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民調說什麼?
大家都知道節能減碳很重要,也能做到隨手關燈、少搭電梯……但說到增加電費、徵收能源稅,半數民眾立刻反應「為什麼要我們去做?」這一切究竟是貧富差距的作祟、教育程度的落差,又或者另有隱情?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中研院社會所蕭新煌兼任研究員,自 1980 年代開始研究台灣人環境意識,至今已三十多年。

2017 年,蕭新煌主持「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團隊以電話抽樣訪問 1211 位台灣民眾 ,了解國人環境意識和行為,以及低碳政策的偏好。

結果發現:民眾的環境意識已高度成熟,也能贊同政府應有所為的政策,但對個人需要付出較高代價的低碳政策,採取保留態度,顯示國人的環境意識仍然存在知行落差。

 

中研院社會所蕭新煌兼任研究員 (右 1) ,2017 年主持「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研院社會所林宗弘研究員 (右 2) 以及臺北市立大學許耿銘副教授 (右 3)。攝影│林洵安

中研院社會所蕭新煌兼任研究員 (右 1) ,2017 年主持「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團隊成員包括中研院社會所林宗弘研究員 (右 2) 以及臺北市立大學許耿銘副教授 (右 3)。 攝影│林洵安

 

問 台灣人的環境意識夠成熟了嗎?三十年來,國人的環境意識經歷哪些階段?

答  三十多年來,國人的環境意識有長足的進步,主要原因是:經濟成長讓人民有餘力「衣食足,知環保」、民眾環境受害感逐漸擴大、知識份子以及環保團體的倡議。

我將台灣人的環境意識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環境汙染、生態破壞、氣候變遷。

1980 年代,台灣經濟大好,人民環境意識萌芽,開始發現「環境汙染」問題。怎麼發現?靠五官。眼睛看到空氣汙染,鼻子聞到惡臭、耳朵聽到噪音、皮膚感覺到灰塵……民眾從日常生活感受到的水汙染、空氣汙染等等現象,直接建立受害感。

從 1985 年的民調可知,當時國人關心環境問題主要為:公共衛生疾病 (78.5%),食物、水、空氣汙染 (71.2%),但對於生態保育 (28.1%)、氣候變化 (25.6%) 等等需要更多先備知識的議題,還沒有太強烈的感受。

 

資料來源│蕭新煌,1985:145 圖說重製│林洵安

資料來源│蕭新煌,1985:145 圖說重製│林洵安

 

到了 1990 年代,知識和閱聽能力的擴大,民眾環境意識升級,開始意識「生態保育」的重要性。人們受害感也從自身受害,擴及到動植物受害。當時環保團體喊出「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時候一到就是大地反撲」等等口號,建立起生態保育與人類命運的連結。

2000 年以後,從國外傳入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低碳等等新興名詞,再次提升國人的環境意識。再加上,近幾年的極端氣候,創紀錄的高溫、超級暴雨、水旱災頻仍,也讓民眾環境受害感越來越強烈、範圍越來越擴大。

過去都是窮人家,農民、勞動階級受害,現在暴雨一來,不但底層民眾更受害,停車場也會淹水,波及中產階級。可說是全民受害、人人有感!如何將民眾的受害感連結到全球變遷等抽象議題,成為當前知識份子的重要挑戰。

總的來說,三十多年來,國人不再只注重經濟成長,而是希望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能夠兼顧,甚至越來越傾向環境保護優先,顯示台灣正處於環境典範轉移的過程中:從「經濟成長」的老典範,轉移到「環境保護」的新典範。

 

問 呼,對環境有感就好!回到 2017 年民調,當前國人對於低碳議題了解多少呢?

答  我們研究國人對低碳政策的理解,擬分為風險知覺、低碳經濟 (生產與消費)、低碳能源與低碳交通這三個大的面向,分成問卷細項來看,國人對於低碳議題已算是有相當程度的認識:

一、對於環境問題的傷害性以及自然災害的嚴重性,比過去更加敏感: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圖說重製│林洵安

 

另外,還有高達八、九成的民眾,感受到氣候冷熱極端無常與天然災害增加帶來的影響。

 

二、對於能源結構和節能減碳,也有一定的了解: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圖說重製│林洵安

 

三、關於核能的危險性,也有很高的警覺: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 圖說重製│林洵安

資料來源│ 邁向低碳社會的行為與制度轉型研究;圖說重製│林洵安

 

問 七成民眾贊成非核家園?但 2018 年底公投,民眾又支持「廢止」非核家園……

答  2018 年的公投結果成因很複雜,包括政黨介入、民眾拿小抄投票,可能沒有真的理解題意等等,無法在此詳細分析。但有一點值得注意:在公投當下,民眾對於核能發電占台灣發電量的比例,可能是嚴重高估的。

長期以來,台灣民眾對於核能占全台灣總發電量的比例,認知非常混亂,10%、20%、50%,甚至 80% 都有。今年 (2019),台大風險中心和聯合報最新民調顯示:仍有四成的民眾認為核能是台灣最主要的發電方式。

事實上,核能佔台灣總發電量約 8~13%,並不像部分人想像的比例那麼高。當民眾高估核電佔比,很可能就會傾向:「絕對不能沒有核電。」在我們的民調也顯示:五成民眾認為不用核電廠,台灣就會缺電。

 

 

要看更完整的精采文章,請至研之有物官網:

http:/research.sinica.edu.tw/hsin-huang-hsiao-poll-low-carbon/

(趕快點進來喔!還有更多精采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