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無所不在的多維度決策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面對從不同的選項中進行抉擇的情境,而這些選項往往在許多面向上有著諸多不同。例如:幾個月前我在挑選筆記型電腦,當時我主要鎖定兩個廠牌的產品:A電腦以外型好看著稱,重量輕薄,但是由於相容性問題,極難在這台筆電上安裝遊戲;B 電腦支援絕大多數的熱門遊戲,重量與A電腦相當,然而卻在外型上遠遜於它。

當時,我對這兩台筆電在外型、重量、遊戲軟體相容程度這三個屬性上進行了全面性的比較,並思考我究竟更在意什麼屬性。由於經常帶筆電在咖啡店工作,我特別在乎筆電外型是否好看,以及是否好攜帶。我不太玩遊戲,因此筆電是否能安裝遊戲對我來說不是特別重要。

基於這樣的考量,我後來買了A電腦。從我的心路歷程可以發現,相較於筆電與遊戲軟體的相容程度,我購買筆電的決策行為更多是受到了外型以及重量兩個屬性的影響。事實上,諸如購買筆電此種涉及多維度(multidimensional)決策的事例不勝枚舉,購車時要買房車、掀背車還是休旅車,旅遊地點要挑曼谷、東京或者洛杉磯,要送孩子去讀離家多近的公立或私立學校等等的抉擇都可以被歸為這個範疇。我們通常會根據每一個選項對我們帶來效用的高低,在選項的各種屬性之間進行權衡,然後做出決定。

許多政治學研究所關切的議題都屬於多維度的決策。研究選舉的學者關切選民如何決定在選區中各有特色且議題立場殊異的眾多候選人中做出抉擇;研究移民政策的學者剖析人們通常傾向接納或者排斥具有哪些特質的移民;研究國際安全的學者探討由什麼特徵所構成的國家更容易被眾人視為具有在危機中堅不退讓的決心。拜社會科學方法論的持續發展所賜,政治科學家現在可以透過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conjoint survey experiment)來研究這些議題,深化我們對政治生活中多維度決策行為的認識。1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先簡單介紹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接著將以我成立的 The Strateg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IR) Lab 日前剛做完的一個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為例,展示如何透過這個方法來開展美國人如何評估中國是否可以信賴的研究。

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是什麼?

實驗法已經成為政治學研究中的一個重要工具,在政治學界的頂尖期刊近期的出版中,已經有將近 20% 的文章採用了實驗作為主要的途徑。這主要是因為,透過隨機分派(random assignment)的機制,實驗中不同組的群體之間唯一的差異只剩下實驗條件(treatment condition),從而讓研究者能夠有效地檢驗並展現變項之間的因果關係。這是實驗法的優勢,也是這個方法與其他的研究途徑最大的不同之處。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政治學研究採用了問卷調查實驗(survey experiment)的方法,也就是將實驗鑲嵌在問卷之中,透過問卷題目的文字敘述來創造出不同的實驗條件,並接著分析這些不同的條件是否會對受訪者的態度產生影響。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是一種特殊型態的調查實驗,它最常見的形式是以一系列屬性為基礎,隨機生成兩組選項,這兩組選項在這些屬性中的取值不會完全相同,甚至有可能完全不同。受訪者接著必須在二個選項中選出一個他們認為較符合由研究者預先給定尺度的選項。以一篇研究民眾對於移民態度的論文為例,受訪者在這個實驗中,會看到兩個關於外國人士的簡短描述,在描述中包含他們的性別、來自什麼國家、教育程度、職業等特徵。這裡的特徵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屬性。受訪者接著必須回答,如果他們是移民官,在這兩個人中他們更願意讓誰優先入籍。2這裡的優先考慮入籍就是我們上面所說由研究者預先給定的尺度。受訪者每進行一次選擇視為一輪,研究人員通常會讓受訪者進行多輪的操作,亦即讓受訪者進行多次的二選一抉擇。當蒐集完所有受訪者針對每一輪的選擇後,研究者就可以開始分析數據。在分析時我們最關切的重點有二:第一,什麼屬性會對受訪者的決策產生影響,什麼不會;第二,在會對受訪者的決策產生影響的屬性中,哪些屬性的影響最為突出。

