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有難弟相助—RNA 參與 DNA 修復
細胞因受各種不同外源因子或代謝產物的刺激而造成 DNA 損傷,細胞為了維持基因組的穩定而發展出各式的 DNA 修復機制,目前認為非編碼 RNA 也會參與 DNA...
細胞因受各種不同外源因子或代謝產物的刺激而造成 DNA 損傷,細胞為了維持基因組的穩定而發展出各式的 DNA 修復機制,目前認為非編碼 RNA 也會參與 DNA...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陳俊安副研究員領導的研究團隊,與高雄醫學大學鐘育志講座教授研究團隊合作,發現一個微型核糖核酸家族「microRNA-34」或「MiR34」會參與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pinal...
繼首度建構自閉症腦組織的環狀 RNA 與基因間調控網路圖譜之後,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員莊樹諄團隊進一步結合不同型式的體學資料(omics...
本院分子生物研究所助研究員林倩伶與本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黃彥棕團隊合作,系統性分析人類基因變異對 RNA...
本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趙淑妙特聘研究員與吳宗賢博士研究團隊,完成首次系統且全面性的現生裸子植物粒線體 RNA 編輯研究,證明 RNA 編輯位點重獲現象及探討其作用機制;不僅揭露裸子植物 RNA...
2019-11-28 | 當期焦點
DNA是由四種核苷酸A、C、G、T所組成,這四個「密碼」的排列順序也蘊藏遺傳的訊息。這些訊息需先轉錄成RNA,再編輯轉譯成蛋白質,才能運作生命機制。過去相關研究在討論基因突變的致病性時,未曾考慮過RN...
長期以來,生物學家渴望藉由發展各種研究策略期待了解生物成長代謝機制,從中找出生命程序的奧妙,以及針對疾病找出因應治療之道。十七世紀安東尼·范·雷文霍克(Antonie van...
2018-09-27 | 當期焦點
減重的成效不僅與飲食量有關,也取決於身體代謝與耗能的效率。本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黃怡萱副研究員團隊近期發現一套「耗能機制」,在哺乳類動物的棕色脂肪細胞中,CPEB2蛋白會與UCP1...
林正慧助研究員(本所)
林麗瓊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