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學研究所的人類學家走遍千山萬水、將青春貢獻給田野調查,除了寫成許多研究文章,還採集了哪些文物,典藏於博物館呢?一起到位於中央研究院人文大道南側、胡適公園斜對面的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探個究竟吧!

走進民族所大門,眼前相迎的是一對高大門神,比鄰的牆上是研究者偕同部落領袖、姿態莊重的巨幅影像。這幅珍貴影像,是民族所的研究人員於1955年至來義部落田野調查時留下的合影;在這趟調查中,不僅蒐集到排灣族的民族誌資料,也採集了標本六百餘件,並成為民族學博物館的蒐藏之始。影像旁停駐兩艘雅美(達悟)族大船,標誌著民族所50-60年代至蘭嶼進行的田野調查。這一系列的大廳展示組合,正好概覽出民族學博物館常設展示的兩大主題:民族所人類學家先後投入的臺灣原住民與漢人文化研究、以及在這些研究過程所收藏的文物。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建築外觀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民族所大廳,展示著門神、人類學家與部落領袖合影、雅美(達悟)族大船。

 

民族所博物館的前身為標本館,主要作陳列文物、供學術參考用。至80年代搬遷到現今位址並改制為博物館之後,藉由將研究成果轉為展示內容、搭配典藏文物的展出,致力於增進大眾教育推廣機能、分享所內人類學家研究成果。目前館內的空間組成為四個主要常設展區以及一個特展展區。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1955年凌純聲先生(右三)率研究同仁(左起)李亦園、李卉、任先民、與排灣族頭目Chalas家的Gilegilao(中)以及Tarigi家的Danubak(右二)在屏東來義村合影。

 

常設展區「臺灣原住民文化展」以莊嚴的排灣族祖靈像揭開序幕,以一族群一展櫃的方式,聚焦特定主題、搭配典藏文物,依序介紹各族的物質文化特徵及其文化脈絡。例如泰雅族獨特的貝珠文化、卑南族年齡組織與服飾、雅美(達悟)族的生活和漁具等等。此展場中,來自排灣族佳平舊社Zingrur王族家屋的祖靈柱mulitan,連同另一側的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木柱(一組七件)於2012年登錄為國寶。兩者的入藏皆溯至60年代,基於當時社會經濟背景、保存不易,民族所研究人員於是在田野調查過程中將其採集帶回,由博物館人員悉心保存維護。至今,兩件典藏皆開啟民族所博物館與源出部落的當代合作,包括2011年登錄國寶前,所內研究暨博物館人員分別至佳平、太巴塱舉辦說明會;2003-2005年間,民族所博物館與太巴塱部落合作,重製太巴塱Kakita’an祖屋木柱。而今(2020)年,博物館則與佳平族人密切籌備共作展示,即將在屏東泰武鄉,佳平法蒂瑪聖母舊堂舉行共作展。展示將於8月1日開幕,展期至9月底。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國寶「阿美族太巴塱部落Kakita’an家祖屋雕刻柱(sariri)」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民族所博物館「臺灣原住民文化展」常設展區

 

共作展為民族所博物館自2017年開始,持續發展中的嘗試。以一年左右為一期,由典藏源出的部落或團體,與民族所策展研究員暨館方平等的合作、策畫展示。共作的過程中,族人參與訪談耆老、再發現部落歷史;與研究員、館方合力挑選文物、撰寫說明;同時串聯、集合部落中各類組織如織作工坊、學校、青年會等等,協力將民族所典藏跨越地理阻隔,帶回部落、召喚在地族人們的記憶,連結傳承技藝與探詢在地知識等行動。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本館與原住民團體共作展影像。第一屆與苗栗象鼻部落尤瑪.達陸老師及野桐工坊團隊策畫「她方的記憶」,第二屆與Klesan(南澳)武塔部落的Pisuy與Wilang、宜蘭縣史館及武塔國小策畫「獵與織」

 

「臺灣漢人民間信仰」常設展區立基於1965年以來,民族所人類學家對漢人社會與文化研究之成果。整合館藏與田野影像,在有限的空間中概略呈現臺灣漢人民間社會的世界觀與宗教實踐,帶給觀眾對漢人世界整體性的理解。首先從時間及空間向度,說明臺灣漢人民間信仰的傳入發展歷程,以及漢人對超自然世界的認知與想像。接著,以專題展示的方式,透過物質文化(例如香火與進香繞境)、儀式與實踐(道士科儀與道壇)、社會發展與變遷(介紹新興宗教)剖析漢人民間信仰。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本館「臺灣漢人民間信仰」常設展區一隅,解釋進香繞境衍生自「香火」觀念,展區掛著「天上聖母 國泰民安」的圓燈。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本展區呈現臺灣民間宗教裡,人與超自然物(神、鬼、祖先等)之間的媒介:道士、法師與乩童。展示道士科儀與道壇。

 

博物館內的特展室小而精巧,緊鄰臺灣原住民文化常設展區,由不同策展研究員與館方自2012年起,以一至二年一檔的頻率推出特展。經由多元的媒體、互動設計,策展研究員將近期研究成果組織、轉化,介紹給觀眾。現正展出的「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特展,從基督教19世紀在客家聚落的傳布開始,呈現傳教士與客家語言紀錄保存的關係、臺灣客家教會歷經數十載接力完成的客語聖經翻譯,乃至客家基督教徒如何兼顧信仰、謹守孝道。帶領觀眾看見不同於一般的客家、基督教印象,欣賞兩者相遇如何激盪出多元繽紛的能量與文化樣貌,並形塑出當代客家身分認同。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特展展場入口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19世紀至客家聚落傳教的傳教士們勤學客家話,也練習寫中文字。並利用民間流傳的題材與故事,結合基督教義,編成6冊的《客話讀本》,是巴色差會提供學習客家話的教材

 

深入認識由人類學家創立的博物館,發現此館除了典藏、保存維護數十年來研究採集的文物,尚藉由常設展示推廣長久累積的研究成果;以共作展持續與社群對話、合作,實踐長期倡議的多元文化觀點;更有一年一度推出,定期分享最新研究脈動的主題特展。整體觀之很有意思也令人期待。參觀一趟本院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相信大家能藉由研究內容與對應的文物,試著從不同文化的觀點去思考議題,在觀展過程中窺見大世界人、事、物繽紛的樣貌,體驗箇中樂趣並打開新的視野。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院內位置:本院民族學研究所1樓

館藏數量:約8,000餘件,包括臺灣原住民族相關文物、漢人民俗及宗教文物、中國、東南亞、太平洋地區民族學蒐藏。

常設展覽:臺灣原住民文化展、臺灣漢人民間信仰、三零年代中國南方邊疆民族典藏展、凌純聲先生紀念展。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

開放時間:星期三、六 9:30 ~ 16:30(目前因應疫情尚未開放團體預約)

目前特展:「你可能毋熟識个客家:客家與基督教的相遇」(展期至2020年10月31日)

官網:https://www.ioe.sinica.edu.tw/museum

Facebook粉絲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Museum.IOE/

開放博物館:https://openmuseum.tw/muse/curation/ddc9f397659755c921cec585a0777d0c

[專刊特稿] 走進人類學家的博物館,看見多元文化的繽紛──民族學研究所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