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刊物/非賣品
◆◇ 動態報導◇◆吳建福院士榮任 2001 年「台積電講座」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與國立清華大學為追求學術卓越,敦聘吳建福院士為台積電講座。吳院士為密西根大學統計系及工業工程系講座教授,其研究領域包括統計理論、方法及應用,在此三方面皆有傑出貢獻。在工業統計及實驗設計與分析方面,也極具國際學術聲望。他對目前 IC產業所面臨之重大課題「如何提升製程良率」頗有研究,在此領域先後有百餘篇文章發表於Technometrics, Journal of Quality Technology, Annual of Statist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tatistical Association, Biometrika 等國際著名期刊。吳院士將於近日返國,在清華大學以“Modern Statistics as Applied to High Technology”為主題發表三場講座,對提升我國工業產品之品質研究定頗有助益。專題一: 時 間: 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10:00-12:00地 點:清華大學綜三館統計所 837演講廳專題二: 時 間: 2001年12月19日(星期三)18:30-21:30地 點:清華大學工程一館 107演講廳 |
專題三: Major Research in Design of Experiments,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Related Topics時 間: 2001年12月27日(星期四)14:00-17:00地 點:清華大學工程一館 107演講廳法國 CNRS等單位生物技術學者專家來訪 法國 CNRS等單位生物技術相關之學者專家Christian Davrinche教授等一行十人,在法國在臺協會安排下,於十二月五日上午九時至本院聽取國家型基因體計畫及農業生物國家型計畫之現況及未來發展方向簡報,之後參觀生命科學六所(處)相關實驗室。來訪學者並在當日下午分醫學與農業二組於生農所及生醫所個別發表專題演講,與本院研究人員就當前基因體研究進行討論。來訪外賓除對本院之熱烈招待深表謝意外,對本院生物技術之研究成果均紛表讚許。胡故院長適之先生演講會 許倬雲院士應邀主講 本院為紀念胡故院長適之先生一一一歲誕辰,訂於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一)上午十時假本院學術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辦紀念演講會,邀請許倬雲院士主講,講題為「回教世界、歐洲與中國間的三角互動」,歡迎本院同仁及社會各界屆時來院聽講。 |
編輯委員:王清澄 莊庭瑞 詹素娟 沈志陽 李有成 編輯兼排版:鄭艷霞 網址 : http://www.sinica.edu.tw/misc/service/library.htmlE-mail: wknews@gate.sinica.edu.tw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號電話: 2789-9405;傳真:2785-3847 |
1 動態報導 2 徵 才2 服務看板 4 四分溪書坊書訊4 社團活動 5 特別報導5 公 告 6 公 佈 欄9 學術研討會 15 學術演講 |
《週報》為同仁溝通橋樑,如有意見或文章請不吝賜稿。本報自民國九十年起改為每週四出刊,前一週的星期三下午
5:00為投稿截止時間,逾期稿件由本刊視版面彈性處理,投稿請送總辦事處秘書組二科3111室。法國研究學者來台訪問暨學術演講系列
時 間:
2001年12月13日(星期四)14:30地 點:本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新館二樓會議廳
B201主
講 人:Monsieur Andre Burguiere(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教授)講 題:
From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to Anthropological History(從心態學到人類學取向的歷史學)主辦單位: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台北分部(
C.E.F.C.)贊助單位:法國在台協會(
Institut Francais de Taipei)協辦單位:本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全漢昇院士病逝
本院人文及社會科學組院士全漢昇先生,不幸於十一月二十九日(星期四)病逝,享年九十歲。全院士專治中國經濟史與中國近代史,於一九八四年獲選為本院第十五屆院士。全院士治喪事宜刻正由歷史語言研究所協助處理中。
科工所蔡振水院士
應邀於俄羅斯工程學院演講
本院應用科學及工程研究所籌備處蔡振水院士應邀參加俄羅斯工程學院(
Russian 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十一月二十九日於莫斯科舉行之年會,領取國外院士證書並且在大會做學術演講,講題為「磁性薄膜積體微波及光學器件」,演講頗獲好評,數位俄籍院士提議在講題領域建立跨國合作計畫。會後該學院並且安排蔡院士訪問所屬兩所研究所探討合作事宜。該學院現有國內資深院士(Full Member)三百多位,初級院士(Corresponding Member)三百多位,另有國外院士四十多位,今年由德國、法國和台灣各選一位。現任院長是一九六四年因發明雷射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的亞歷山大伯羅完洛夫(Alexander Prokhorov)。柯志明獲頒吳三連獎
本院社會學研究所柯志明研究員因研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獲頒吳三連獎基金會第二十四屆「人文社會科學獎」(社會學類),頒獎典禮已於十一月十五日舉行。
林妙香榮獲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木鐸獎
本院統計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林妙香,榮獲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年會九十年度木鐸獎。林女士之學術研究涵蓋學理、實務應用與政府政策三方面,其因於發展高階的心理計量模式、建立評鑑科學教育指標模式、及教育入學政策評估等之學術貢獻而獲獎。頒獎典禮訂於十二月十五日假臺灣師範大學校本部禮堂舉行。
