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657期
互動區
秘書長信箱(一般用)
服務區
緊急事故通報系統電話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本院要聞
科技部「106年度傑出研究獎」本院獲獎名單
科技部「106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學術著作獎」本院獲獎名單
人事動態
科學界首次發現癌細胞惡化轉移主導者:新穎致癌基因PSPC1
當記憶 透過文物 重新回到文化的傳承中!本院民族所博物館與原住民團體「共作展示」《獵與織》重逢半世紀 ── 泰雅文物返鄉特展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首登國際環境研究權威期刊
學術活動
社會學的 ──「產」學合作學術會議
《亞洲海域間的信息傳遞與相互認識》專書出版
公布欄
本院人社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執行「民眾就醫經驗調查預試」面訪調查
2018統計研習營
第八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 ──「關中•外緣」招生啟事
本院附設幼兒園107學年度招生公告
知識天地
蛋白質生化與稻米的抗淹水機制/何孟樵助研究員(本院生物化學研究所)
學術演講與座談
學術演講(5月4日-5月11日)
 
本院要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首登國際環境研究權威期刊
 
2018年臺灣瘋減塑!自今(107)年1月1日起政府祭出多項措施進行限制與減少塑膠製品的使用,並提出在2025年起全面限用、2030年起全面禁用多項塑膠製品。然而,臺灣作為ㄧ個海島,沿著臺灣的海岸線走ㄧ圈,不管是沙灘或是漁港,到處都可發現從海上漂來的形形色色的塑膠品。根據已發表的研究報導指出,每年有800多萬噸「塑膠垃圾」被丟進海洋,對生物、漁業等造成嚴重影響。此外更有研究指出,如果人們再對海洋垃圾仍持續置之不理,海洋中的塑膠垃圾的總重量,恐將在2050年超過海洋中魚類的總重量,最終影響食物鏈,人類將會自食惡果。因此,暸解並收集臺灣周邊海域海漂垃圾,特別是塑膠物的來源以及造成海漂物聚集的物理條件,是提供塑膠物治理與永續海洋重要的科學依據。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湯森林副主任表示,多年來該中心鄭明修研究員專精於海洋保育的研究課題,他所領導的研究團隊,包括本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與國立臺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以5年的時間於東沙島上實地調查與模擬垃圾在海中漂流軌跡。相關研究成果已於今年4月發表於國際期刊《環境研究期刊》(Environmental Research Letters),成為第一篇展現於國際期刊之臺灣海漂垃圾研究成果,對於未來對於臺灣境外海漂垃圾的治理提供重要的方向。
本論文通訊作者鄭明修表示,研究團隊綜合多年在東沙島上實地調查與模擬垃圾在海中漂流軌跡,野外定點採樣觀測結果顯示,東沙島海灘上的測站內(50公尺長),年海漂垃圾量可達數百公斤重,年件數更可高達數千件。上岸垃圾因季風影響,在東沙島南、北兩岸的堆積情形在季節上有顯著差異:在強烈東北季風吹拂下,北岸海漂垃圾的累積主要發生在冬季並延伸至春季時節,南岸因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而累積大量海漂垃圾。
參與海漂垃圾收集、分類與統計的第一作者柯佳吟表示,本研究的焦點是較大型的海漂垃圾,他們多數呈現未分解狀態。就垃圾類型分析,以發泡塑膠占最大宗,第二是其他塑膠製品、漁具等。從國際編碼系統(Barcode System)追溯塑膠瓶垃圾來源國,我們的採樣統計分析發現海漂垃圾量以中國與越南為最大宗,佔每個月垃圾量的47.5%–63.7%,其次為臺灣、日本與韓國。
進行海洋物理分析的辛宜佳進ㄧ步說明,當考量海流與表面風速進行垃圾從東沙島出發的反向模擬時,垃圾在海洋漂流可能經過數天至數百天才會抵達陸地。在冬季,主要受海流影響的垃圾來自西菲律賓海海域(呂宋海峽),受風影響則多來自臺灣海峽海域;而夏季則被預測為主要來自南中國海的西南部海域。值得注意的是,海流模擬預測結果顯示將有相當比率的垃圾會持續在海洋中打轉,且最高可達40%的比率,可想見垃圾可能以各種樣貌來影響海洋生態系。
鄭明修從海洋保育的觀點呼籲即刻採取區域至全球性的管理行動方案,建議應有「結合環境與野生動物監測計畫,達到雙贏」、「海上垃圾運回陸地處理」、「國際資訊交流,並確實追縱各船行軌跡」及「提高公民意識與行動,制定法律」。海漂垃圾對海洋生態系危機已是全球矚目的海洋公害議題,其中又以人為塑膠垃圾對海洋產生嚴重的衝擊,尤其對四面環海的臺灣危害更大。本研究成果可視成為臺灣永續海洋環境保護的重要進展之一,對未來各尺度下海漂垃圾的管理和環保政策制定都有極大參考價值與實質幫助。
論文連結:
https://doi.org/10.1088/1748-9326/aaaf21
原論文標題:Monitoring multi-year macro ocean litter dynamics and backward-tracking simulation of litter origins on a remote island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島嶼多年大型海漂垃圾動態監測與反向追蹤模擬海漂垃圾來源)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