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內刊物/非賣品
◆◇ 動態報導◇◆陳長謙副院長應邀演講 為本院與大學合作描繪遠景 朱故院長家驊一○九歲誕辰紀念演講會暨國內院士季會第六次會議,於五月十六日(星期三)上午十時三十分假本院學術活動中心第一會議室舉行,由李遠哲院長親自主持,陳長謙副院長應邀以「國家研究機構與大學的互動」為題發表演講。陳副院長的演講主要環繞本院與國內幾所重點大學合作招收國際研究生的計畫,闡釋雙方合作可能帶給國內高等教育與學術生態的衝擊。陳副院長認為,合作只有雙贏,對提昇本院與大學的研究水準將有正面的效應。如果雙方合作招收國際研究生之計畫順利實現,將有下列令人振奮的發展:台灣極有可能在未來十年內成為亞太地區重要的國際教育與研究中心之一,台灣的學術與知識社群將因國際化而視野擴大,人力資本的累積也會使台灣更為自信自立。 李院長在總結陳副院長的演講時指出,台灣應集中資源發展及從事高深的學術研究,不應將資源分散,使人人皆大歡喜。更重要的是,政府應提撥更多的經費投資學術與教育,創造並累積人力與知識資本,這才是國家社會未來發展的正途。 |
姚永德獲中華民國磁性技術協會 九十年度「研究成果獎」 物理研究所代所長姚永德因研究「磁電阻與 MRAM」成效卓著,榮獲中華民國磁性技術協會九十年度「研究成果獎」,該頒獎典禮已於五月十七日假本院物理研究所舉行。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頒獎 院長期勉年輕學者培養宏觀視野 中央研究院 2001年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已於五月廿一日(星期一)假本院資訊科學研究所一樓演講廳舉行頒獎典禮,李遠哲院長親自主持。院長在頒獎致辭時語多勉勵,特別期許年輕學者在從事研究時,也能夠不時走出實驗室及研究室,培養恢宏的胸襟及寬廣的視野,以宏觀的角度審視自己的研究,並為人類知識的累積做出貢獻。本年度獲獎者計有人文組李貞德(本院史語所)、黃克武(本院近史所)、簡錦漢(本院經濟所);生物組李鴻(本院分生所)、沈志陽(本院生醫所)、陳志隆(本院生醫所)、陳鴻震(中興動物系)、陳瑞華(台大醫學院分醫所)、譚婉玉(本院生醫所);數理組吳俊傑(台大大氣科學系)、郭大維(台大資工系)、孫啟光(台大光電所)、黃文良(本院資訊所)、賀培銘(台大物理系)、蘇明德(高醫化學系)。許多得獎人之家屬及同事都出席了頒獎典禮。 |
編輯委員:王清澄 莊庭瑞 詹素娟 沈志陽 李有成 編輯兼排版:張秀嫚 網址 : http://www.sinica.edu.tw/misc/service/library.htmlE-mail: wknews@gate.sinica.edu.tw地址: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號電話: 2789-9870;傳真:2785-3847 |
1 動態報導 3 徵 才4 社團活動 4 服務看板5 演講會會後報導 6 公 告6 公 佈 欄 9 學術研討會11 學術演講 |
《週報》為同仁溝通橋樑,如有意見或文章請不吝賜稿。本報自民國九十年起改為每週四出刊,前一週的星期三下午5:00為投稿截止時間,逾期稿件由本刊視版面彈性處理,投稿請送總辦事處秘書組二科3111室。
史語所及文哲所訪問學人 北 京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所研究員、先秦史研究室主任宋鎮豪先生應歷史語言研究所邀請,擔任該所訪問學人,於五月卅日至六月八日在該所訪問研究,並將以〈殷商日界與「夏商周斷代工程」晚商王年幾點質疑〉為題,舉行一場演講。揚 州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特聘研究員車錫倫教授,應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邀請擔任特約訪問學人,於六月八日至十四日來院訪問。車先生專研中國俗文學、民俗學、戲曲、文獻學及民間宗教等,在寶卷研究方面成果卓著。車先生於訪問期間,將以〈中國寶卷研究的世紀回顧〉為題,舉行一場專題演講。學術活動 李 院長於五月廿六日至六月一日赴美國加州Lake Tahoe出席美國能源部主辦之「DOE Combustion Contractor’s Meeting學術會議」,並接受大會邀請發表主題演講;會後六月三日至六日轉往關島出席「第十屆太平洋科學協會期距間會議」並發表主題演講。出國期間,院務由副院長朱敬一代理。