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見社運抗爭者拚命吶喊、目睹他們一次次想推倒不義高牆,你可曾想像,在他們堅強意志的背後,身心將刻下多少傷痕?本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今(2023)年首度嘗試心理學研究的主題,於 5 月 20 日推出特展「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由長年研究人際暴力創傷主體經驗的精神分析學者彭仁郁副研究員策展,邀請民眾一同理解社運抗爭者創傷經驗的多重形貌,並探問療癒的可能路徑。

本展覽於 5 月 19 日舉行開幕活動,由本院民族所所長張珣、博物館主任郭佩宜致詞,並邀請到長期投身人權相關社會運動,至今仍在二二八紀念公園紮營抗爭的獨立歌手巴奈・庫穗來到現場,演唱從社運抗爭日常生活中孕育出的歌曲。本展覽以社會抗爭者的受創主體經驗作為論述主軸和敘事起點,意在反思一個跨越時空地域的弔詭:在每一場人民對抗不義政權的行動中,掌權者皆以法之名施暴;反抗者卻為了捍衛更高層次的律法,置自身於險境。在內外在分崩離析的孤絕裡,反抗者經常受到一波又一波創傷浪潮的襲擊。

策展人彭仁郁表示,本展覽主要取材自 2014 年 3 月 18 日開始的「太陽花」公民運動,也是臺灣解嚴以來,國家對抗爭群眾最激烈的鎮壓事件。那些曾親身經歷 323、324 警察暴力血腥鎮壓的抗爭者,她/他們生命各層面受到的衝擊,並未隨著退場後的「出關播種、遍地開花」而結束。此次展覽將邀請觀眾閱讀、聆聽 7+n 個社運抗爭者的主體經驗,期待透過創傷多重樣貌的呈現,對主流精神醫學標準化、病理化、去脈絡化的心理創傷觀點提出批判。

本次特展共有三大展區,第一區「傷痕密碼」,透過隱含國內外幾場著名抗爭的特殊符號,讓民眾從中窺見改變歷史的社會運動中國家暴力烙下的集體印記。第二展區「抗爭者的身影」共有 7 大展台,台上展出 7 位抗爭者的訪談紀錄及代表物件。他們分享了當初走上街頭的原因,傷之所在,以及運動結束後,抗爭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延續。第三展區「再整合、再詮釋的療癒可能性」特別設計「療遇時光機」,邀請觀眾走進療癒的過渡空間,靜下心感受社運抗爭者的心靈地景。透過聆聽社運抗爭者的述說,感受療癒者如何陪伴受創者重返現場,撿拾散落的感官經驗碎片。

此展覽的前身,來自策展人當時正著手進行的「歷史創傷記憶的世代傳承、身份認同與社會實踐」研究計畫,試圖尋索當代社運抗爭與政治創傷歷史記憶之間,是否存在某種象徵傳承。因此,研究成果涵攝了精神分析理論與社會心理真實的辯證,例如「反叛」概念援引於著名語言學與精神分析學家 Julia Kristeva 的定義;而 318 當時佔領成功後的立法院,也意外成為哲學家 Michel Foucault 所說的「異托邦」,或是英國精神分析學家 Donald Winnicott 提出的,一個暫時寄託所有理想願景和創造力的「過渡空間」。

展覽也特別以當代精神分析臨床實踐者的角度,關照心理創傷主體經驗中不易捕捉的深層現象。包含在社運抗爭現場、法庭上,以及曾經的夥伴關係中,反抗者所承受的輿論污名暴力、甚至被妖魔化的經歷。透過精神分析方法,創造受創主體發話(enunciation)的「療遇」空間,並在其中探索自身所處卻未必能得見的心靈地景,藉此進入受創的哀悼歷程,重建與自己的關係及與社群的連結。

本院民族所張珣所長表示,本院民族所博物館長期透過主題特展,與民眾分享所內研究人員研究成果。透過此次特展,策展人冀望傳達的核心訊息是:每一位受創的抗爭者都是擁有殊異經驗、欲望及願景的主體,而所謂療癒者,則是盡可能地設法做一名稱職的同行者,陪伴受創主體走上無法預知終點及路徑的冒險旅程。民族所博物館誠摯地邀請各界朋友一起來看見社運抗爭者的創傷印痕。

展覽訊息
策展人: 彭仁郁副研究員(本院民族學研究所)
展覽期間: 2023 年 5 月 20 日至 2024 年 8 月 31 日
展覽地點: 本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開館時間: 每週三、五、六 9 時 30 分至 16 時 30 分
導覽預約及參觀聯絡: 陳柏蓉,02-2652-3382,mioepj@gate.sinica.edu.tw
博物館網址: https://www.ioe.sinica.edu.tw/museum

「帶傷前行─社運抗爭者的創傷療癒可能」本院民族所博物館特展開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