學術活動
本
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朱浤源,應教育部及世界華語文教協會之邀,於十二月十四日至十六日赴泰國台北學校及僑校訪問,作學術演講並從事海外華人研究。本
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特聘研究員兼主任劉翠溶,於十二月十七日至廿一日赴日本大阪,出席第十三屆國際經濟史會議之會前會「世界史上的勞力密集工業化:亞洲經驗之比較研究」,並發表論文;出國期間,處務由研究員黃富三代理。◆◇
徵 才◇◆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
徵工讀生二名
一、資 格:高中職以上(含);細心、負責、有耐心
二、工作內容:協助檔案整理、編頁等相關業務
三、待 遇:依本院工讀生支薪標準,按日計酬(
650元至800元)意者請電洽:
2789-8284蔡小姐,或將個人簡歷、聯絡電話寄至E-mail:shtsai@gate.sinica. edu.tw;或台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30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蔡小姐。◆◇
服務看板◇◆房屋出售
溫馨公寓出售,近國家自然公園、學校、公車總站、捷運,交通便利,視野及裝璜均佳,格局方正,共
29坪,有固定車位,總價460萬元。意者請洽:0939-937-654、0968-516-158或2858-5570朱小姐。 (計算中心張康菁提供)房屋出租
弘
道街八巷三弄三號三樓,近中研院,走路約10分鐘。兩房一廳一廚一衛,通風良好,採光佳,附家具及冷氣。租金10,000元。意者請電洽︰2640-7398;0952-616-016蔡太太或2649-7171(夜)蔡小姐。(數學所黃素貞提供)
研
究院路二段,近中研院,交通便利,30坪,三房兩廳(不含家具、電器)。意者請電洽:2658-8779或0935-036-508蔡先生。(經濟所蔡瓊瑩提供)
研
究院附近,樓中樓套房出租,約24坪,交通方便,環境好,生活機能佳、管理佳。獨立門戶,有電梯,有廚房,衛浴,天然瓦斯、床舖、兩台冷氣,適合單身貴族,新婚夫婦。月租15,000元(可面議)。租屋對象不限男女,但無不良習慣者。歡迎來電約時間看屋。意者請電洽:2647-8887;0910-236-118歐陽小姐(早晚皆可)。 (植物所林巖提供)電
梯公寓分租,位於汐止市橫科路北二高南下入口旁,近中研院,步行約15至20分鐘,限男性。套房含床鋪、梳妝台、衣櫃;雅房為和室,裝潢含書桌。意者請電洽:2788-0058轉1211洪先生或張先生;或E-mail: hongip@mail. phys.sinica.edu.tw。 (物理所洪沂伯提供)研
究院路二段七十巷三十七弄,房間分租,限本院女性員工,月租5,000元。提供家具、電視、電冰箱、廚具,含水、電、瓦斯。意者請電洽:2785-8088;0928-185-999林小姐。(分生所陳秀珠提供)
宜
興街名人別墅社區,雅房兩間分租,限租有正當職業的單身女性。環境優雅、寧靜、住家單純。A間:雙人床、書桌、實木衣櫥、雙書架、冷氣。月租5,500元(含水電,夏天電費另計)。B間:單人床、書桌、實木衣櫥,月租4,500元(含水電,夏天電費另計)。意者請電洽:0937-853-250;2660-3641(H)賴小姐。(計算中心朱淑慧提供)
雅
房一間,近中研院,步行約5分鐘,提供家具、電冰箱、廚具、冷氣等。意者請電洽:0928-538-303。 (國衛院王意維提供)視
野好,景觀佳,交通便利,溫馨舒適,三房兩廳雙衛,家具全(沙發、冰箱、冷氣、電視、電話、洗衣機等)及有停車位,距中研院車程5-7分鐘。意者請電洽:2735-6589;0921-963-088黃小姐。(植物所林春梅提供)G
ood view with beautiful landscape. Has convenient traffic line. There are 3 rooms, including one living room, one dining room and two bathrooms. Fully furnished, including sofa, refrigerator, air conditioner, television, phone, washing machine, etc. and a parking space. It's about 5-7 minutes to get to the Academia Sinica. Tel: 2735-6589, Mobil: 0921-963-088Miss Huang。 (植物所林春梅提供)合
順街8巷,近中研院,25坪,2+1房,附簡單家具,屋況佳,月租11,000元,押金三個月。意者請電洽:2632-0565;0935-222-214廖小姐。 (分生所劉麗芳提供)研
究院路二段,近中研院,頂樓二房二廳,邊間,分租可。附家具、冰箱。含水電、瓦斯。意者請電活:0918-534-911;2634-6773(夜)溫先生。 (民族所蔡雪玲提供)研
究院路2段34巷,公寓出租,近公園,境優;獨立門戶,2大房1廳1衛;附冷氣、電話、床櫃、書櫃、熱水器、瓦斯爐等,設備齊全。意者請電洽:0926-001-128或2502-3306(日)陳小姐。 (民族所黃宣衛提供)宜
興街君士坦丁社區內,精緻雅房一間,限女性。步行到中研院約5至10分鐘,近便利商店,飲食方便。環境清幽,通風及採光佳,有警衛,1廳1廚1衛,附床、衣櫥、書櫃、電視、冰箱、洗衣機等。月租5,000元(不含水電、管理費),租約自91年2月至91年7月,可再續約。意者請電洽0926-828-287或2782-9555轉304李小姐。 (史語所謝夙霓提供)汐
止市弘道街24號6樓之電梯公寓及9巷2弄24號1樓之公寓出租,近中研院,步行約15至20分鐘,前者租金13,000元,後者租金10,000元。意者請電洽:2660-3753陳先生。(數學所黃素貞提供)
英文家教待聘
具三年之教學經驗,學生程度在高職以下皆可,每週上課一至兩次,每次兩小時。內容針對基礎會話及文法,意者請電洽:
2789-9590轉601或0955-902-818Jack。(植物所許智雄提供)
信望愛社聖誕午會
一、時 間:十二月廿日(週四)
12:00-13:30二、地 點:活動中心二樓平面演講廳
三、內 容:
聚餐
范大陵先生演講─我的未來不是夢
四分溪合唱團演唱
四、主辦單位:中研院信望愛社
五、聯絡電話:
2788-3799轉1711我們誠摯邀請您
在聖誕時節,同享愛宴以及心靈饗宴!
