諷刺文學、旅行文學、烏托邦文學只不過是其中犖犖大者。

      《格理弗遊記》問世第二年,歐陸就出現法文、荷蘭文、德文譯本,四年後又出現義大利文譯本。但首次出現於中文世界,則距離原書出版已近一個半世紀,在中文世界的流傳更是翻譯史上極為罕見的嚴重誤譯,以致人們對此書的認知往往流於錯誤印象。

      此書在中文世界最早是清同治11年4月15至18日(1872年5月21至24日)連載於剛創刊的《申報》,名為《談瀛小錄》,以文言文刊出四天,故事中的主角被改寫為「甬東」人(浙江人),但譯者/改寫者不詳。第二個中譯本於清光緒29年6月(1907年7月)起在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繡像小說》不定期連載,至光緒32年2月(1906年3月),以白話文刊出36回,先取名為《僬僥國》(「僬僥」二字典出《列子》,即「小人」),後改名為《汗漫游》,但譯者依然隱而未現。第三個中譯本《海外軒渠錄》於1906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由不懂外文的桐城派古文家林紓(琴南)與人合譯(合譯者則有魏易與曾宗鞏二說,不知孰者為是)。這個譯本也是此書首次以專書的方式流通於中文世界。雖然林紓在譯序中提到作者的諷刺手法及微言大義,但《海外軒渠錄》只迻譯了前兩部,有更多諷刺和曲筆的後兩部俱遭捨棄。爾後的中譯也大抵為刪節、腰斬之作,以致該書在中文世界讀者心目中幾乎完全淪為兒童讀物,犧牲了其中的豐富涵意,實為中文讀者莫大的損失,直到晚近才有逐漸改善的趨勢。

      由於故事曲折,想像豐富,因此除了以文字方式流傳之外,歷代的許多版本還附有插圖,提供了插畫者很大的發揮空間。此外,不同的電影版本──較著名的有1939年的卡通版、1960年和1996年的影片──都顯示了不同時代的人各自發揮想像,以不同的方式再現這部經典名作。由此可見,文學經典中蘊藏了豐富資源,提供歷代讀者、觀者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中,以不同方式各盡所能,各取所需,而這種作為反過來也成就了文學經典的地位。 

 
小人們為了從哪一端敲蛋而分成大端派和小端派,雙方大動干戈(插圖者Willy Pogány, 1919)
 
 
遨遊四海、已逾天命之年的格理弗險遭不到十一歲的女Yahoo非禮,大驚失色,高聲呼救,此插圖因被認為有色情之嫌,後來遭到撤換(插圖者Ad. Laluze, 1875)
 
 
《繡像小說》中的插圖已將故事裡的情景中國化,並用上傳統章回小說對仗式的回目(插圖者不詳, 1903)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