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English Version Login
中央研究院電子週報第607期
互動區
秘書長信箱(一般用)
服務區
緊急事故通報系統電話
社團活動
徵才啟事
本院要聞
本院李亦園院士辭世
本院地球所研究人員與新加坡學者合作研究成果榮登Science
本院文哲所劉瓊云副研究員榮獲「2017-2018年度哈佛燕京學社訪問學者獎助」
人事動態
學術活動
學術交流
植物發育暨基因調節研討會
民族所出版新書Religion in Taiwan and China: Locality and Transmission(臺灣與中國之宗教:地方性與傳承)
《臺灣史研究》季刊第24卷第1期已出版
公布欄
本院附設幼兒園106學年度招生公告
第8屆院務會議研究人員代表當選名單公告
本院11位研究同仁榮獲科技部105年度傑出研究獎
調查研究專題中心執行『民眾對調查研究的看法』電話調查
【雲之彼端】系列─ 張貞貴創作個展
知識天地
貨幣圖案與國家意象: 中華民國在臺灣的發展,1945-2000
學術演講與座談
學術演講(4月27日-5月4日)
 
本院要聞 >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院李亦園院士辭世
 

  本院李亦園院士於今(2017)年418日於臺北辭世,享年86歲。

  李亦園院士為戰後灣最具影響力的人類學家,無論在學術制度的建立或學術議題的開展上,都扮演創設或奠基的角色。三所從事人類學研究和培育灣人類學人才的重要機構──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國立灣大學人類學系所、及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都因他長期的關注與呵護而獲得長足的發展。

  李院士是推動灣人文社會科學科際整合的第一人,以行為科學的框架,將人類學與社會學、心理學、和農業經濟學等學科結合,對灣人文社會科學界的發展影響甚鉅。他的學術關懷跨越兩岸,亦是連結成長於1949年前的中國民族及考古學者與戰後受英美社會科學影響的人類學者的關鍵性人物。他擔任「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執行長與董事長期間,更戮力將灣學術界推展至國際舞

  李亦園院士1931年生於福建泉州,1948年來臺就讀臺灣大學,1953年畢業於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為該系第一屆畢業生。大學期間受業於李濟、董作賓、高去尋、凌純聲,芮逸夫、衛惠林、陳紹馨等考古學、民族學名師,不僅承繼了強調田野調查的實證學風,終身行事更深受這些師長身教的影響。

  1955年,李院士隨業師凌純聲先生任職本院民族學研究所(籌備處),1998年退休,其間除19581960年間赴哈佛大學深造獲人類學碩士外,於民族學研究所歷任助理員、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出任民族所副所長、所長;亦擔任本院總幹事、評議員、諮詢總會常務委員等職務。於1984年當選本院第15屆院士。

  李院士的研究主題包括物質文化、家族組織,擴及文化理論、比較宗教、儀式象徵、神話傳說等,研究對象涵蓋臺灣南島民族、海外華人及臺灣漢人社會文化;著有《文化的圖像》、《人類的視野》及《田野圖像》等專書18種,專業論文百餘篇。

上一篇 | 下一篇 | 返回電子報| 轉寄給朋友
 
 本電子報所有文字、圖片版權為中央研究院所有 。 電子報出版系統由中央研究院計算中心協助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