(資訊所宋定懿提供)
◆◇
四分溪書坊書訊◇◆【胡桃裡的宇宙】
作者:史蒂芬.霍金
較諸《時間簡史》,這本新書更為淺顯,而且風格不同。在這本新書,霍金將一一為我們展示當今理論物理學最活躍、生動的幾個研究領域,以我們一般人能懂的語言介紹宇宙學最先進的進展,說明左右這個宇宙的原理。透過他的敘述、
BOX中的補充材料和豐富的插圖,他將協助我們看到比小說、戲劇更富戲劇性的真相。【口才魅力高手】
作者:戴晨志
高手作家戴晨志這次要以他專精的人際溝通與口語傳播主題,透過各種輕鬆、有趣的實例和小故事,提供各種說話技巧與表達方法,教導讀者如何施展口才魅力、建立圓融溝通、創造自信人生。
【文茜小妹大】
作者:陳文茜
大家都說,陳文茜是她同輩中最聰明的女人,從當年的民進黨文宣部主任到現在的電視評論節目主持人,「聰明」似乎是太過膚淺的形容詞。看文茜的文章,有針砭、有說理、有抒懷、有洞識,以其廣博的書籍涉獵,從社會學、哲學到史學,各種文類無一不通,透澈暢快,觸動人心。
◆◇
社團活動◇◆本院氣學研究社招收社員
一、宗 旨:修練融合養生、保健、武術於一體的氣功,以健全體魄,開啟身心潛能;並研究氣學理論在現代生活的實踐,以促進院內同仁的身心健康,保持研究活力。
二、課 程:由動功與靜功相輔相成,總共有二十四個班階。第一個班階可在三個月內學習完成。
三、師 資:張祥安先生(修習氣功
30餘年)魏毅堂先生(中華民國氣功協會特聘顧問)四、學 費:每月
五、開課日期:
2002年1月5日起五、上課時間:週六下午
2:00六、上課地點:民族學研究所
即日起即可報名,歡迎來電洽詢!聯絡人:林韋利小姐,電話:
02-2652-3446;E-mail: kisinica @yahoo.com。◆◇
特別報導◇◆「數位美學」
計算中心多媒體小組謝宿蓮訪談侯孝賢導演
(
Digital AestheticHou Hsiao-Hsien In Conversation Introduced by Hsieh Su- Lien)五百年前文藝復興時期藝術家首先經營「看的方式」,科學家說同樣的話;五百年後科學家在企業、國際間的鼎力支持下,蓬勃發展,而藝術卻內化退隱,因此藝術與科學分家。如今科技為藝術增添許多工具,藝術家以不同的方式使用科技。現在人類有能力將資訊數位化,將文字、圖像、聲音、影像、動畫、視訊……結合成多媒體系統,同時我們利用多媒體進行人際溝通和資訊傳遞。
侯孝賢導演的作品著重落實於台灣藝術、歷史、文化的一門學科,同時也在
sinomovie.com 見到他架構的網站。他承襲傳統技法,也開發數位時代的新面貌。尤其在他的網站上可以容易見到台灣文化的本色《重點之一》。對於目前以電腦科技為主導的變革,面對這場國際性的新文化,台灣人又該如何思考自己的本位?一、時 間:
二、地 點:物理所一樓演講廳
三、報名方式:
1.
填寫報名表報名表可逕由計算中心教育訓練網站下載列印(
2.E-mail
報名(train@gate.sinica.edu.tw),請註明:單位、姓名、職稱、電話、e-mail歡迎有興趣同仁報名參加!
