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今(2021)年臺北國際書展停辦實體展覽。本院將原規劃之實體展轉化為線上展,推出「進擊的知識!中央研究院特展活動網站」,以知識在不同階段創造的歷程為軸線,並聚焦於數位轉向,規劃了「載知識」、「問學者」、「展書目」與「讀線上」四大單元,呈現中研院如何彙整在不同歷史、各個文明角落裡的材料內容,進而解析巨量且多元的文字或圖像,拓展前沿的研究議題。

本院廖俊智院長表示,「知識生產與展示的方式一直在演進更新中」,本院不僅是探索新知的先行者,更要讓大眾對知識的追求有更不一樣的體驗。他也期許本院在鑽研學問之外,更要以出版一流的華文學術論著為目標,著重數位出版的更多可能性,實體出版與虛擬網路雙管齊下,多元展現學術研究成果。

此次書展推手、本院黃進興副院長指出,本院自1980年代即引領臺灣數位典藏建置工程,並逐步將學術研究與數位科技進行有機整合,從而拓展數位人文學的內涵與技術。從書架到雲端,人類文明從文字跨入數位時代。特展串聯本院珍貴典藏、出版品、數位平台與資料庫,由研究出發,探向未來,讓大眾見證知識在數位時代的創造與演進歷程。

嶄新的知識體驗 研究學者現身雲端

「載知識」單元呈現知識在不同階段下,生產與傳播過程的演進與發展。從口傳、銘刻、簡牘、抄本、雕版印刷、活字版乃至數位出版,展示多件本院館藏的珍貴文物影像,民眾可一覽文物所蘊藏的豐富文化內涵;「問學者」單元則以圖文拼版的方式,讓各領域研究學者現身說法,摘列24位學者的話語,展示其對專業知識追求的熱情與理想。

「讀線上」單元將展出9個本院的代表性數位平台與資料庫,提供在線上「商量舊學」、「培養新知」的嶄新體驗。如「疾病感覺地圖」擷取魏晉南北朝小說與歷代僧傳的疾病敘述文本,解讀其中的人際互動與情感結構,透過視覺化的圖表和地圖,提供讀者多元檢索與閱覽的新體驗;抑或是融合國際圖像互通操作架構(IIIF)、鏈結開放資料(LOD)、物件偵測等技術的「簡牘字典—史語所藏居延漢簡資料庫」,發展出強大的圖像局部放大並列比較、單字圖像檢索、簡牘圖像逐字標註對應釋文等功能,首度達成簡牘文物、文字共筆釋讀之需求,並介接至與日本奈良文化財研究所等共建之「歷史文字資料庫統合檢索系統」,讓使用者透過單一平台即可跨國、跨機構查詢漢字圖像。

除此之外,新冠疫情是民眾目前最關心的議題。為快速回應當今社會需求,在本院近代史研究所康豹特聘研究員的號召下,1月26日熱騰騰上線的「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專題網站彙整了18位人文社會學者的研究成果。重新審視此波疫情帶來的種種變化,並嘗試從歷史研究中找到可對應的處理方式,展現了本院在新冠肺炎病毒檢測、疫苗研發之外的另一種研究能量。與之對應的實體書《研下之疫—COVID-19 的人文社會省思》預計於今夏推出,將收錄學者的科普全文,讓讀者更了解過去疫情帶來的教訓,並據此回應臺灣本土的挑戰,以及世界的衝擊。康豹更將於今日,以線上直播形式,分享計畫緣由與執行過程。

線上直播 精彩研究講座

線上書展另也規劃5場精彩講座,邀請學者以線上直播方式,講談各領域的學術新知。如本院臺灣史研究所鍾淑敏研究員兼副所長耗費多年心血鑽研檔案,編纂《日治時期在南洋的臺灣人》一書,將與讀者分享過往臺灣人的海外經驗與足跡。社會學研究所謝國雄研究員兼所長將從著作《港都百工圖—商品拜物教的實踐與逆轉》講談臺灣不同勞動經驗的歷史特殊性。

近代史研究所張寧副研究員則自對跑馬、跑狗、回力球三項西式運動進入上海的研究,分析文化移轉過程所產生的種種變化。而編纂《天朝大慶》的歷史語言研究所陳熙遠研究員,將從一份太和殿的筵宴圖,引領讀者探索圖裡暗藏的密碼,以及帝國宴會的禮制規範與實際運作。此外,今年適逢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成立15週年,推出生物多樣性科普著作《漫步生態秘徑—探索生物多樣性的奧妙》,主編邱志郁研究員將親領讀者領略臺灣生物的多元及奧妙。

線上挑書買書 購書優惠七九折

「展書目」單元也精選近2年出版之49本書籍作為主打,內容涵括史學、臺灣研究、文學、哲學思想、社會科學等領域。讓參與書展的海內外朋友飽覽本院的研究成果。為鼓勵推廣知識閱讀,本院各所出版的上百本專書也可以在五南誠品金石堂網站等網路書店購買。網路書展期間(1月22日至3月21日)購買本特展專書,享有單本以上79折優惠。購書新臺幣500元以上者,可獲得殷商石虎置書架、聞香書箋精美小禮,限量250份。

特展網址:https://evoread.ascdc.sinica.edu.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