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研究成果化為線上科普展!「開放博物館」疫後綻放知識魅力
原來臺灣的「麵包樹」不是麵包樹!快速電波爆的天文追蹤之旅為何?本院數位文化中心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博物館日,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四度攜手,將重磅研究成果化為線上科普展。在今(2023)年 518...
2023-05-18 | 當期焦點
原來臺灣的「麵包樹」不是麵包樹!快速電波爆的天文追蹤之旅為何?本院數位文化中心連續四年響應國際博物館日,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四度攜手,將重磅研究成果化為線上科普展。在今(2023)年 518...
2022-10-20 | 當期焦點
為向國人展示現今臺灣農村風貌與計畫調查成果,歷時五年,由本院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攜手合作的「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將於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舉辦為期四天的成果展。本(10)月 19...
近年新冠疫情肆虐全球,「臺灣清冠一號」竟是出自明代《攝生眾妙方》的「荊防敗毒散」處方?日前臺灣強震不斷,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臺灣官員奏報清廷的地震檔案究竟是何面貌?1938 至 1944...
本院數位文化中心公開徵求112年度「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徵件時間自即日起至8月10日(星期三)止。本次「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徵求領域包括「數位人文知識庫建置」(Linked...
2022-05-19 | 當期焦點
本院數位文化中心連續三年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以「開放博物館」為平台,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三度攜手,號召國內典藏機構共襄盛舉,演示「數位」博物館在疫情中可扮演的多層次角色。今(2022)年活動以「連∞結世...
響應國際博物館日,本院歷史文物陳列館推出「甲骨文動動腦」主題活動,邀請大小朋友透過輕鬆活潑的線上、線下遊戲,再次認識我們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不只是深奧的學術課題,也是你我學習漢字的趣味小幫手。一起來動...
2021-11-18 | 學術活動
時間:2021年12月1日(星期三) 地點: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704會議室 主辦單位:本院數位文化中心 臺灣農村社會文化調查計畫分項三:農村調查資料數位化整合與呈現計畫...
小篆銜接中國古、今文字,「小學堂文字學資料庫」專案如何推動製作一套涵蓋常用字的崇羲小篆字型?當潦草墨跡難以辨識,該如何還原簡牘文書的時代樣貌?日治時期唯一由臺灣人自辦的報刊《臺灣新民報》是何面貌?戲劇...
2021-09-23 | 當期焦點
全球疫情未息,國際學術組織太平洋鄰里協會(Pacific Neighborhood Consortium,...
2021-07-01 | 學術活動
本院數位文化中心公開徵求111年度「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徵件時間自即日起至110年8月6日(星期五)止。本次「數位人文研究計畫」徵求領域包括「數位人文知識庫(Linked Knowled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