◆◇
公 告◇◆「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九十年度數位典藏內容展
一、數位典藏內容展
時 間:九十年十二月廿一日(星期五),11:00-17:00(對外開放)
九十年十二月廿二日(星期六),09:00-15:00(憑邀請函入場)
地 點: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地下一樓
二、記者說明會
時 間:九十年十二月廿一日(星期五) 10:30-11:00
地 點: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物陳列館地下一樓
三、九十年度「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暨九十一年度「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審查會議
本會議將九十年度「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成果審查及九十一年度「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計畫審查合併辦理。(不對外開放)
「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簡介
「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將於明年一月一日起正式提升為國家型科技計畫。本計畫預計以五年的時間將國內珍貴的典藏文物數位化,並進行數位典藏品的應用開發,及相關資訊技術的研發工作。這是一個人文與科技並重的國家型計畫。為了向各界展示目前參與機構典藏內容數位化的情況,並藉此宣導明年開始的「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特擇於十二月二十一日假本院舉行「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九十年度數位典藏內容展暨記者說明會。本活動由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及行政院科技顧問組指導,「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的「計畫辦公室」主辦。舉行「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九十年度數位典藏內容展。
九十年度「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內容展之現場,除有分屬七個機構卅多項的典藏內容展示之外,還特別展出後設資料(
metadata)工作的流程與說明。後設資料泛指典藏內容在數位化過程中,以結構化方式整理,及呈現典藏內涵的資料。其工作包括相關機制的建立與管理。在國內,這是首次將後設資料的工作流程做有系統的整理、應用及展出,值得各界前往參觀了解。明年一月一日起,「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將正式轉型為「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並整合現有的「數位博物館」、「國家典藏數位化專案計畫」及「國際數位圖書館合作研究」計畫。除了原先參與的七個機構外,國史館與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也將共同參與此一計畫。而本次數位典藏內容展記者會將由明年度「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總計畫主持人楊國樞院士擔任,並邀請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魏哲和主委、行政院科技顧問組顏清連執行秘書兩位貴賓致詞,歡迎有興趣的各界人士蒞臨指導。
關於本次活動相關訊息,請參考網址
http://www.sinica.edu.tw/~nda/。◆◇
公佈欄◇◆民族學研究所「與院長喝咖啡」活動紀錄
時 間:九十年七月十八日(週三下午三時三十分至五時)
地 點:民族所交誼廳
主
持 人:李遠哲院長參加人員:民族所及其他單位同仁約四十人
活動形式:院長報告、問與答、自由交談
院長報告
國內一些民眾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沒有信心,但是許多國外媒體對我們卻有好評。紐西蘭的媒體在最近對台灣、新加坡、芬蘭等國的現況所做的專題報導中,就對台灣的發展表示欽佩。今天早上我在接受紐西蘭電台的現場實況訪問中被問及:紐西蘭及台灣都是小地方,如何迎頭趕上其他強盛的國家?我說,人類的歷史是在國與國間的競爭中發展出來的,但是我們為何一定要競爭?為何不能攜手合作?科技的發展應該要對人類社會及環境有益處,而非造成破壞。
本院組織法修正案送交立法院後,幾位立法委員提出了幾種不同的版本,我們很怕組織法會被改得面目全非,後來朱敬一副院長拜託施明德委員幫忙,施委員建議我們先提出最重要的幾項修正條文,並由他提出新版本(略,請見六月份「與院長喝咖啡」紀錄)說服其他委員,我本人及總辦事處莊英章處長及公共事務組梁啟銘主任等主管,也拜訪立法委員向他們說明,好不容易修訂案已一讀通過,但是因為幾位立法委員綁法案,而造成法案審查的僵局,我們的組織法修正案也被擱置。立法院王金平院長答應我們立法院會期在九月開議後,就會優先處理我們的組織法修正案。我很感謝他的幫忙,只是不知道到時候會不會又有其他的變數。
問與答、自由交談
