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歷史文物陳列館(陳昶宏攝)

序曲

1970年到1983年間,中央研究院前院長錢思亮慧眼識英雄,任內委託多棟院內館舍請王大閎先生設計,院區內有5棟建築,從最早的植物暨生物學研究所舊棟(1975)到最晚的學人宿舍(1988)。其實在臺灣大學還有一棟生物化學研究所(1974)也是錢院長任內委託興建的。整體來說,王大閎在這段期間內的語言風格變得比較愉悅與幽默,例如中研院的植微所或分子生物研究所(1985);且不忌諱更具象的表徵傳統,如歷史文物陳列館(1985)。

王大閎何許人也

王大閎先生,廣東東莞人,1917年生於北京,為中華民國首任外交總長、司法院長及駐荷蘭海牙國際法庭法官王寵惠(1881-1958)之獨子,與宋、蔣及孫家皆有深誼。1936年王大閎考上了英國劍橋大學的機械工程系,隔年轉建築系。1940年進哈佛大學隨葛羅培斯(Walter Gropius,
1883-1969)學習,班上同學有設計法國羅浮宮金字塔的貝聿銘與美國知名建築師菲利浦.強生(Philip Johnson),並於1942年10月取得建築設計碩士學位,1952年年底因父要求而遷至臺北。

王大閎是少數第一代華人經歷過「完整」養成的建築師,先是出身於中國上層社會的書香世家,體驗過北京、南京與蘇州的傳統建築空間,之後在人文歐洲浸淫多年,最後在美國又「親炙」第一代前衛現代建築師葛羅培斯、密斯(Mies van der Rohe, 1886-1969)等人,讓他自信地遊走在東西方兩種文化之間。之所以其作品如此扣人心弦,實由來於長期積累的文化底蘊。以下就院區內5棟建築簡略說明。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1975/1985)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植微所外觀(陳昶宏攝)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是王大閎在院區內的第一棟建築。建築分兩期,分別在1975年及1985年竣工。

王大閎在1970年代以後,開啟了一條較為詼諧、嘲諷的研究路線。其特色就是不再遵循早期現代建築內外一致的嚴謹邏輯,而是將樑柱隱藏在皮層底下,形成立面較為自由的節奏。

垂直遮陽板由下往上看,頗有萬箭齊發的視覺效果,彷彿登月太空船啟動剎那的場景,建築物轉角刻意做成的圓弧更加強了這種印象,作品讓人聯想到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王大閎投注時間琢磨登陸月球紀念碑的事件,有點未竟事業的心理補償。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建築物轉角弧形量體(徐明松攝)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垂直遮陽板由下往上看,頗有萬箭齊發的視覺效果(陳昶宏攝)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1976)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原為三民主義研究所),是一棟立面處理非常乾淨,比例非常優雅的房子。推測建築師在立面上刻意凸顯的三道貫穿整棟建築的白色水平扶手,有三民主義——民有、民治、民享或民族、民權、民生的象徵意義。

整棟建築除凸出的白色雨庇、陽台、女兒牆外,隱藏在其後貼紅色面磚的牆面,是以成排的垂直「柱子」,柱間安置長型窗,與懸挑的水平帶狀陽台形成對比趣味,儘管每四根柱子只有兩根具真正的結構作用,同樣延續了植微所的語言遊戲,只是表情不同而已。最後就是王大閎在立面上勾勒所有的線腳或倒角,都帶點傳統文化的情調。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三道貫穿整棟建築的白色水平扶手(徐明松攝)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磚牆與垂直柱子(徐明松攝)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欄杆細部(徐明松攝)

資訊科學研究所(1980)

資訊科學研究所在平面的組織上,相對於王大閎在院區內其他四棟建築是較有變化的。首先入口做法非常不同於以往的雨庇懸挑,而是以上半部直接出挑形成一樓的入口意象。

再來是入內後正面右側階梯式演講廳毫不隱藏地直接凸出主樓,並以開窗的逐層改變暗示室內地板的變化。當然最後也是最特別的是立面磁磚的貼法,以窗台及樑線做為磁磚縱貼及橫貼的分割線,然後飾以洗石子的遮陽板,整體的搭配讓這棟建築在莊嚴中不失趣味。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資訊所入口的特殊雨庇(陳昶宏攝)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漸層的窗戶(郭姵君攝)

分子生物研究所(1985)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分生所外觀(徐明松攝)

分子生物研究所立面是由十一個柱間距所形成的開間,最中間三個為軸線入口,並在入口加上一個王大閎慣用的大雨庇。整個立面像一個厚實圓潤的量體,圓潤主要表現在量體弧度轉角及白色釉面發色面磚的用法,發色面磚在王大閎眾多作品中絕無僅有。陽光照射,會泛出色澤,降低量體的厚重感,讓人聯想到生物分子細胞在探求階段所產生的變化。

立面開窗以兩組變化填充柱間的形式,一種是四條長形開窗,一種是以八角窗處理的大片窗。我們雖然沒有確切資料可以知道建築師決定何時開大窗或長條窗,不過這個錯動的立面開口遊戲回應了釉面發色面磚同樣律動的概念。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釉面發色瓷磚,映照出彩虹光芒(郭姵君攝)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室內大廳旁的樓梯,扶手是水平向,在光線照射下,顯得非常輕快活潑(徐明松攝)

歷史文物陳列館(1985)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歷史文物陳列館外觀(徐明松攝)

歷史文物陳列館基本上延續了1963年臺灣大學法商學院圖書館的「古典」語彙,建築採三段式,臺基、屋身與外挑的女兒牆,只是早年的王大閎在隱喻傳統還以抽象為主,晚期就不介意以更具象示人。因此我們在歷史文物陳列館所有灰色水泥砂漿的斬石子構件上可以讀到許多華人傳統木構建築元素的圖像(icon),整棟建築也呈現出傳統古典語彙的端莊與成熟。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仰視細部一景(徐明松攝)

結語

中研院在大閎先生之前有王秋華建築師設計的美國文化中心(1972,現為歐美研究所),之後有漢寶德先生設計的民族學研究所(1985),李祖原建築師設計的中國文哲研究所(1995),這些建築提供了院區內文化視覺的穩定性。希望本篇文章為讀者供一個不同的觀看視野,也重新喚起院區工作同仁對身邊事物的記憶,讓中央研究院的美好能更具體浮現。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院慶特刊-01】王大閎先生與中央研究院

.開放時間:星期三、六、日,9時30分至16時30分(國定假日、選舉日及連續假期休館)
.導覽資訊:星期六14時至15時30分,團體導覽服務需事先預約,詳情請洽官網
.官方網站:http:/museum.sinica.edu.tw/

惟因應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目前本院博物館暫停開放及圖書館暫停對外開放,借閱書籍改採閉架調閱方式進行,若有任何異動請以該館官方網站公告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