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320期
服務區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互動區
處長信箱(助理用)
處長信箱(一般用)
本院要聞
本院出版《研教與公務分軌體制改革建議書》
2011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舉行頒獎典禮
人事動態
學術活動
《傅正《自由中國》時期日記選編》業已出版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於英美大學出版社出版
6月份知識饗宴「自利與社會合作」
第二屆「司法制度實證研究」國際研討會
本院語言所謹訂於6月22日上午舉行604展示室揭幕茶會
學術演講(6月16日-24日)
公布欄
本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圖書館閉館公告
『臺灣教育長期追蹤資料庫』公共版資料更新通知
100年度第2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申請」核定通過名單
100年度第2次獎勵國內學人短期來院訪問核定名單
知識天地
基因科技、種族/族群、原住民的健康與社會不平等
 
學術活動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成果於英美大學出版社出版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轄下的各專題中心與研究計畫,都努力於集結本院及國內外學者共同專注於特定主題的研究。歷年來在臺灣出版不少專書,最近一年來,則陸續於英美重要大學出版社出版三本專書,簡介如下:

華商流通:在東南亞的資本、商品與網絡連結》

Chinese Circulations: Capital, Commodities, and Networks in Southeast Asia, edited by Eric Tagliacozzo and Wen-Chin Chang,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1.

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張雯勤副研究員與康乃爾大學歷史學副教授Eric Tagliacozzo合編《華商流通:在東南亞的資本、商品與網絡連結》一書,於20113月由美國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華商南下東南亞貿易已有悠久歷史,在他們遠行路程中,或而旅居,或而定住。他們經由海洋或陸路的商業冒險行程,聯繫了中國家鄉與延展而出的東南亞廣泛疆域。本書主旨在於運用法國歷史學者Fernand Braudel提出的「深遠歷史觀」(longue durée),藉由商品交易的視角,從製造、交易流通到消費等不同階段,探究中國與東南亞多個世紀以來在商貿過程中的接觸、交易與傳播,以及相關社會文化意義。所觸及的商品包括貴金屬、棉花、勞力、鴉片、錢幣、龜殼、寶石、船貨、書籍、布品、資本、稻米、魚、聖經、燕窩、海產、玉石與木材。雖然在過去數十年中,有如王賡武等學者的基礎之作,指引此領域研究方向,然而東南亞華商貿易的領域是如此龐大複雜,我們希望能基於過去成果,編輯出一本更多元的研究專書,來耙梳華商跨越時空的接觸範圍、差異與複雜性,並指引未來的研究方向。本書研究史料包括中文、日文、越南文、緬文、泰文、馬來文、與西方數種語文資料。

本書共收錄20篇論文,是奠基自2005年與2007年,在本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所舉辦的兩次國際研討會成果。參與學者包括人社中心學術諮詢委員王賡武院士、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張雯勤副研究員、蔣斌合聘副研究員、近史所林滿紅研究員,以及國外學者Anthony Reid, Patterson Giersch, Adam McKeown, Carl Trocki, Takeshi Hamashita, Li Tana, Erika Masuda, Heather Sutherland, Sun Laichen, Leonard Blussé, Lucille Chia, Kwee Hui Kian, Wu Xiaon An, Nola Cooke, Jean DeBernardi, Eric Tagliacozzo, Kevin Woods

出版訊息請參考: http://www.dukeupress.edu/Catalog/ViewProduct.php?productid=20031

《東亞華人的健康與衛生:二十世紀時期的政策與公眾》

Health and Hygiene in Chinese East Asia: Policies and Publics in the Long Twentieth Century,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12.

人社中心所屬衛生史研究計畫緣起於中研院主題計畫「明清至近代漢人社會的衛生觀念、組織與實踐」,迭經多次小型討論工作坊及兩次重要國際研討會,研究內容與成員日益擴展,後由梁其姿與費俠莉(Charlotte Furth)將成果編輯成書,於2010年由美國杜克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以東亞華人社會為探討核心,時限由十九世紀末延續至當代,地域上則涉及臺灣、滿州、香港與長江三角洲等地區;分殊之議題涵蓋公衛史、疾病與健康史、殖民醫學,乃至性別研究等,引入分析學科多樣化如歷史學、社會學、公共衛生學等,均為現有同類研究書籍所罕見。