一、聽說院方將把各所設的組改成研究群的型態,請院長跟大家做個說明。
院長:這件事是朱敬一副院長在規劃的,他可以說明得更詳盡。院務會議曾主張本院組織應有彈性,而人文社會科學各所(處)的所長(主任)座談會中也曾經討論設組的型態對學術發展是否有幫助,當時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如果廢「組」,「組」所屬領域的人也許會受到影響。由於許多問題仍有待思考,我們在秋天的時候會再討論哪些所的「組」應維持,哪些所的「組」應該改為研究群。此外,我希望本院有各種跟所(處)地位平行的綜合性研究中心,例如東北亞及東南亞區域研究計畫就可以成為東亞研究中心。但是我不希望研究中心設有固定的名額,而是讓各所(處)的研究人員能夠自由參加其感興趣的中心,以擴展自己的研究領域,而研究中心也必須有永久的中心及以議題為主的階段性中心兩種型態。
二、由於經濟不景氣,我們的研究經費可能會逐漸緊縮,據了解,院方將把主題研究計畫的經費編入所(處)的預算,如此可能會擠壓到所內一些已有成果的研究計畫。
院長:政府的年度預算會減少百分之一至二,但是本院的預算每年會增加百分之六,所以請大家不要有研究經費減縮的疑慮。本院為了鼓勵跨領域的研究,因此編列了很多經費用於主題研究計畫,儘管以後該項經費分散到各所(處),仍會是成長的。跨領域研究未必是跨所(處)的研究,有些主題研究計畫在執行一段時間後,覺得納入所(處)較為合適。主題研究計畫是否會造成內部經費分配的問題,則取決於各所(處)的處理方式。
三、歷史語言研究所的年輕研究人員告訴我,院長曾在一次「與院長喝咖啡」的場合中說,人文科學的專書是不重要的,我不太相信院長會這麼說,因為專書的出版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是很重要的,因此想在此向院長求證。
院長:我並沒有說過寫專書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人員不重要,我的意思是,在自然科學的領域,寫專書並不被重視,重要的是要能創新研究發展,將其研究成果發表在國際性的專業期刊上;而人文社會科學情形並不一樣,專書有其一定的重要性。
四、本院非常重視以英文發表論文,但是我們希望能有專業的潤稿人員幫忙修飾我們的英文稿件,清大有設立
院長:由院方設立英文寫作中心可能並不實際,因為每個學科的專業用語不同,修改英文稿件的人未必有該領域的知識,我覺得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所(處)最好能合聘英文改稿者;植物所聘有一名英文改稿者,化學所則有陳長謙副院長幫忙改稿,但是如果有很多同仁有此需求,院方可以出面幫忙。
學諮會執行秘書吳金洌:建議你們可以與往來的國外學者建立良好關係,也許他們可以幫忙修改稿件。
楊國樞前副院長:你們可以找在台灣唸書的外國學生改稿,並與之建立長期的合作關係,所需的費用也許可以向所(處)爭取報帳。
秘書組李有成主任補充:日前已向社會所章所長推薦了一位相當有經驗的修改英文的人選。
五、院方規定研究員在連續服務滿七年後的休假從事講學或研究,必須休一整年,是否可讓我們有拆成半年休假的彈性?
院長:如果是政府的統一規定我們就必須遵行,如果是院方自訂的,則可以修改,請人事室調出相關條文,研究修改的可能性。
人事室補充:人事室已於九十年八月十四日以人事字第九Ο一六Ο三二五六一號函請各所(處)及調研室轉知所屬特聘研究員及研究員查照在案。「休假一年」得以半年為單位分段申請,惟應於核准之日起二年內完成,逾期視為自動放棄。
六、您對人文社會科學的博士後研究學者的期望是什麼?博士後研究學者如果要參加國際研討會必須自費,做的一些研究也需要經費,卻無法得到院方的補助,財務的負擔很大。
院長:我希望博士後研究學者應該逐漸培養起獨立研究的能力。研究人員有兩種型態,一種是編制內的研究人員,由服務單位支薪,可以跟其他研究人員一起做討論;另一種則是由研究學者擔任其指導老師,帶著其做研究,指導老師要負責找研究經費,因此這段期間是在找到真正職業之前的一種學習過程。後者如果要出國開會應該找指導老師補助,好的指導老師應該會如此對待努力作研究的博士後學者。
學諮會執行秘書吳金洌:本院「研究人員出席國際會議處理要點」已開放補助博士後研究學者,每人每年以一次為原則,只要指導老師將申請案送交所方審查委員會通過,再經過院方核准即可由所方提供經費補助。
院長:我們可以考慮由院方的學諮會編列出席國際會議的經費。有些研究人員、所(處)購買儀器是用院長的統籌款,因此院長的統籌款很快就會被花掉。原分所有很多由外界提供的款項,因此他們能運用的經費比我的統籌款還多,也比較有經費補助博士後研究學者出國開會。
楊國樞前副院長:院方在每個所(處)的旅運費中編列百分之十讓所長(主任)視狀況靈活應用,是屬於機動性的費用,但是有些所長(主任)覺得管理這筆錢很麻煩,而很早就分配出去,建議所長(主任)們做些保留,可以用來補助同仁出席國際會議等。此外,國內有許多可以補助博士後研究學者的單位和基金會,但是知道這些機會而申請的人很少,這樣對雙方都很可惜,因此資訊的取得是很重要的,也許學諮會或是《週報》可以幫同仁蒐集並公告相關資訊。
七、我是一位日本來的留學生,由於本院不隸屬教育部,因此我們無法向該部申請獎學金,而有生活費短缺的困擾,不知中研院是否可能給我們一些經費補助?
院長:我們一直努力在籌備國際研究生學院的設立,下周我就要找教育部曾部長及國內大學的校長開會討論國際研究生學院的問題。如果研究生學院順利成立,我們就會提供獎學金給學生,可以讓他們支應生活費,我們也準備蓋研究生宿舍,以解決研究生住宿的困擾。相信過一、兩年後,本院的外國留學生會受到很不同的待遇。
八、本院的研究人員要升到研究員等級才享有永久聘任的待遇,副研究員仍然要面臨升等、續聘考核的壓力,我們是否可參照美國的模式,將永久聘任的資格放寬?
