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一般人對原住民聚落的印象,在台東縣卑南鄉Taromak聚落的小米收穫祭中,大多數魯凱居民會穿戴華美的「傳統」衣飾出席,甚至每隔幾年會將「服裝表演」當成收穫祭活動的一部分。當主持人向觀眾「解說」時,總會強調「不同社會階級的人會穿著不同服裝」。若將目光投向會場旁休息區,會發現不少人身著貴族風格的服飾,可能誤以為超過三分之二的聚落居民是貴族。除了當家貴族的披肩未被複製之外,其他各類貴族風格的衣飾皆可在居民身上發現,如:雙肩各有一條貝殼肩帶交叉盤置於胸前、衣飾圖案以彩色珠繡縫製、百合花頭飾,以及同時佩戴長短兩串琉璃珠項鍊。Taromak居民喜用貴族風格服飾的現象,挑戰了一般人習以為常的「魯凱衣飾象徵了社會位階」印象。在社區總體營造與政府補助原住民文化展演活動共同推波助瀾之下,為何Taromak居民在被賦予了「恢復魯凱傳統文化」的小米收穫祭場合中,卻不遵循「傳統」的衣飾規範?

在什麼意義與社會條件下,衣飾風格變成了常識中所認定的族群身分,甚至成為指涉群體內社會位階的顯著標記?衣飾風格做為群體內的社會規範,在高度商品化的社會中,將面臨哪些層面的挑戰?甚至,在部分原住民聚落中出現了各類創意地雜揉不同族群風格以創新「傳統」衣飾的現象,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這些多族群來源的物件風格與使用者之間的關係?這些涉及到一般人多半預設了族群身分、文化形式、地域社會與真確性之間有著彼此相互指涉的關係,而文化形式的真確性(authenticity)則是建立在(西方古典美學中)仿效(mimesis)對比於原創性這組二元對立的假設之上。

事實上,台東縣卑南鄉Taromak聚落的魯凱人對於衣飾風格與人、風格仿效與美感的意義,以及風格與族群身分界線的看法,是在他們所身處的政治經濟轉變過程,逐漸開展成今日我們所看到的面貌:對外展現符合群體身分的風格,而聚落內部呈現出透過多方仿效而雜揉了多族群、多文化的新創風格。更重要地,這並沒有損及他們做為人的真確性,或者說,當地人對於自我的認識並不完全是被固定的風格所宰制,而是透過攫取所欲的風格,以達成他們對理想的自我意象之欲望。

在當地人仍嚴格遵守衣著規定的1960到70年代,就曾發生魯凱平民穿著貴族風格的衣飾參與聚落舞蹈而當場被剝除衣飾的事件。對貴族而言,平民的仿效違反了規範,但平民認為那是他們因貴族的華麗裝束相當美麗而仿效(lalraw)。在聚落中,貴族風格與珍稀物件被視為社會位階的象徵,但平民的近用則有地區差異:對比於屏東霧台魯凱平民向貴族提供禮物好能取得使用類似貴族頭飾之資格的社會制度,Taromak聚落貴族家可以主動出借服飾給平民,讓他們「穿上貴族的外貌」。這種對於以身體來仿效貴族風格以自我提升的社會欲望,呈現出東南亞南島語族階序社會對於權力、外貌與美感彼此關聯的特性(如Anderson, Carsten, Errington, Geertz),意即,階序社會的物被賦予了將權力具象化的能力,因而上位者擁有無以形之的靈力(potency),可透過物、文化形式與意象的具象化而被人所認識,甚至貴族的人身存在即是權力。平民會「仿效」貴族的衣著風格、身體移動的風格、語言風格、甚至人自身等等,將這些顯現美或魅力的權力意象(image of prowess)納入自身外貌,以期接近/類似於貴族,調節雙方的權力不對稱。

這種仿效貴族風格的實踐,涉及了當地人如何透過文化形式來納入他性(alterity),重新建構雙方的權力關係。必須說明的是,魯凱人的仿效並非一般意義下的模仿,而是呼應了Taussig(1993)的看法,即,仿效是一種涉及了物的意象、心靈與感官經驗的身體性認識(embodied knowing),人則是融合了多重感官經驗來認識世界,並建構知識。在仿效實踐過程中,人以觸覺的方式來感受自身對他者的觀看,其間,觀看者的身體與思維彼此區隔、分離,而身體性的知覺則模糊了存在於他、我之間界線。此時,仿效者會被現身的他者/他性創造出來的空間所吸引,從而擺脫了身體的空間限制,悠然梭巡。這種看似消極(就喪失自我這個層次而言)的實踐,實為一種積極仿效(就個人能動的展現而言),其中又以仿效他人的身體外貌這項實踐為最。再者,仿效更是捕獲權力的中介,將他者意象的特性納入自我建構的意象中。事實上,仿效實踐不僅是「日常的外貌藝術」,也是「投入參與各種生活世界的方式」(Willerslev 2007),更指涉了人群在變動的社會經濟環境下,與生活世界中其他人群互動的獨特方式,凸顯出人類能動的表現形式以及文化的創造性。

