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近25年的「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PNC),10月27日至30日將於美國舊金山福特‧梅森中心(Fort Mason Center for Arts & Culture)舉行2018年PNC年會暨聯合會議。本次會議由PNC大會主席、本院副院長黃進興帶領國內外專家學者出席,交流研究成果及實務經驗。

從網路世界看人權議題 2018年太平洋鄰里協會(PNC)年會 舊金山隆重召開

年會期間,也與國際虛擬系統與多媒體社群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Virtual Systems and MultiMedia, VSMM)及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技術社會影響協會(IEEE Society on Social Implications of Technology, SSIT)共同舉辦「2018年數位遺產-第三屆國際聯合會暨博覽會」(Digital Heritage 2018-3r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 Expo),預計將吸引超過10個國家地區、300多位資訊科技、數位人文及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專家,分享實務經驗與交流研究成果。

太平洋鄰里協會表示,本次PNC會議主題為「從網路世界看人權議題」(Human Rights in Cyberspace),旨在討論網路的使用在生活中已扮演不可或缺角色,資訊的傳遞及分享雖帶來極大的便利性,卻同時引發許多新的議題與挑戰,面臨網路安全與人權隱私的衝突。

今年主辦單位精心安排多場主題演講。邀請到被譽為「網際網路之父」的瑟夫博士(Dr. Vinton G. Cerf),現為谷歌公司副總裁暨首席網際網路推手,同時也是傳輸控制和網際網路協定(TCP/IP)及網路架構的聯合設計者之一。

本院李琳山院士受邀與會,他也是臺灣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和資訊工程學系暨研究所教授。李院士為華語語音技術之拓荒者及領航人,包括首次建立系統化的華語韻律規則並用以合成語音訊號,率先成功展示大字彙華語辨識技術,為今日相關技術奠定重要基礎。他將在演講中闡述語音版Google的基本概念、面臨的問題及科技技術迄今的發展。

今年同樣安排圖書館學及博物館學的主題演講,美國網際網路檔案館(Internet Archive)創辦人卡利博士(Dr. Brewster Kahle),將剖析開放式網際網路所帶來的問題及其影響。他所創辦的網際網路檔案館,是全球最大的非營利數位圖書館之一,該館成立宗旨,盼讓資訊垂手可得,朝向知識普及的目標邁進。

另邀請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 (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 EPFL)數位博物館學坎德黛教授 (Prof. Sarah Kenderdine)發表演說。坎德黛教授所帶領的博物館學研究團隊【Laboratory for Experimental Museology (eM+)】是一個實驗取向的跨領域團隊,主要研究方向為應用體驗式視覺化相關科技、視覺化分析並匯集美學與文化 (大) 數據。她將在演講中探討文化數據、研究超越跨敘事經驗的物件資料庫與電影資料館,並帶領與會者窺探深化地圖,挑戰笛卡爾的理論框架,重新塑造地圖集。

另外還有兩場重點演講,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穆利根教授(Prof. Deirdre Mulligan將探究具有公眾爭議的谷歌搜尋引擎,例如在搜尋同一件歷史事件時,可能得到各式各樣的版本,產生有問題的結果,如何修正搜尋引擎的資料,解決從中導致的責任歸屬議題。穆利根教授的研究主要探討以法律及技術途徑的方式,捍衛重要價值。

同樣來自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霍夫格爾教授(Prof. Chris J. Hoofnagle),則說明在緊縛的經濟制度下,若以廣義地詮釋物聯網來說,消費產品易被內建軟體束縛,消費者與賣家間的關係也與此有很大關連。因此,消費者保護法促進自由市場發展,使其不受約束,且保護消費者避免因資訊不對稱而遭受傷害。

除上述的主題之外,今年PNC年會共規劃17場子議題與工作坊,包括數位遺產、人工智慧、資訊與通訊科技、數位人文、文化資產、生物多樣性、人權等相關議題,內容多元豐富、精彩可期。

1993年PNC成立於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1997年PNC將總部移轉至中央研究院,旨在結合電腦資訊科技與人文內涵,建立太平洋沿岸地區完善之學術交流平台。

有關PNC年會資訊,可參考:https://www.pnclink.orghttps://www.pnclink.org/pnc2018/

(資訊服務處PNC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