院長:美國各大學的做法不一,大部分是在副教授的層級就有永久續聘的機會。我們的升等、續聘審核作業是分開的。在研擬「本院研究人員新聘、續聘及升等審議程序作業要點」修正案時,楊國樞前副院長做了很多的努力,我們很感謝他。在我們召開修法討論會時,許多美式的做法並未受到很大的支持。這一次公佈的修正案已經過院務會議通過,一、兩年後我們會再做檢討。
九、如果研究人員在這裡工作了好幾年,年紀已到中年卻不被續聘,實在是件殘忍的事情。
院長:如果一個人實在不適合待在學術界,我們應該在他來此工作的五年內就讓他知道,這樣他也能及早到外界找其他工作。
本院「九十一年度第一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核定通過名單
本院「九十一年度第一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申請案,業經本院學術諮詢總會於本(九十)年十一月二十八日召開博士後研究審核會議,核定通過六十五名博士後研究學者,其中數理科學組三十一名,生命科學組三十名,人文及社會科學組四名,各組核定名單如下:
一、數理科學組:
(一)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學者:原分所史提夫(
Steven A.Harich)。(二)一般博士後研究學者:資訊所鄭卜任、劉震昌、吳世弘、孫一凡;地球所橫山昌彥(
二、生命科學組:
(一)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學者:分生所李仁鄉;生醫所鄭志鴻。
(二)一般博士後研究學者:植物所白查理(
三、人文及社會科學組:
一般博士後研究學者:史語所王文基、魏慈德;民族所郭佩宜、譚昌國。
◆◇
學術研討會◇◆「胡適與近代中國學術之建立與轉型」學術研討會
(暫定議程)
時 間:
2001年12月17日(星期一)地 點:本院胡適紀念館(
09:00-10:00)本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09:00-09:30
報到09:30-10:00
胡適紀念館陳列室開幕10:00-12:00
第一場討論會主持人:呂芳上
主講人:陳平原(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
題 目:胡適的述學文體
評論人:黃克武(本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講人:羅志田(四川大學歷史系教授)
題 目:文學的失語:從文學史研究看胡適與整理國故
評論人:李孝悌(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主講人:周質平(
Prof.,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Princeton Univ.)題 目:胡適英文筆下的中國文化
評論人:楊貞德(本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14:00-15:20
第二場討論會主持人:呂實強
主講人:楊翠華(本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題 目:胡適對台灣科學體制的奠基:「學術獨立」夢想的延續
評論人:張玉法(本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講人:潘光哲(本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題 目:二十世紀中國學術史脈絡裡的胡適研究
評論人:翟志成((本院近代史研究所)
15:40-17:30
綜合座談:回顧與前瞻主持人:楊翠華
引言人:陳以愛(政治大學歷史所博士班)
題 目:胡適的「整理國故」在
20-40年代學術界的反響引言人:黎漢基(台大國家發展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題 目:五十年代中共批胡運動再評價
引言人:沈松僑(本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題 目:敘事、論述與歷史:胡適與近代中國知識結構的轉型
綜合討論
17:30
閉幕「中國的城市生活:十四至二十世紀」學術研討會
本院「明清的社會與生活」主題計畫
由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等單位執行的本院主題計畫「明清的社會與生活」,接受國科會人文處、教育部顧問室補助,將於十二月十九日至二十一日在埔里暨南大學,與暨南大學歷史系合辦「中國的城市生活:十四至二十世紀」學術研討會。
時間:
地點:埔里暨南大學
09:10-9:20
致詞 張進福校長(暨南大學)09:20-9:30
致詞 黃寬重所長(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十二月十九日(星期三)
09:30-10:50
主持人:王汎森主講人:王正華(本院近代史研究所)
題 目:十七、十八世紀中國的城市圖像與城市觀研究
主講人:
Paola Zamperini(本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題 目:
評論人:顏娟英(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1:10-12:30
主持人:黃寬重主講人:邱仲麟(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題 目:井窩子
:北京民生用水的社會史考察(1400-1950)主講人:王振忠(上海復旦大學)
題 目:明清以來的徽商與徽州人社區
—以漢口城市為例評論人:邱澎生(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4:00-15:50
主持人:徐 泓主講人:
Frank Dikotter(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題 目:
Things Modern, Culture Bricolage and Everyday Life in Republican China主講人:
Peter Carroll(Northwestern University)題 目:
主講人:張 瑾(重慶醫科大學)
題 目:發現生活:二十世紀二、三○年代重慶城市社會變遷
評論人:
Elise Devido(台灣師範大學)16:10-17:30
主持人:黃進興主講人:胡曉真(本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
題 目:新理想、舊體例與不可思議之社會─清末民初上海文人的彈詞創作初探
主講人:陳熙遠(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題 目:黃鶴樓:人去樓坍水自流
—一個樓的文化史評論人:黃克武(本院近代史研究所)
十二月二十日(星期四)
9:00-10:50
主持人:朱維錚主講人:王鴻泰(暨南大學)
題 目:俠少之游
—明清城市的交游活動與尚俠之風主講人:蔣竹山(大漢技術學院)
題 目:從〈祁彪佳日記〉看晚明江南士人的日常生活史
主講人:鄭培凱(香港城市大學)
題 目:文氏家族與晚明城市山林
評論人:邱仲麟(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1:10-12:30
主持人:濱島敦俊主講人:劉錚雲(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題 目:城鎮的過客:從檔案看乾隆朝的商人
主講人:賴惠敏(本院近代史研究所)
題 目:鐵杆莊稼:清末內務府辛者庫的家戶與生計
評論人:王振忠(上海復旦大學)
十二月二十一日(星期五)
9:00-10:20
