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4年,足跡踏遍臺灣、夏威夷、美國東岸、格陵蘭等地的科普紀實影片「穹頂天眼—從格陵蘭看黑洞」,即將於107年8 月17日週五晚間7點,於臺灣大學天文數學館一樓國際會議廳,公開發表放映。

活動時間:107年8月17日(星期五)19:00-21:30(18:30開放進場)

活動地點:臺灣大學天文數學館1樓 國際會議廳

主辦單位: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 及 未來電腦動畫

活動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asiaa.sinica.edu.tw/glt20180817

聯絡人:周美吟博士,(02)2366-5415,cmy@asiaa.sinica.edu.tw

 

「穹頂天眼—從格陵蘭看黑洞」是由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與未來電腦動畫產學合作,科技部補助製播。記錄由臺灣人主導,全世界唯一一座坐落在北極圈中的次毫米波望遠鏡—格陵蘭望遠鏡(GLT)的建置歷程。

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為臺灣參與智利「阿塔卡瑪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ALMA」北美計畫的延伸,部份經費由科技部補助。本院天文所於2011年自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等單位取得位在新墨西哥州的ALMA望遠鏡原型機,開始拆解、運送至全世界各地加工改造,以打造一座格陵蘭酷寒氣候專屬的無線電波望遠鏡。

格陵蘭望遠鏡於今年4月加入「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全球陣列計畫的觀測。透過與全球眾多電波望遠鏡連線,觀測星系中的超大質量黑洞,一解人類長久的好奇。觀測結果,最快一年後就能得知。有了格陵蘭望遠鏡,可以透過「特長基線干涉技術」,將共同觀測的望遠鏡基線大幅延伸。所形成的望遠鏡陣列,其解析度可比目前世界最強的光學望遠鏡高1,000倍,相當於從地球清楚看到月球上的一顆棒球。

「穹頂天眼」攝製小組4年來,追隨格陵蘭望遠鏡計畫的腳步,忠實記錄天文團隊克服困難的歷程,也一起感受了他們承受的惡劣環境。例如在北緯76度的圖勒美軍基地拍攝望遠鏡機房吊掛,即體驗到極地風暴的威力。強風讓人都站不住,何況工程團隊要在幾十英呎高空吊掛重達數噸的控溫機房!另外在夏威夷毛納基峰頂拍攝星空縮時,長時間待在高海拔環境,令拍攝團隊高山症發作,撐著頭痛勉強完成工作下山!

本院天文所研究技師、也是科技部補助拍攝本紀錄片的計畫主持人江宏明表示:「我們希望記錄望遠鏡建造從頭到尾整個過程,這樣才可以看到其中所遭遇到的困難。要把一座電波望遠鏡架設在遙遠而且寒冷的北極圈內,絕對不會是一舤風順。這全靠科學家追求真理的熱情,來度過種種難關。」

「穹頂天眼」導演徐建國表示:「以往我們覺得天文研究工作,是一份很浪漫的職業。透過拍攝格陵蘭望遠鏡的建置,我們發現天文工作的浪漫,跟我們想像的完全不同!天文學家們必須要在嚴苛的環境中,建造望遠鏡,並觀測距離地球非常遙遠而且微暗的天體,來推進渺小的人類對宇宙的認識。我們不僅感到尊敬,並且與有榮焉」。

8月17日的放映活動,影片放映約一小時,映後座談40分鐘。座談來賓將邀請本院賀曾樸院士及黃智威博士。中研院天文所教育推廣組當晚並於該館室外,舉辦觀星活動,歡迎民眾共襄盛舉,一同感受天文之夜的感動!(天候狀況不佳則觀星活動取消)

「穹頂天眼—從格陵蘭看黑洞」科普紀實影片放映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