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458期
服務區
緊急事故通報系統電話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互動區
處長信箱(助理用)
處長信箱(一般用)
本院要聞
植物學者創新發現脂質可調控開花時間
人事動態
學術活動
《數學傳播》季刊第38卷第1期(149號)已出版
臺灣的光學與紅外天文學:現在與未來
政治思想研究專題中心學術活動
4月份知識饗宴「奈米時代的醫學影像」
「東亞的感性與公共性 (II) ─日常的結構化和歷史性動力下的新情感」學術研討會
統計科學研究所2014年「暑期研習營」
2014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公布欄
中華機率統計學會魏慶榮統計論文獎
103年度(第二期)生技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聯合甄選說明會暨媒合會
本院「103年度(第二期)生技高階人才培訓與就業計畫」即日起受理申請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所轄調查研究專題中心資料開放公告
「威權時代中多元論述的星火:1950s-1970s臺灣人類學者與原住民研究」專題特展
哈拉影城提供本院同仁優惠電影團票
學術演講與座談
學術演講(4月17日-5月1日)
 
本院要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植物學者創新發現脂質可調控開花時間
 

   本院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中村友輝助研究員實驗團隊日前發現,植物內的一種磷脂質會隨著晝夜光照變動之調節,與開花素交互作用,進而促成植物開花。這項以脂質來調控植物開花時節之創新發現,期待未來或許能夠提供農業創新技術新思考方向,有助於增加作物收成或是發展高效率生質能源。研究成果於2014年4月4日刊登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

   研究團隊解釋,種子植物能夠感受季節性日夜長短的變化而選擇適當之開花時間,進而增加授粉率並成功延續物種。大約80年前,植物學家提出理論說明植物葉片所製造的一種促開花激素 (或稱為開花素)可移動至花序並促使開花。因為這個角色的關鍵性,開花素一直廣為世界各地學者所研究,從而確認開花素此種移動訊息蛋白質,可形成「開花素活化複合體」(Florigen Activation Complex)。然而,對於開花素實際與何種分子進行結合而促使開花,仍罕為學界所知。

   根據開花素蛋白質之三維結構,研究團隊推測磷脂質可能為開花素之配體,進而調控開花。他們透過篩選植物內的多種磷脂,發現其中一種磷脂(磷脂醯膽鹼)可專一性與開花素結合。同時,他們發展出一種新技術,可在花朵組織局部調控磷脂醯膽鹼含量,結果發現使用基因轉殖方式增加頂芽磷脂醯膽鹼含量可加速開花,反之則延遲開花。若剔除開花素,其磷脂醯膽鹼造成促進開花之現象則減弱。同時,磷脂醯膽鹼的分子組成會隨著日夜波動,夜間型磷脂醯膽鹼不易與開花素結合,以基因工程方式提升夜間型磷脂醯膽鹼的含量,植物在長日照環境下則會延遲開花。中村友輝博士研究團隊乃獲得結論,開花素與日照週期中韻律變化的磷脂質相結合,可調控開花時間。

   本研究由本院植微所與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 (Jap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gency)提供經費支持,並獲得德國馬克斯-普朗克研究中心(Max-Planck-Institute) 植物分子育種所所長George Coupland 教授以及德國波昂大學(University of Bonn)的Peter Dormann 教授之協助而完成。

參考網址: http://www.nature.com/ncomms/2014/140404/ncomms4553/full/ncomms4553.html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