主持人:劉石吉主講人:李孝悌(本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題 目:在城市中徬徨:鄭板橋的盛世浮生
主講人:
Antonia Finnane(University of Melbourne)題 目:
評論人:丘為君(東海大學)
10:40-12:00
主持人:鄭培凱主講人:巫仁恕(本院近代史研究所)
題 目:明清江南東嶽神信仰與城市民變
主講人:
Susan Naquin(Princeton University)題 目:
Why Study Religious Institutions in Chinese Cities?評論人:
Paul Katz(中央大學)12:00-12:20
主持人:李孝悌主講人:
Barbara Mittler(Heidelberg University)題 目:
評論人:
Paola Zamperini代為宣讀14:00-16:00
綜合討論主持人:葉文心(
UC-Berkeley)Susan Naquin(Princeton University)
徐 泓(暨南大學)
Lectures on Contemporary Statistics
當代統計學講座
時 間:九十年十二月十七日(星期一)
地 點:地球科學研究所二樓演講廳
主辦單位:本院統計科學研究所
09:30-10:30 Professor Wing Hung Wong(
王永雄教授), Harvard UniversityTitle: Class Prediction from Gene Expression.
10:50-11:50 Professor Zhiliang Ying(
應志良教授), Columbia UniversityTitle: Som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emiparametric Transformation Models.
13:30-14:30 Professor Louis Chen(
陳曉雲教授),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Title:Poisson Process Modeling of Palindromes on Herpesvirus DNA.
14:30-15:30 Professor James Chen(
陳章榮教授),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Title: Statistical Tests for Carcinogenicity.
15:50-16:50 Professor Ching-Shui Cheng(
鄭清水教授),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Title: Minimum Aberration and Maximum Estimation Capacity: Criteria for Selecting Fractional Factorial Designs.
Workshop on Transgenic Mouse and Animal Model
Program (tentative)
Date: Dec. 14-15, 2001
Place: Auditorium,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 Academia Sinica
Dec 14, Friday
08:30-9:00
Registration09:00 Opening Ceremony
Dr. Sunney I. Chan(陳長謙), Vice President, A.S.
Scientific Program
9:20-10:10
Large Scale Mutagenesis and Phenotyping of Mice- the Functional Annotation of the Mouse Genome.
10:50-11:20 Dr. Yuan-Tsong Chen (
陳垣崇), Director of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s A.S. (IBMS)Tissue-Specific Mannose 6-Phosphate Receptor Knockout Mice as a Model to Study Enzyme Uptake in 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
11:20-11:50 Dr. Hung Li(
李鴻)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MBSpinal Muscular Atrophy: From Mouse Model to Potential Drug Treatment.
13:30-14:20 Keynote Lecturer (II): Dr. Colin F. Fletcher, Program Head, Mouse Genetics, Genomics Institute of the Novartis Research Foundation, La Jolla, California.
Closing the Phenotype Gap in the Mouse Genome.
14:20-14:50 Dr. Che-Kun James Shen(
沈哲鯤), Director of Institute of Molecular Biology A.S.A Novel Cassette for Erythroid Gene Expression.
Forum Program
15:30-17:00 Research of "Animal Models for Human Disease" in Taiwan
Topic: (A). Experience in mouse models
(B). Future outlook of mouse research in Taiwan
Panelists
Dr. Martin Hrabe de Angeles
Dr. Toshihiko Shiroishi
Dr. Colin F. Fletcher
Dr. Che-Kun James Shen(
沈哲鯤), Director, IMBDr. Yuan-Tsong Chen(
陳垣崇), Director, IBMSDr. Leo Chi-Kuang Wang(
王繼廣), Manager of Transgenic Core Facility, IMBDec 15, Saturday
09:00-9:50 Keynote Lecturer (III) Dr. Toshihiko Shiroishi, Director of Mammalian Genetics, Laboratory (RIKEN), Japan
A Large-Scale Mouse ENU Mutagenesis for Analysis of Genome Functions.
09:50-10:20 Dr. Shu-Wha Lin(
Mutant Mouse Models of Hematological Disorders: Revealing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ouse and Human.
10:50-11:20 Dr. Ming-Zong Lai(
賴明宗), Research Fellow, IMBThymocyte Development in p300-Transgenic Mice.
11:20-11:50 Dr. Nan-Shih Liao(
廖南詩)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IMBAltered Lymphocyt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in IL-15R α Chain Deficient Mice.
