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特有的國寶級喬木「牛樟」(Cinnamomum kanehirae Hayata)不但是上等木材,可以提煉芳香精油,更能培養俗稱「森林紅寶石」的牛樟芝。然而,這樣的森林珍寶,卻因遭受大量盜採而瀕臨絕種。牛樟因其獨特的身世,在演化及分類學中有其重要價值,而找出牛樟特別的基因,對其復育更至關重要。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趙淑妙特聘研究員與蔡怡陞助研究員共組團隊發表最新研究,將牛樟的基因體定序解碼,並釐清其演化地位。此研究成果可望強化牛樟的復育,也有助解釋為何牛樟具獨特芳香且有利牛樟芝生長。研究論文已於本(2019)年1月9日發表於國際期刊《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因本研究成果對開花植物演化突破性見解,該期刊以專文評論其重要性。
牛樟是臺灣特有的闊葉五木之一 。主要生長於海拔450~2,000公尺潮溼的多霧森林,直徑可超過2公尺,樹齡達千年以上,在臺灣是非常珍貴的原生常綠大喬木(圖1)。趙淑妙長期投入植物演化及基因定序,本次與比較基因體學出身的蔡怡陞合作,一同克服牛樟複雜的基因體定序與註解,找出其將近28,000個全數基因。
▲圖1.野生的臺灣牛樟。攝於臺灣高雄市桃源區近藤枝、海拔約2000公尺處(感謝農委會林務局屏東林區管理處與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提供協助)。
趙淑妙表示:「這些基因資料有如牛樟的身世密碼,透過基因體比對,可幫牛樟『滴血認清』,根據演化地位畫出族譜、找到牛樟的兄弟姊妹。未來,除可將牛樟芳香、抗腐及抗蟲的基因開發應用之外,亦可如人類『臍帶血』技術一般,進一步用於牛樟及其親緣植物的疾病治療,對牛樟的遺傳資源保育,有直接的幫助。」
牛樟全基因體的定序也將改寫開花植物的族譜。牛樟是「開花植物」中最壯碩的一種。開花植物有分單子葉及雙子葉兩大類,而雙子葉植物(Dicotyledons)中又可分出七類(詳圖2)。牛樟即屬於其中的「木蘭類植物」。一百年來,木蘭類植物被學界認為是雙子葉植物中較原始的一群,與真雙子葉植物只是「遠親」關係。然而,本研究透過牛樟基因體定序、重繪開花植物生命樹(tree of life,圖3)後發現,木蘭類植物應是真雙子葉植物的「姊妹群」,而不是遠親!
▲圖2.開花植物(被子植物)的分類。本研究發現,木蘭類植物應是真雙子葉植物的「姊妹群」(如紅色虛線),圖片擷取自維基百科。
▲圖3.利用同源基因建構牛樟與其他種子植物的親緣演化關係樹。分析結果顯示,牛樟(褐色)與雙子葉植物為「姊妹群」,表示木蘭亞綱植物的演化時間晚於單子葉植物。估計木蘭亞綱與真雙子葉植物的分歧時間約在136–209百萬年前。
蔡怡陞強調,將全基因體的定序做到染色體的程度並不容易。首先,要取出牛樟細胞中,有如打結毛線般的染色體之DNA,再像拼拼圖般,以不同演算法重建、註解,找出牛樟半套為12條染色體的基因組合,才能與其他植物基因體深度比較。
本研究確認木蘭亞綱的演化至少發生過二輪的全基因體複製事件,一次在樟目和木蘭目分歧之前,另一次則在樟科植物內(圖4)團隊也發現,牛樟的基因體在多次染色體內局部複製及重組後,大幅增加了許多可合成「萜類化合物」的基因。
▲圖4.牛樟的染色體比較分析。並與單子葉植物「無油樟(Amborella;其他被子植物的姊妹)」之染色體互相比較。
萜類化合物是芳香醇的主要元素,本研究共定出了牛樟的101個「萜類合成基因」(Terpenoid synthase genes),因此,牛樟擁有開花植物中最豐富且多樣的芳香氣味。除了牛樟,常見的木蘭類植物如釋迦、胡椒等,也都有其獨特的香氣。此外,經研究團隊比對後發現,牛樟中的兩種特有萜類(C10H16 及C15H24),恰巧為牛樟芝具抗癌、保肝藥性萜類成分(C30H48)的基質,因此可以推測,此即牛樟芝喜歡寄生於牛樟的關鍵原因。
近年牛樟數量的減少其實不只是人為因素,研究團隊在深入分析演化的時間軸後發現,牛樟族群持續且穩定地縮減情形(圖5),竟可追溯至過去九百萬年以來。蔡怡陞博士推測:近期牛樟野生族群的消失雖與近半世紀來的盜伐有關,然其本身遺傳的多樣性,極可能一早就被臺灣的複雜地質變動所影響。
▲圖5.牛樟有效族群數量的歷史變動情形。顯示過去九百萬年以來牛樟的族群持續縮減(紅線最高峰處約為九百萬年分界點)
趙淑妙解釋,大自然的物種之間往往「一物剋一物」。天然情況下,牛樟芝的菌絲只會感染並寄生於牛樟的樹幹,造成牛樟木心材腐爛。牛樟木材又因有獨特的芳香且耐腐、抗蟲,常用作高級家俱及木刻藝品。如今,卻因為人類大量盜採,天然的牛樟已十分罕見,被列為一級保育樹種。
本研究通訊作者為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趙淑妙特聘研究員和蔡怡陞助研究員。美國喬治亞大學植物生物系教授James H.Leebens-Mack提供轉錄體數據和闡釋分析結果。研究經費則由中央研究院深耕計劃、主題計畫(趙淑妙)及前瞻計畫(蔡怡陞)支持。
論文全文: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18-0337-0
期刊專文評論: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77-018-0344-1
(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