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藝術家林介文出生於八十年代的花蓮紅葉部落,其作品多探討女性、族群、環境、社會等議題,創作媒材跨越軟性雕塑、錄像、金工、地景等多元形式。2020 年更以其在故鄉紅葉山上的瑞欣礦區所策劃的展覽《裹山》計畫,入圍當年台新藝術獎。林介文的藝術色彩鮮豔大膽,對議題的掌握精確流暢,擅長以女性的身體經驗交織更大的政治、社會與族群議題,她並不是只是「女性」或「原住民」藝術家,而是能夠以當代藝術語彙進行溝通的當代藝術家。

林介文藝術探索之旅的某部分,可以說是近年臺灣主體意識與族群政治開展、位移與演化史的縮影。從求學時代的「林介文」到現在的「林介文 / Labay Eyong」,一路走來,她像很多同輩的漢人菁英一樣,北上唸書、出國留學,當過泰雅族、賽德克族、最後才是太魯閣族。「原住民 / 女性」的經驗與其認同探求的確為其創作提供許多豐富的養分與層次。2008 年她從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取得空間設計碩士後回國,初期以金工為材質,並以「BUBU 的衣櫃」為題,發展原住民風金工飾品。這裡的「BUBU」在其母語中是「母親」的意思,指的是林介文的祖母。此祖母的衣櫃像是林介文創作的百寶箱與子宮,源源不絕提供林介文以物質反思自身的藝術與定位。

在 2014 年繼承祖母衣櫃中的 200 條織布後,林介文開始學習織布,學習成為一個太魯閣族的「女人」。她發展出一系列以編織為題材的大型軟雕塑,包括此次展出的三件作品。這些色彩鮮豔的編織發想於美援時代的部落經驗,當時的祖母與全村婦女們收到美援毛衣時,不是拿來穿,而是拆解後再編織利用。這些被稱為「Tambrigen(交換)」的回收毛衣所製被毯,改變了原來部落編織的材料限制與配色,不但重編了複雜的國際政治下單向而被動的施與受關係,同時也在部落進行了一場創作革命。此次展出的林介文作品正是奠基於此美援時代的物質經驗變革,及此變革所產生的部落經驗與家族記憶。藉由身體勞動性的編織操作,林介文不但重編過去家族史,也使其成為形塑自己作為女人種種生命經驗的經緯。林介文的創作展現了美援如何改變常民日常物質經驗,而這樣的記憶,又如何創發當代藝術。在這過程中,編織被視為原住民族群認同很重要的物質表徵,而這樣的論述並非林介文所獨有,可以說是為許多臺灣當代原住民女性藝術家所共享。

本院近代史研究所藏有非常豐富的美援檔案,其中有不少與部落設立織布技術傳習所有關,在美援政策的框架下,原住民的編織在當時被視為是需要被拯救、改造的標的。此展覽將這些官方的檔案與當代原住民編織當代藝術並置,希望可以由其中的空隙與彼此背離的論述中,呈現複雜的認同政治與物質文化的關係,以期開啟未來更豐富的研究可能。

展期:2022 年 11 月 23 日至 12 月 23 日
開放時間:每週一至週五 9 時 30 分至 16 時 30 分
地點:本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網址:https://www.mh.sinica.edu.tw/PGNews_Detail.aspx?tmid=21&mid=58&tableName=Event&eventID=1881

「政策、記憶與物質經驗:林介文與美援時代」展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