13:30-14:00 Dr. Yi-Ping Hsueh(
薛一蘋), Assistant Research Fellow, IMB.Identification of T-brain-1/CASK protein complex downsteam target genes in mammalian brain.
14:00-14:30 Dr. Yijuang Chern(
陳儀莊), Associate Research Fellow of IBMS4.3 kb 5' Flanking Region of Rat A2A Adenosine Receptor Gene Directs Brain Selection Expression in Transgenic Mice.
15:00-15:30 Dr. Bon-chu Chung(
鍾邦柱), Research Fellow, IMBSteroid Deficiency Syndromes Created in Mice by Disturbing Cyp11a1 Gene Expression.
15:30-16:00 Dr. Ting-Fen Tsai(
蔡亭芬),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 Yang Ming UniversityA Genetic Screen in Mice Using a Snrpn/Agouti Fusion Gene to Identify Mutations Affecting Genomic Imprinting.
◆◇
學術演講◇◆
所別 |
時 間 |
地 點 |
講 員 |
講 題 |
物理 |
12/17( 一)10:00 |
本所 七樓研討室 |
Prof. Wang Wei (南京大學物理系) |
Synchronization and Weak Signal Processing in Neuronal Systems |
物理 |
12/20( 四)11:00 |
本所 七樓研討室 |
歐陽鐘燦教授 (中國科學院) |
RNA and Single-stranded DNA Folding |
化學 |
12/13( 四)15:30 |
本所 周大紓講堂 |
Prof. Hosseini ( Univ. of Louis Pasteur, France) |
Design and Formation of Coordination Networks |
地球 |
12/20( 四)14:00 |
本所 三樓演講廳 |
張中白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 |
Inversion of Fault Slip Data to Obtain the Regional Stress, Application and Limit - Southern Taiwan as an Example |
資訊 |
12/17( 一)10:30 |
本所新館 一樓 106演講廳 |
廖偉權教授 ( National Univ. of Singapore, Singapore) |
Adaptive Histograms for Image Retrieval, Classification, and Clustering |
資訊 |
12/19( 三)10:30 |
本所 一樓 106演講廳 |
Prof. Tsuhan Chen ( Carnegie Mellon Univ., U.S.A.) |
Recent Trend in Multimedia Research |
原分 |
12/20( 四)15:10 |
本所 浦大邦講堂 |
Prof. L. Li ( Univ. of Alberta, Canada) |
(To be announced) |
植物 |
12/18( 二)15:00 |
本所 106 會議室 |
李卓博士 (本所副研究員) |
Asymmetrical PCR Amplication (APA) Technology and Its Power in Genome Sequencing, Genomic Cloning and Transgene Location. |
植物 |
12/19( 三)10:30 |
本所 106 會議室 |
鄒稚華女士 (本所副研究員) |
台灣柃木屬植物的研究 |
動物 |
12/17( 一)15:00 |
本所 一樓演講廳 |
謝蕙蓮女士 (本所研究員) |
以穩定同位素揭示台灣沿岸水域食物網之特性 |
生醫 |
12/17( 一)16:00 |
本所地下室 B1B 演講廳 |
陳宜民教授 (國立陽明大學) |
Genotypic and Phenotypic Characterization of a Putative Tumor Suppressor Gene, GNMT, in Huma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分生 |
12/21( 五)11:10 |
本所 演講廳 |
Dr. Peter C. K. Leung ( Univ. of British Columbia, Canada) |
Role of GnRH and Its Receptor in Reproduction |
生農 |
12/17( 一)16:00 |
化學所 地下室演講廳 |
董啟功博士 (國立中央大學) |
Biotechnology of Duckweed (浮萍的生物技術) |
民族 |
12/17( 一)14:30 |
本所新大樓 三樓 2319會議室 |
全京秀教授 (韓國漢城大學) |
屈折與跛行的韓國人類學百年史 |
歐美 |
12/18( 二)14:00 |
本所研究大樓 一樓會議室 |
Prof. Stefano Bartolin (European Univ. Institute) |
Institutional Democratisation and Political Structuring in the EU: Lessons from the Nation-State Development |
社科 |
12/18( 二)14:30 |
本所 第三會議室( B202) |
鄭曉時先生 (本所副研究員) |
漢初的「滅呂之變」 |
社科 |
12/19( 二)14:30 |
本所 第二會議室( B201) |
何建志先生 (台灣大學) |
基因資訊與保險:社會政策與法理分析 |
社科 |
12/19( 三)14:30 |
本所 第三會議室( B202) |
黃 鴻先生 (本所研究員) |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Optimal Trade Policy in Vertically Related |
社會 |
12/14( 五)14:30 |
本所 三樓 2319會議室 |
王曉丹小姐 (本院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學員) |
婦女運動在台灣, 1980s∼1990s:抽象主體的建構 |
台史 |
12/18( 二)14:30 |
本處 二樓會議室 |
白永瑞教授 (韓國延世大學) |
從東亞視角看二十世紀國民國家史論韓國歷史研究之新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