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的應用:美國民眾如何評估中國的可信賴程度

什麼因素會影響美國民眾對中國是否可信的判斷?過去的研究往往仰賴觀察性資料(observational data),因此在因果推論上常遭遇困難。即使是使用實驗方法之文獻,也往往因研究設計的限制,被迫假設美國民眾在形成判斷時只會同時考慮單一或者極少數的變項。事實上,美國民眾在形成中國是否可信賴的判斷時,比較有可能同時受到多個因素的影響,只是有些因素的影響力較強,有的較弱。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提供了我們一個絕佳的工具,探究形塑美國人對中國認知的理論變項究竟包含什麼。順著這樣的思路,我們的研究論文綜合現有解釋美國民眾對中國之認知的不同理論,並透過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來探討哪一些因素在美國民眾形成對中國是否可信的判斷時起到作用。3目前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在國際關係中的應用還並不多見,同時我們的論文是第一個使用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來研究國際關係信任問題的作品。4

對我們的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來說,第一個關鍵便是找出有可能會影響美國民眾對中國認知的因素。我們從理論文獻中抽繹出了以下幾個重要的因素,同時它們也是美國民眾在大眾傳播媒體上看到與中國有關的報導時,經常涉及的議題:

1.中國的軍事實力
2.中國的經濟實力
3.中國的政體型態
4.中國的政權合法性來源
5.中國的領導人習近平
6.中國軍事武器採購以攻擊或防禦為主
7.中國國內的人權狀況
8.中國在領土爭端議題上採取的主要策略
9.中國提供國際公共財的多寡
10.中國的匯率操縱

確認好實驗的框架後,我們在 2023 年的 2 月委託跨國民調機構 Lucid 在美國進行網路民調,募集 2100 名受訪者。按照我們的要求, Lucid 根據性別、教育程度、居住地、年齡為基礎來招募受訪者,使其符合美國人口普查之比例。換言之,我們所蒐集到由 2100 受訪者所構成的樣本具有美國成年人之全國代表性。受訪者在填答前,我們會先跟他們說明,我們將列出兩個關於中國的描述,每一個描述都是由許多個屬性構成。這些屬性有些是基於中國的實際情況,有些則是假設性的。受訪者接著會在螢幕上實際看到兩個關於中國的描述(見圖 1:最左一欄列出了與中國的某一個屬性有關的一般性敘述,右邊的兩欄則是列出了實際的取值)。在閱讀完這些描述後,受訪者必須選擇他們認為哪一種中國比較可信。

【專欄】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在政治學研究中的應用:以美國民眾對中國可信賴程度的評估為例

▲圖 1: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的題目示意圖

實驗結果的主要發現有二:第一,中國的軍事實力、政權型態、政權合法性來源、領導人是否為習近平、軍購的取向、國內人權狀況、領土爭端中採取的主要策略、國際公共財的供給、匯率操縱與否都或多或少地影響了美國民眾對中國是否可信的判斷;第二,中國的威權政體以及在領土爭端中採取的升級策略是兩個導致美國民眾不信任中國的最重要因素。若中國轉型為民主國家,或者在領土爭端中採取降低衝突態勢的策略,將大大提升美國民眾對中國可以信賴的程度。

【專欄】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在政治學研究中的應用:以美國民眾對中國可信賴程度的評估為例

▲圖 2: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的結果

美中關係可說是國際關係中的重中之重。國際關係研究者應持續耕耘,瞭解美國民眾如何做出中國是否可信的權衡,以及每個屬性在這個判斷形成中所起到的作用。盼藉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之力,我們能朝這個方向繼續邁開大步。


1Jens Hainmueller, Daniel J. Hopkins, and Teppei Yamamoto, “Causal Inference in Conjoint Analysis: Understanding Multidimensional Choices via Stated Preference Experiments, ”Political Analysis 22, no.1(2014):1–30, https://doi.org/10.1093/pan/mpt024.
2Jens Hainmueller and Daniel J. Hopkins, “The Hidden American Immigration Consensus: A Conjoint Analysis of Attitudes toward Immigrant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9, no.3(2015):529–48.
3Ronan Tse-min Fu, Astrid Ming-Yu Tsai, and I-Lien Lee, “The Trust Conundrum: Explaining How Americans View China’s Trustworthiness,” Working Paper(2023),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4目前把聯合分析問卷調查實驗法應用到國際關係的經典應是下面這篇文章: Joshua D. Kertzer, Jonathan Renshon, and Keren Yarhi-Milo, “How Do Observers Assess Resolve?,”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51, no.1(2021):308–30, https://doi.org/10.1017/S000712341800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