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究海龜蛋為何被普遍熟知的植物病原真菌——茄鐮孢菌複合種(Fusarium solani species complex)感染,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蔡怡陞團隊成員-何芷蔚博士於就讀 TIGP 學程時,自 2018 年開始拜訪馬來西亞不同的海龜蛋孵化場,分離並定序出了兩種最常見感染海龜蛋的病原真菌完整基因體。研究團隊進一步與另外四株相同複合種的病原菌基因體相比,發現這些不同染色體可以被歸類成三種演化模式,使得該真菌複合種更可以適應各種環境及感染跨界宿主。經感染實驗證實,許多已知感染植物宿主的基因也會在感染動物時表現。成果已於今(111)年 10 月發表於《BMC 生物學》(BMC Biology)。

研究說明: https://www.biodiv.tw/zh_research-20221109085546
論文全文: https://bmcbiol.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915-022-01436-7

跨動植物界的致病菌——茄鐮孢菌複合種染色體演化和其感染海龜蛋的模式
跨動植物界的致病菌——茄鐮孢菌複合種染色體演化和其感染海龜蛋的模式

▲海龜蛋從卵到孵化的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首當其衝的就是「海龜蛋鐮孢霉病」(Sea turtle egg fusariosis),影響孵化率。

跨動植物界的致病菌——茄鐮孢菌複合種染色體演化和其感染海龜蛋的模式

▲本研究首度釐清茄鐮孢菌複合種的感染機制,初步揭開海龜蛋鐮孢霉病的神秘面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