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以造福人類為宗旨,然而,科學家如果未能認清人類真正面臨的問題所在,並負起對社會應有的責任,科學進步未必是福音。歷史告訴我們,大蕭條之後,新興產業往往應運而生;暫時的挫折和低潮很可能是進步的契機。當前以及未來的科學研究與產業發展究竟該往何處去,此刻正是我們重新思索的良機。 本院將於11月13日(週五)隆重舉辦「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國際論壇」(International Forum 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為當前及未來科學研究與產業,擘劃新思考方向。會議備有即時翻譯服務,歡迎媒體與民眾屆時蒞臨指教。 參與此次「科技創新與社會責任國際論壇」的貴賓包括:台灣積體電路公司董事長兼總執行長張忠謀、台達電子工業公司董事長暨環保長鄭崇華、美國哈佛大學懷賽德教授(Dr. George M. Whitesides),以及本院翁啟惠院長、劉兆漢副院長、李前院長遠哲。 張忠謀博士於1952年及1953年分別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機械工程學士、碩士學位,1964年獲美國史丹佛大學電機工程博士學位。張忠謀博士並於1987年創立台灣積體電路製造股份有限公司(台積電)。該公司不但首創專業積體電路製造服務之經營模式,同時也是促成全球半導體設計興起與茁壯的重要力量。 張忠謀博士傑出的創業過程中,曾獲頒多項獎項,包括:EE Times終身成就獎(2009年)、美國半導體協會最高榮譽Robert N. Noyce Award獎(2008年)、日本經濟新聞社頒亞洲獎之「區域成長貢獻獎」(2005年)、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頒發第一座「Robert N. Noyce Medal」(2000年)、以及全球無晶圓廠半導體產業協會頒贈第一座「模範領導人獎」(1999年)。 鄭崇華董事長係於1959年取得國立成功大學電機學士學位,國立清華大學榮譽工學博士(2006年)、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榮譽博士(2007年)、國立成功大學名譽工學博士(2007年)。 鄭董事長於1971年創立台達電子工業公司,38年來該公司榮獲許多國際認同與獎項。包括:國際知名廠商戴爾(Dell)、西門子(Siemens Communications)、微軟(Microsoft)、思科系統(Cisco Systems)、與英特爾(Intel)等公司,都曾經評鑑台達電子為其最佳合作夥伴。同時,台達亦曾數度獲得《天下雜誌》、《遠見雜誌》、《亞洲富比士雜誌Forbes Asia》、《CNBC歐洲商業雜誌》、美國《Asset財資雜誌》、英國研究機構CN Intelligence Research等機構,評選為發展管理或社會責任等最佳企業。台達電子台南廠辦同時也獲頒內政部「2006年最佳優良綠建築大獎」,目前是台灣唯一通過綠建築九項指標的企業建築。 目前擔任美國哈佛大學首位也是該校最高教授殊榮(Woodford L. and Ann A. Flowers講座)的懷賽德博士(Dr. George M. Whitesides),係於1960年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學士學位,1964年獲得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曾經擔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以及哈佛大學化學系教授、系主任、文理學院副院長。 懷賽德博士是世界上最傑出的化學家,專門從事核磁共振光譜學、有機金屬化學、分子自組排列、軟微影技術、微米製程、微流體和奈米技術。他亦是赫希(Hirsch)指數評價最高的在世化學家,赫希指數的計算係基於其研究者的論文數量及其論文被引用的次數。 懷賽德教授曾獲得威爾士獎(2005年)、普利斯特理獎(美國化學學會,2007年)、阿斯圖里亞斯王子科學工藝獎(阿斯圖里亞斯王子基金會,西班牙,2008年)和班哲明富蘭克林化學獎(富蘭克林基金會,2009年)。他亦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美國哲學學會會員、荷蘭皇家文理學院會員、物理學院會士、印度化學研究學會榮譽會士和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榮譽會士。
會議網站:http://iao.sinica.edu.tw/TISR/about_CH.html
時 間:98年11月13日(週五)下午13:00至下午17:20
地 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館3樓國際會議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