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 (Barack Obama, 1961–)在當選感言中,以非裔美人女性安納‧庫柏 (Ann Nixon Cooper, 1902–2009) 的一生為時間軸承,見證美國歷史的發展,並標誌影響美國民權運動的重要事件,如阿拉巴馬州蒙哥馬利市的公車罷坐事件 (Montgomery Bus Boycott, 1955–1956)、伯明罕市警察局長以暴力對付黑人示威者事件 (Birmingham Campaign, 1963–1964)、塞爾瑪遊行 (Selma to Montgomery marches),以及馬丁‧金恩 (Martin Luther King, Jr., 1929–1968) 宣揚「我們終將克服」(We shall overcome) 等,闡釋非裔美人在爭取種族平等與公民權益上所做的努力。

其中塞爾瑪遊行更產生銅山西崩,洛鐘東應的效果。事件始於1965年2月18日深夜,黑人吉米‧傑克森 (Jimmie Lee Jackson, 1938–1965) 被當地警察射擊兩槍死亡,黑人民權運動者強尼‧路易斯 (John Robert Lewis, 1940–) 和郝西‧威廉斯 (Hosea Williams, 1926–2000) 決定發動和平示威遊行,由馬丁‧金恩率領黑人群眾,於1965年3月7日從阿拉巴馬州的塞爾瑪 (Selma, Alabama ) 步行到首府蒙哥馬利市 (Montgomery),抗議警察的暴行,並於愛德蒙‧佩特斯橋 (Edmund Pettus Bridge) 前與警方對峙。大批州政府警力粗暴壓制,使用催淚瓦斯的畫面,透過媒體與照片傳播,全國譁然,史稱「血腥的星期天」(Bloody Sunday)。

之後3月9日與21日的兩次示威遊行,獲得來自全美各地的支持與聲援,促使美國國會於1965年夏天通過《全國投票權法案》(National Voting Rights Acts of 1965),林登‧詹森 (Lyndon Johnson, 1908–1973) 總統於同年 8月6日簽署完成。它的主要目的在於保障少數族群,特別是黑人,能夠行使《美國憲法》(Constitu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賦予的投票權,也是歷年民權法案中黑人合格選民增加最多,執行最有成效的一個民權相關法案。

2015年3月7日巴拉克‧歐巴馬總統參加塞爾瑪遊行五十周年紀念活動,和已是眾議員的強尼‧路易斯,攜手走過事發之地愛德蒙‧佩特斯橋,向當年的和平示威者致敬,也對未能減少美國國內種族衝突有未竟全功之嘆。事實上,自他擔任美國總統後,在白人種族主義極端分子不斷公開挑釁下,因種族歧視與偏見造成的衝突有增無減,引起黑人社會的不滿與抗爭。巴拉克‧歐巴馬總統在面對因艾瑞克‧迦納 (Eric Garner, 1970–2014) 案和麥克‧布朗 (Michael Brown, 1996–2014) 案所造成的全國示威抗議時,坦承種族矛盾深植於美國社會和歷史中,無法一夜間消除,「在處理社會中根深蒂固的種族和歧視問題時,我們必須要有耐心,……而不是在種族矛盾無法全面解決時,就灰心喪氣和放棄。」

然而2015年6 月 17 日晚發生在南卡羅來納州查爾斯頓市 (Charleston, South Carolina) 以馬內利非裔衛理公會教堂 (Emanuel African 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 的殺人事件,引發更多爭議與對種族議題的反思。當時教堂內正在進行一項讀經的活動,參與讀經的十二人都是黑人。二十一歲的白人男性迪廉‧魯夫 (Dylann Storm Roof, 1994–) 進來,希望加入讀經活動,黑人教友們也表示歡迎。約莫經過一小時,迪廉‧魯夫突然掏出預藏的手槍瘋狂射殺,造成九死一傷,當時正在主持讀經活動的克雷蒙塔‧品克奈 (Clementa C. Pinckney, 1973–2015) 參議員當場枉死槍下。

將迪廉‧魯夫殺人事件放到美國歷史發展歷程中,我們可以發現更多指標性意義。2015 年是美國南北戰爭 (Civil War, 1861–1865) 結束一百五十週年。事發地點以馬內利非裔衛理公會教堂建於1817年,是美國非裔衛理公會在美國南部最古老的教堂,一直是黑人宗教與人權活動重鎮;1909年黑人領袖布克‧華辛頓 (Booker T. Washington, 1856–1915) 曾在此發表演說;1962年馬丁‧金恩受邀發表演說,鼓勵教友爭取投票權;2012年《奴隸解放宣言》(Emancipation Proclamation, 1863) 一百五十週年紀念活動也在此地舉行。因此,以馬內利非裔衛理公會教堂在黑人社會中有著象徵性的重要意義。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迪廉‧魯夫個人網站上,除了種族歧視與威脅黑人等言論外,還有數張他與「邦聯旗」(Confederate Flag) 的合照。「邦聯旗」是紅底藍十字的造型,具有歷史性的標誌,是美國南方社會用以紀念內戰期間陣亡的南方將士,和紀錄南方美國邦聯 (Confederate States of America) 誓死捍衛《美國憲法》賦予州權而戰的英勇事蹟。許多南方州政府辦公大樓迄今仍外懸「邦聯旗」或者類似符號的旗幟。

