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 4專書獲獎

出席之獲獎者包括: 臺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左二)、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林美香(左三)、淡江大學英文系教授蔡振興(右三)。臺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不克出席,由本院社會所助研究員曾凡慈(右二)代為領獎

 

由本院舉辦的第八屆「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於2019年12月4日公布得獎名單:臺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挑戰北京的天命:臺灣的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運動》、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林美香《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淡江大學英文教授蔡振興《生態危機與文學研究》,以及臺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撫養全球家庭:教養、移民、階級在台灣與美國》等4本專書獲獎,每位得獎者獲頒新臺幣60萬元及獎牌1面。

本院副院長黃進興表示,該獎項於國內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領域深具指標性意義,歷屆得獎專書均廣獲國內外學者和社會大眾迴響。本屆從31件申請案件中,選出4本獲獎專書,其中2本英文著作、2本中文著作,主題囊括社會學、歷史學、外文學門;希望藉此成為學術工作者後盾,將研究成果普及社會大眾,豐厚整體人文與社會科學之底蘊。

香港反送中抗爭運動持續延燒之際,臺大社會系教授何明修以《挑戰北京的天命:臺灣的太陽花運動與香港雨傘運動》獲獎,他在得獎感言提到,「社會運動者在前線浴血苦戰,社會運動研究者則是後方撰寫這些創造歷史的行動。」該書為英文著作,以太陽花運動與雨傘運動為核心,比較中臺港之地緣政治下,在地公民社會,尤其是年輕世代,如何結合跨國趨勢與政府互動,以各種行動網絡發展動員策略,挑戰中國勢力內外合謀與進逼的體制趨勢,並影響兩地社會與政治體制發展。評審認為,該書結合兩地社會脈絡與動態經驗,細緻耙梳國際趨勢與社會內部發展間的互動,有助於掌握浮現中的新型態社會運動,提示新研究方向。

政治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林美香得獎專書《身體的身體:歐洲近代早期服飾觀念史》雖以服飾為名,本書不是對服飾史的研究,而是將服飾視為觀念的載體,以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國際貿易所帶來的思想變動為背景,考察服飾與各種議題的關聯,展現新興思潮和歷史變化如何影響及服飾觀念,服飾本身又如何塑造議題,參與論說。

評審認為,本書取向新穎,引領讀者探索穿著與思維之間的關係,並藉此瞭解歐洲近代早期的「思維方式」(way of thinking)與「觀看方式」(way of seeing),進而拉近服飾研究與思想史或觀念史的領域。此外也運用了大量的各類原始資料與最新的西方相關研究,獲得扎實而有原創性的成果。值得一提的是,世界史在中文世界是新起的領域,進行研究有其特殊困難,這本歐洲史專書以中文寫作,內容豐富而有啟發性,值得予以肯定。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議題之一就是生態危機,包括空氣汙染、食安問題、全球暖化和氣候驟變等議題,淡江大學英文教授蔡振興以《生態危機與文學研究》一書獲獎。本書為臺灣生態文學批評開疆闢土之作,由理論的鋪陳與檢討入手,透過細膩的文本分析論強調環境問題與生態危機的迫切性,藉由個案研究建立具有永續發展意義的生態詩學。蔡振興從傳統的文學研究走向跨領域研究,嘗試重繪生態論述的大綱,以文學研究介入當代生態與環境議題的討論,結合環境人文和醫療人文;不但具有跨領域的特色,也深刻展現作者的倫理關懷,被評審譽為是臺灣生態學界的重要學術著作。

《撫養全球家庭:教養、移民、階級在台灣與美國》為臺大社會系特聘教授藍佩嘉第二本英文專書,本書以臺灣與美國的一百多位華人家庭案例,分析全球化趨勢下不同階級與地理區位處境的父母,如何連結與回應兩地的社會與教育體制,如何認知家庭當下與未來可能面對的機會、風險與不安全,發展出不同的教養策略,作者用「全球保安策略」(global security strategy)的概念來描述之。評審認為,該書不同於化約單一因素或是以單一國家為預設的研究取徑,解構對華人文化「虎媽」式教養的本質性看法,對於突破實務上過度簡化的刻板印象與社會論述亦有所助益。

 

(學術處、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