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實驗與數學演算哪一種較有說服力?」、「和實驗室的同學吵架怎麼辦?」、「神經退化的速度快嗎?會不會再長回來?」第59屆全國科展第一名的得獎者,今(108)年8月1日與本院科學家們對談,提問深入有趣,現場笑聲不斷。廖俊智院長也向現場學生拋出大哉問,「科學家要具備什麼條件?」鼓勵大家保持好奇心、勇於存疑,以及學習問個好問題,有助於未來做好研究。

針對同學詢問「實驗出錯該如何化解?」,廖院長表示,實驗出錯不是該如何化解,而是從中汲取失敗的原因。因為科學研究有百分之九十的時間都在面對失敗,貢獻愈大的研究,愈是無法一蹴可幾,必須從每一次的失敗奠定基礎,再繼續往前走。

他也特別鼓勵同學,小小科學家一點都不渺小,無須以年紀來定位自己;許多偉大的發明都在科學家30歲以前完成,而成功的科學家會從很多疑問中,問出一個好問題。

對此,南科實中廖翊鈞提問,如何發展理論去解釋自己發現的問題?廖院長當場請大家以這次科展題目為例,「為什麼你發現的問題,無法從過去的理論找到答案?」、「你沒做這研究之前,別人做了哪些?」、「在你的研究之後,如何幫助大家了解這個問題?」學習如何描述問題,就是建構理論的第一步。

北一女中何柔葳即將升上高三,面臨選系的抉擇。她好奇廖院長畢業於臺大化工系,為什麼沒有成為工廠裡的工程師?廖院長回應,學校所學未必和出路劃上等號,他從化工跨入生物、數學、物理領域,這樣多方涉獵的經歷,對於日後做研究有非常大的助益。他強調研究不必自我設限,跨領域學習正是現今科學研究的重要方向。

本院李定國院士、邱子珍特聘研究員、林國儀研究員、陳俊安副研究員也在場與同學對談,期勉大家敢於挑戰標準答案、勇於發問。因為科學研究永無止盡,沒有一個問題是被真正解決,挑戰只會愈來愈多,需要更多年輕學子投入科研領域。

科學家應具備哪些條件?廖俊智院長與全國科展得獎者趣味對談

(文/秘書處;圖/資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