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在東南亞的泰國,在一般大眾印象中是個佛教國家,人民有九成以上宗教登記為「佛教」,國內外觀光客遊覽泰國時,也少不了參訪佛教寺院等相關文化景點。不過,在泰國宗教相關研究中,多數學者也指出了泰國宗教實踐的混雜性,一個主要的研究論辯焦點,即是佛教與其他不同宗教所形成綜攝(syncretism)的相關探討。這篇文章無意深究泰國宗教綜攝相關討論,但要指出的是,這些綜攝討論多仍聚焦於佛教與民間諸般泛靈信仰間的關係,對於印度教相關的信仰實踐,相對討論較少。因此,這篇文章希望針對泰國(尤其是以曼谷地區為主)的印度教相關信仰實踐作一介紹。

這裡我以「印度教系」來稱呼這些在泰國與印度教相關的宗教實踐,因為如上所言,許多泰國的宗教實踐是混雜的,並不容易明確去區分出何為佛教、印度教或泛靈信仰,另一方面,泰國這些相關實踐也常與印度發展出來的印度教信仰與實踐不完全相同,像是並無與印度相似的種姓制度與職業地位區分的連結,在許多場合下也缺乏明確的印度教經典和如婆羅門等宗教專家的參照。因此,以上這些宗教實踐,我以「印度教系」來稱呼,方便進一步討論。今日泰國曼谷,此類印度教系信仰實踐至少有以下三類:一為主要由王室主導的各種年度印度教儀式,二為由南亞移民社群為核心的印度教信仰,三則是泰國民間各種印度教系相關宗教實踐。

第一類與王室相關的印度教系信仰實踐,這在泰國歷史和當今曼谷都可見。泰國歷史中印度教系信仰實踐的研究,多與王室統治息息相關。泰國王權的合法性,常是交錯混合著「佛教式法王 dhammaraja」與「印度教式神王 devaraja」的概念(Jackson 2009)。佛教式法王,王透過維持佛教僧團的清淨,以使佛法承載者僧團彰顯自身的正當統治;印度教式神王,則更強調透過儀式來顯現權威,以維繫其於象徵中心的統治權力。

此區域早期歷史中的政治制度多被稱為「曼陀羅體系」,與今日國族國家通常較清楚的疆域以及對地域內人群及政治體的管控不同,通常中心政體的實際管轄僅止於其周邊地區,沒有明確的地域疆界,而與其他附屬政體間的關係也常透過象徵性的交換維持,在這種體制中,中心政體透過宗教儀式以展現自己的象徵權威顯得非常重要,而附屬政體也多會模仿類似的型式。

這種由王室等來進行象徵性宗教性儀式的情形,直到今日仍可見,這類王室所進行的儀式,常會涉及印度教系宗教專家如婆羅門協助執行。例如:每年在曼谷大王宮外王家田廣場舉行的春耕節儀式,即是由泰王來主持舉行祈求與預測農作豐收的活動。儀式進行中,即可見婆羅門參與儀式執行,也可看到涉及許多印度教系神像。

然而,雖然可見這些印度教系婆羅門的存在,儀式進行常會與佛僧獨立或共同舉行,有些學者認為這些印度教系意象在泰國多只是佛教文化的一部分,實際上在泰國少有對於知識、宗教、哲學式印度教的興趣;像是這些執行年度王家印度教儀式的婆羅門,實際上他們也是「佛教徒」,僅是認為其傳承自 1200 年前泰國南部 Nakhon Sri Thammarat 區域印度南部塔米爾 Tamil 婆羅門血緣,他們並不懂梵文,只是能夠誦念梵文而已,且儀式也多與佛僧合作(McDaniel 2013)。

相對於王室此類已然泰化的婆羅門及印度教儀式實踐,第二類則是由南亞移民社群為核心的印度教信仰,其許多儀式執行者如婆羅門仍保留近代與印度跨國移民社群間關係。印度裔在曼谷的社群十分多樣化,其分別多與其宗教和出身地相關,例如宗教上就可區分有錫克教、伊斯蘭教、印度教等不同組織與社群,而印度教社群中,又根據印度不同出身地,形成不同的宗教場所及人群聚會。例如:在曼谷多數與印度人社群最直接相關的印度教神廟與組織,與北印度出身社群更為相關:例如 Vishnu Mandir 與 Arya Mandir 多與北方邦出身者相關;而位在同一棟建築裡的 Hindu Samaj 與 Dev Mandir,則與旁遮普出身的人相關(Mani 1993)。