但對黑人而言,「邦聯旗」充滿大量威脅與種族敵視的意涵,與南方激進種族主義組織3K黨 (Ku Klux Klan) 如影隨形。巴拉克‧歐巴馬總統指出,這面旗幟「令人想起有系統的壓迫和種族壓制」,「長久以來,我們漠視『邦聯旗』在我們許多人之間攪動的痛苦。」 [1]因此以馬內利非裔衛理公會教堂殺人事件與種族仇恨之間的關連性,引發更多的想像空間,一時之間要求全面撤掉懸掛「邦聯旗」之聲四起。


[1] 〈奧巴馬向罹難牧師致意領唱奇異恩典〉,http:/www.epochtimes.com/b5/15/6/27/n4467063.htm,2019年12月11日擷取。


 

上述這些二十一世紀對於美國黑人的歧視與敵意歷歷在目,卻是他們自十九世紀以來的日常寫照。美國黑人在內戰結束後,雖然獲得自由人的身分,卻面對比以往更險峻的處境與挑戰,其中莫過於藉由各種法律之名,以行不公之實的種族隔離制度。1890年開始,南方州政府陸續通過法案,在公共場合執行種族隔離,大眾交通工具、學校、圖書館、飯店、餐廳、戲院、遊戲場、公共廁所、酒吧等,均涵蓋其中。1896年最高法院在「普萊西控訴佛格森案」(Plessy v. Ferguson) 中判決「隔離但平等」(separate but equal) 並不違反《美國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的基本精神後,開啟近半世紀的種族隔離政策與各種型態的種族歧視。

面對這樣的困境,黑人社會並沒有氣餒,他們自省、自覺,力圖突破窠臼。及至1920年代「哈林文藝復興」 (Harlem Renaissance) 倡議「新黑人」(New Negro) ,喚起黑人展現自我價值。黑人在文學與藝術上嶄露頭角,黑人藍調引領風騷,黑人爵士音樂與靈魂音樂攜手打進美國音樂市場。黑人領袖,如威廉‧杜博依斯 (William Edward Burghardt Du Bois, 1868–1963)、馬可斯‧高維 (Marcus Garvey, 1887–1940) 提出新的種族論述,以主動積極爭取民權、經濟機會和建立屬於自己的歷史文化,要求立即獲得公民權利,結束種族隔離。

黑人女性並沒有缺席,她們透過各種民間社團組織的活動,如「黑人女性全國聯盟」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Colored Women’s Clubs)、「黑人女性全國聯合會」(National Council of Negro Women)、「黑人生活與歷史研習協會」(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Negro Life and History,現名為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of African American Life and History) 等,逐一展現她們在公共領域中,以多元與獨特的方式,提昇與改善種族困境。

《或躍在淵——種族困境下的美國黑人女性,1920–1950》(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2020年) 以1920年代到1950年之間的黑人女性為例,深入剖析她們如何用相對傳統保守策略,透過參與民間社團組織的方式,具體實踐她們對黑人社會的關懷、付出與貢獻。

本書所選擇的研究對象各有特質,也用不同的方式與策略面對種族議題。有知名度高者,如瑪莉‧貝舒 (Mary McLeod Bethune, 1875–1955),她利用自己的優勢人脈,進入美國政府的種族政策核心,促進美國國內種族融合,並將國內種族議題與國際有色人種問題接軌。又如瑪莉‧泰瑞爾 (Mary Church Terrell, 1863–1954),活躍於黑人女性社團組織與華盛頓特區的社交圈,以「民權運動之老祖母」(Grandmother of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稱著,她的表現證明黑人社會以提昇種族之名而發展出的黑人女性特質,讓黑人女性不僅跨越侷限女性活動空間的傳統,合理化其在公領域的行為外,也獲得比白人女性更具彈性化的發展空間與機會。

但更多黑人女性是用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的方式,發揮小兵立大功的力量。譬如:芝加哥市第一所黑人專屬醫院「友誼醫院」(Provident Hospital) 及其附設護理學校、「黑人女性全國聯盟」接管「道格拉斯之家」(Douglass Home,又名「西達山莊」[Cedar Hill] ) 等,都是在各階層黑人女性的小額捐款贊助下完成的。在「黑人歷史週」(Negro History Week)、「全國黑人健康週」(National Negro Health Week) 等活動中,全美各地的黑人家庭主婦、黑人女性教師、黑人女性圖書館員都是主要參與者。但也有如尤妮絲‧芮佛絲 (Eunice Rivers, 1899–1986) 者,在種族隔離與醫療照顧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滿足黑人窮人病患的需求,默默奉獻一己之力。

《或躍在淵——種族困境下的美國黑人女性,1920–1950》不僅呈現黑人女性在面對與處理種族議題時,集體或個別、體制內或外的表現,也深入了解她們處理種族、性別、階級等多重挑戰時的立場與態度。妥協抑或反抗猶如天平的兩端,種族、性別與階級都是居間的砝碼。在種族議題優先下,她們靈活運用妥協與反抗;性別因素則造就妥協與反抗相互支援;在階級因素影響下,妥協或反抗皆成可能選項。她們順勢而為,選擇最有利的方式,達到她們的既定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