全書含序、跋共計12章,依時安排分為三部份:第一部分為傳統與轉型、第二部份殖民地健康與衛生,最後則是疫情控制的歷史經驗。書中由衛生史計畫成員撰寫之篇章分別為:梁其姿(總纂及明清以來的傳染觀)、雷祥麟(滿州鼠疫)、李尚仁(清末中國通商口岸)、羅芙芸(Ruth Rogaski,衛生與滿州鼠疫)、 吳嘉苓(殖民地臺灣的科學母職)、林宜平與劉士永(臺灣抗瘧經驗)、曾嬿芬與吳嘉苓(臺灣的SARS經驗);並邀請計畫外重要學者撰寫相關論文、導讀與討論:費俠莉(Charlotte Furth,導讀)、余新忠(近代中國的糞穢處理)、李玉尚(嘉興與海寧的血絲蟲防治)、韓崧(Marta Hanson,傳統中醫與SARS經驗),以及由Warwick Anderson作跋討論東亞華人生物醫學觀轉變的階段特質。

藉由各個專題討論,本書透過各方定義與操作下的衛生問題及其變化,重新展現華人社會中與「衛生」有關之概念及實作,是如何從傳統作法遞嬗為今日的樣貌;並就「現代化」此一概念在衛生與醫療的範圍中,探討華人社會之現代衛生觀與相應行為,是如何經由西方近代生物醫學的洗禮與殖民主義的經驗而產生的。本書亦提供多樣的分析觀點,從華人社會的衛生觀念與實踐中重新理解東亞華人社會裡,「西化」或「現代化」與傳統文化特性互為表裡的衝擊和融合過程。相較於現有西方衛生史研究之成果,本書亦提供相關領域進行中西比較研究之基礎,修正既往過度以西方經驗為中心的觀念與立場。

《瞭解華人家庭:臺灣與中國東南的比較研究》

Understanding Chinese Famili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aiwan and Southeast China, by C. Y. Cyrus Chu & Rouh-Rong Yu.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 1.

本院經濟所朱敬一院士與人社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于若蓉研究員,運用人社中心華人家庭研究計畫收集的臺灣與中國(含福建、浙江、上海三個省市)的《家庭動態調查》資料,由英國牛津大學出版社於20101月出版《瞭解華人家庭》一書。該書探討兩地家庭領域不同層面的課題,包括居住安排、婚姻配對、生兒育女、子女教育、代間流動、性別偏好、代間支持、子代回饋、家務分配,以及家庭規範的代間傳承等。藉以對臺灣、中國社會的家庭面貌,進行更全面的觀察、比較。本書透過不同學科的理論與分析方法,希望呈現更多元的視野與觀點。下文擇取若干章節的內容,概略說明研究發現。

父母對子女教育資源的分配,是家庭研究領域常見的議題,但既有文獻鮮少論及手足的性別、長幼順序、年齡結構,是否會影響個人的教育成就。此一研究發現,家中排行較長的女兒,可能會因年幼弟妹的存在,中輟學業而提早進入勞動市場,以分擔家計。此外也發現,在同一家戶之內,重男輕女的差別教育投資行為,儘管有隨世代減緩的趨勢,但重男輕女的情形仍然存在。對於代間傳遞效果,這是非常重要而具有新意的發現。

在兩代互動關係上,父母的分產方式是否會影響子女的回饋行為,亦是本書探討的主題之一。此一研究發現,親代如將家產完全分給子女,子女其後回饋給父母的金錢會較其他分產類型(尚未分產、部份分產、無產可分)為多。對於此一背離西方研究的結果,本書試圖由社會網絡的觀點提出解釋,也獲得分析結果的支持。就兩代居住安排的分析發現,在臺灣社會中,已婚夫妻與夫方父母同住的情況較中國普遍;孝道觀念對居住安排的影響,也僅在臺灣社會顯著。顯現出臺灣儘管是相對現代化的社會,其代間居住安排方式反較中國社會來得傳統。

前述以華人社會為觀察對象的分析顯示,華人家庭具有不同於西方家庭的特質;而即使同屬華人社會的臺灣、中國,兩地的家庭也呈現出不同的風貌。這些研究成果顯示,在家庭研究的範疇中,不論臺灣或更廣泛的華人社會,都是非常重要而獨特的研究對象。對於引領國際學者更重視臺灣的家庭研究,相信本書的出版具有相當重要的意義。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