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院地球科學研究所許雅儒研究員所領導的研究團隊,藉由分析地震活動度、地下水位、GNSS時間序列,探討臺灣地震活動和水文荷載之關係。研究顯示,臺灣西部季節地震活動度在每年2月至4月達到峰值,而在7月至9月下降到最低值,與每年季節陸地儲水量波動呈現負相關,暗示季節水文荷重的變化是驅動地震活動度季節變化的主要機制,臺灣東部深層地震的活動亦呈現同樣的行為。反之,臺灣東部淺層地震活動度(<18 km)的季節變化與水文荷重沒有直接關聯,且無法用流體在斷層帶的作用或孔隙液壓變化解釋,顯示有其它的地震觸發機制在誘發地震的過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分析臺灣歷史地震的季節活動趨勢,發現過去400年和近20年來的季節地震活動度有中度相關,意味著臺灣西部在每年水位較低的冬季及初春,大地震發生頻率較高。該結果發表於《科學前緣》(Science Advances)期刊。

論文全文連結:https://advances.sciencemag.org/content/7/16/eabf7282.full

臺灣季節水文荷重的變化對地震活動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