儘管目前當地的貴族與教會高層,幾度希望居民可以像屏東的排灣族聚落一樣,遵循傳統的衣飾規範,卻難以獲得多數居民的支持。事實上,不少聚落長者表示,平民使用貴族的衣飾風格已是不可逆的趨勢。除了當地人觀強調體現了權力與德性之美的社會欲望,仿效貴族風格的普遍化,與當代原住民服飾的商品化現象,不無關聯。這意味著衣飾風格在當代很難做為有效指認魯凱人在社會階序位置的符碼。值得注意的是,每年收穫祭時,可見到貴族家成員創造出為數更多、更具個人風格的衣飾與配件,有別於複製「傳統」風格的商品化衣飾。

至於衣飾風格與族群身分之間的相應關係這個問題,必須放回歷史社會的脈絡來檢視。首先,從歷史材料(特別是博物館展示及典藏的文物)(見圖一)來看,Taromak魯凱人的衣飾風格往往仿效其接觸的人群,如清代漢人、鄰近的卑南人,或是接受並沿用殖民強加給他們的衣飾習慣,如,日本警察規定初入青年團受訓的少年穿著學校制服。這些說明了衣飾風格與習慣是與當地人的社會生活環境以及與鄰近人群互動的結果。有別於日治之前原住民的身分是以「社」(即聚落)為基礎,族群分類則是日治以來現代國家治理的手段與結果(黃應貴 2018),這與衣飾風格做為族群身份的符碼得以普遍化,密不可分。至少,在二十世紀末,比起「族群」身分與「文化真確性」,對老一輩魯凱人而言,衣飾風格更關乎穿著者在聚落內的社會階序。

此外,將服飾視為族群身分的文化符碼,幾乎是博物館展示的常見要素,80年代之件的研究者習於將衣飾風格視為社會結構原則的反映。然而,陳水扁政府時代開啟的多元文化政策,為原住民的衣飾風格與族群身分之間的相應關係之建立,提供了社會條件。在最近幾波原住民正名運動中,例如撒奇萊雅、卡那卡那富、拉阿魯哇等族群後裔,往往透過文獻及口述史搜集足以證明族群獨特性的證據,其中,除了神話、儀式與語言,服飾更被視為族群身分的支配符碼。事實上,除了現行教科書對於族群文化的介紹,Taromak聚落的青壯年在教育學童與青少年的場合上,會特別強調聚落衣飾風格「獨有的特徵」及其社會意義,讓年輕世代認識到自己有別於其地區的魯凱人。甚至,聚落幹部會特別提醒居民穿戴傳統服飾出席在(跨族群)的婚禮,展現「魯凱人的身分」。就此而言,在面對各種外來者(姻親及其友人、外賓)的場合中,Taromak魯凱人有意識地以衣飾做為展現族群身分的文化形式,讓風格「族群化」了地方社會的存在。

最後,聚落居民傾向雜揉多種來源的風格來創新衣飾(見圖二),除了以新創風格創來凸顯自我的形象,這更牽涉到當地人在觀看方式性質以及對人、物關係的認識上,出現了轉變。在現代教育下,當代魯凱人習得了光學視覺式的觀看,將身體與物件看成可被客觀認識的實存,成為知識及審美的對象。伴隨人觀因從事資本主義的交換而開始個體化,當地人以物件風格來表現自我意象的美感才變得可能。就居民的主觀認識而言,風格的創新是由於人「心」接觸了更廣大的世界、習得新知識並擴展了視野的結果。因此,模仿他者的風格不只讓群體內的個人在外貌上彼此有異,凸顯自身是獨一無二的存有,甚至模仿遠方他者的風格,並接合了遠方的世界意象,是出自人們希望克服困境的想望,卻也隱蔽了當下處境的社會實在。

由上可以看到,魯凱人的外貌政治藉由觸覺式的觀看來仿效貴族風格,納入上位者之美與靈力來提昇社會位階,轉變到以光學視覺式的觀看去模仿其他族群的風格,將物件風格當作展現個人獨特性的符碼,同時創造了群體內的美學差異。這是在政治、經濟、觀看方式的特性以及人、物關係等層面的歷史轉變與相互輻輳,層疊交錯地造就了今日地方社會中「族群化」的衣飾風格。

【專欄】風格、仿效與外貌的政治:關於魯凱衣飾的二三事

圖一 1956年Taromak貴族家的女青年 (任先民攝,本院民族所數位典藏)

【專欄】風格、仿效與外貌的政治:關於魯凱衣飾的二三事

圖二2012年收穫祭時貴族家創新的女青年服飾(作者攝)

參考書目
黃應貴
2018 導論: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刊於族群、國家治理、與新秩序的建構:新自由主義下的族群性,黃應貴編。頁1-58。台北:群學。

鄭瑋寧
2012 衣飾、仿效與外貌的政治:以Taromak魯凱人為例。考古人類學刊78: 37-78。

Anderson, Benedict R. O’G.
1972 The Idea of Power in Javanese Culture. In Culture and Politics in Indonesia. Claire Holt, ed. Pp. 1-70.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arsten, Janet
1997 The Heat of the Hearth: the Process of Kinship in a Malay Fishing Community. Oxford: Clarendon Press.

Errington, Shelly
1989 Meaning and Power in a Southeast Asian Realm.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Geertz, Clifford
1980 Negara: The Theatre State in Nineteenth Century Bali.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Taussig, Michael
1993 Mimesis and Alterity: A Particular History of the Senses. London: Routledge.

Willerslev, Rane
2007 Soul Hunters: Hunting, Animism, and Personhood among the Siberian Yukaghir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