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擴展臺灣生技產業能量並在新藥領域利基,本院再次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合作,結合雙方在基礎科學研究與醫藥科技的優勢,7月19日於南港展覽館共同舉辦聯合技術發表會,聚焦於「癌症領域新藥」、「代謝等疾病新藥」與「技術平台」等三大領域共18項技術與成果。本院智財技轉處處長吳漢忠表示,在10項屬於本院的研發技術中,包含癌症的治療新機制、抗菌胜肽的研發等,皆為本院頂尖的研究成果。

吳漢忠處長表示,新藥發展奠基在厚實的基礎科學研究,中研院在生命科學領域的成果有目共睹,在專利技轉及育成領域也有10年以上的經驗。儘管生技醫藥產業從研發到商品化,漫長且須投注大量心力,惟整合產官學界的各方能量,強化學術研究與產業發展的結合,便能化研為用。

癌症領域新藥中,本院農生中心楊淑美研究團隊研發的「利用纖維化人類血清蛋白治療細胞凋亡機制受損相關疾病」,將人體血液中的主要蛋白質─血清蛋白,透過立體結構重新摺疊的方式,轉變為平面化血清蛋白。經驗證確認此一平面化血清蛋白具有誘導癌細胞進行細胞凋亡機制的功效,未來可提供癌症患者新的治療選擇。

此外,本院生醫所羅傅倫研究團隊針對「傳統抗癌藥物專一性不足的問題」,研發出有如「緝毒犬(特殊抗體)找毒品(癌細胞),並導引警察(特殊抗癌藥物)來抓毒品」的創新毒殺癌細胞機制,除了可提高藥物對癌細胞的毒殺效果,並且降低抗癌藥物對人體正常細胞的傷害。

技術平台方面,由本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廖仲麒研究團隊所研發的「高通量影像定位蛋白質擷取系統」,則是世界第一部以光學標訂取得特定蛋白質的系統,藉由細胞影像作為定位藍圖,透過高通量、高精度的光引導標定,能精準取得標定之蛋白質進行成分分析,有效節省實驗時間。

今日技術發表會中,除讓學研界與產業界人士能夠面對面直接交流互動外,本院與國衛院也分別說明針對專利技術移轉流程,盼透過詳盡的技術介紹與發展潛力,促成產學界的交流與合作,鏈結我國生物醫學的優質研究成果與生技產業之生態系,以加速臺灣生物科技發展。

化研為用  中研院攜手國衛院技術發表18項研究亮點

(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