但在曼谷最具代表性的印度神廟,可說是位在是隆(Silom)地區的 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相較於前面北印度出身社群,此一神廟與南印度塔米爾 Tamil 印度教移民關係更為密切。然而,關於這些與印度裔社群直接相關的印度神廟相關學術研究並不多,大都出現在整體關於泰國的印度移民研究中,以介紹的方式出現。但有趣的是,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 實是一個顯著的特例,相較於其他印度教和其他宗教的印度移民宗教團體,這個印度教神廟有更多非南亞移民及非其後代的泰國民眾參與。這些非南亞移民及非其後代的泰國民眾參與,往往會跟後面會再討論的第三類,也就是泰國民間的印度教系宗教實踐有關,換言之實際上是當代泰國混雜民間信仰的一部份。

【專欄】泰國的印度教系宗教實踐

▲曼谷是隆 Sri Maha Mariamman Temple 九夜節遊神隊伍。作者攝於 2022 年 10 月 06 日。

相較於前兩類,儀式的執行者及核心為王室與泰化婆羅門、印裔社群等,第三類融合於泰國民間信仰的印度教系宗教實踐顯得更為多樣化。這些泰國民間信仰中的印度教系宗教實踐,由於未像前兩者有專門化的婆羅門宗教專家,也未有長時間傳承的儀式規定,因而在民間結合不同的信仰實踐,且與資本主義市場和宗教市場相繫,發展出十分多元的樣貌。在台灣不少人亦耳熟能詳的四面佛,就是此類泰國民間印度教系信仰實踐的最佳例子。

四面佛源自於印度教中梵天,但其在歷史中印度教和佛教中的意義,和祂今天在泰國蓬勃發展的脈絡完全不同。梵天雖被視為印度教三主神之一,但因較為觀念性、抽象,且沒有以其為中心的獨自神話體系,普遍並未受到印度教信徒的崇祀。而在佛教中,梵天不只是用來指佛教中的天人,許多天界分層名稱也與梵天有關。相對於此,今日泰國蓬勃發展的四面佛,其根源多指向曼谷暹羅—叻差巴頌 Siam-Ratchaprasong 路口的愛侶灣四面佛,祂的出現並非與印度教和佛教中的梵天直接相關,反而跟當年此地興建愛侶灣酒店(Erawan Hotel)工事不順遂,因而由術師依照泰國土地神廟 san phraphum 的傳統所興建的祭祀地有關。

【專欄】泰國的印度教系宗教實踐

▲曼谷四面佛的舞龍舞獅還願。作者攝於 2018 年 12 月 04 日。

後來這個區域的印度教系神像發展,也與泰國整體政治和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有關。不少泰國政治事件,都在這個路口發生,如紅黃政治相爭、民主抗議活動等,其中 2006 年穆斯林少年毀壞四面佛神像的事件,更是觸動當時塔克辛政府及其反對者的敏感神經,而有各種巫術攻防的指控。此外,除了四面佛,這個地區也出現了許多其他印度教系神像,坐鎮各別百貨商場廣場或空地,反映了這個地區作為泰國曼谷商業經濟活動中心之一的歷史及現狀發展。

至於一般民眾的信仰實踐,實也完全超脫過去印度教中對於這些印度教系神像的實踐。Central World 門口的三相神轉化為泰國年輕男女的愛神,每週固定時間總是收到滿懷希望的人們帶著玫瑰花來祭拜;祭拜四面佛成功的信者們,各種約定還願方式皆有,華人舞龍舞獅飛躍於愛侶灣四面佛亦不稀奇;泰國網紅占星家們也在宗教市場中各出奇招,指點不同西洋星座和十二生肖的人們,什麼時候該來這個路口拜什麼印度教系神像更為適當。這些多樣化的印度教系神像相關宗教實踐,都可見於這個充滿神像的十字路口。

當然,這三類不同的印度教系宗教實踐,只是為了討論上方便所分,實際上這三者也常常是混雜的。王室婆羅門與印度社群神廟間保持著互動關係、暹羅—叻差巴頌 Siam-Ratchaprasong 路口一帶的商業發展及其傳說,更是與泰國王室息息相關,而一般泰國民眾們也會參與印度社群神廟的祭拜與活動,這些都是泰國曼谷多元的印度教系宗教實踐的一部分。這些多樣化的宗教實踐不單只是簡單的佛教、泛靈信仰、印度教的綜攝這樣的概念區分可以概括理解,而有待我們更細緻地理解其發展脈絡情境與融合競爭及創新。


參考資料
Jackson, Peter A., 2009, “Markets, media, and magic: Thailand’s monarch as a ‘virtual deity’.” InterAsia Cultural Studies 10(3):361-380.

Mani, A., 1993, “Indians in Thailand.” Pp.910-949 in Indian Communities in Southeast Asia, edited by K. S. SandhuA. Mani. Singapore: Institute of Soutehast Asian Studies.

McDaniel, Justin, 2013, “This Hindu Holy Man is a Thai Buddhist.” South East Asia Research 21(2):19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