地 球科學研究所所長李太楓;研究員藍晶瑩、陳中華;副研究員沈君山;博士後研究楊懷仁及特殊性約聘技術員Yoshiyuki Iizukal等六位人員,於五月廿至廿七日赴日本三朝岡山大學,出席「地球及宇宙化學"雙邊研討會」,中日與會人員將發表十餘篇論文,並討論雙方未來學術研究之合作計劃。中 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所長梁其姿,於六月四日至十一日赴香港中文大學訪問,並評鑑該校歷史系課程及教學水準;出國期間,所務由研究員李常井代理。生 物醫學科學研究所兼所長李旭東,於五月十九日至廿五日赴希臘出席「世界利士曼蟲第二屆大會」並發表論文;出國期間,所務由副所長王寧代理。語 言學研究所籌備處主任何大安,應香港城市大學邀請,於五月卅日至六月二日赴香港出席「語言習得與變遷研討會」。出國期間,處務由研究員孫天心代理。動 物研究所研究員余玉林於五月廿六至卅日赴義大利那不勒斯出席「第十四屆國際比較內分泌學大會」並發表專題演講:〈促甲狀腺激素分子結構類緣歧異度、基因表現及生物活性〉,同時主持「腦垂體激素及受體研究最新發展研討會」;會後轉往卡美利諾大學出席「國際兩棲類及爬行類內分泌與神經生物學研討會」,會中發表專題演講:〈鱉促濾泡激素受體分子基因選殖及功能表現〉。天文所籌備處新郵政信箱 本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在臺大郵局申請了新的郵政信箱,號碼為:台北郵政 23-141號信箱(郵遞區號:106),歡迎使用,並廣為宣傳!(院內公文仍經由院內交換即可,本處同仁仍會來院取件。)出版消息 社會學研究所專書第三號柯志明著《番頭家: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熟番地權》已經出版。 該書利用大量尚未開發的一手資料,就土地制度以及人文地理分布具體呈現清代臺灣族群政治的內涵與運作。作者就清代臺灣族群政治與經濟活動的核心場域─平埔族與漢人間的土地權利關係(熟番地權),詳盡考證清代與日治時期的官方、民間史料,深入反省、校正了過去日美學者權威性見解的偏差與盲點,並據以精確分辨各種熟番地權類型,追溯其演變過程。作者更重要的創見在於進一步運用分類學上新發展出來的概念工具,闡明族群政治如何導致熟番地權的變化以及影響熟番地域的分布與調整,從而開拓了瞭解清代臺灣統治與族群關係的新視野。 院內研究同仁如欲索取,請聯絡社會所編輯室,電子郵件 liling@sinica.edu.tw,電話:2652-3330。購買請洽院內四分溪書坊或展售社會所書刊的各大書局。◆◇ 徵 才◇◆科工所籌備處徵博士後研究 一、資 格:博士畢。 二、工作內容:微波量測、微波科技、微波磁學、磁光學、磁性材料及器件等之研究。 三、待 遇:依本院標準支薪。 四、應徵資料:履歷、自傳、博士論文、證書影本。 意者請於六月十五日前檢具上列資料寄: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 128號中研院科工所籌備處許小姐收或電洽2789-8000轉13。生化所徵約聘行政助理 大專畢,細心認真負責,善溝通協調,具一般行政工作經驗,有總務及水、電、空調、機電等管理能力者尤佳。待遇依院方標準。意者請於五月卅一日前將履歷表寄台北市南港區 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生物化學研究所林中山先生收(合者約談,不合者恕不退件)。台史所圖書館徵暑期工讀生數名 一、資 格:大專以上在學學生。 二、工作內容:協助圖書與報紙整理、資料建檔等相關工作。 三、待 遇:日薪 800元。四、工作期間:民國九十年七月二日起至八月三十一日止。 意者請於六月十五日前,將學歷證件及履歷表寄臺北市南港區 115研究院路二段130號中研院台史所圖書館王瑞芝小姐收(請註明應徵暑期工讀生)或電27829555轉分機601洽詢。調查研究工作室徵電訪員 一、資 格:高上畢,口齒清晰,反應靈敏,閩南語或客家語流利 二、工作時間:晚上 6:30-9:30,每週至少排三天三、工作地點:本院蔡元培館 四、待 遇:每日 3小時400元,日後依訪問時數調整薪資。意者請於六月一日前電洽: 2788-4188轉分機409、410、303、302趙宇音小姐。◆◇ 社團活動◇◆氣學研究社招收社員 一、宗 旨:修練融合養生、保健、武術於一體的氣功,以健全體魄,開啟身心潛能;並研究氣學理論在現代生活的實踐,以促進院內同仁的身心健康,保持研究活力。 二、課 程:由動功與靜功相輔相成,總共有二十四個班階。第一個班階可在三個月內學習完成。 三、師 資:張祥安先生(修習氣功 30餘年)、魏毅堂先生(修習氣功20餘年)。四、學 費:新學員第一個月免費觀摩。 五、上課時間:隔週六 14:30~16:00六、上課地點:本院綜合體育館韻律室(需出示服務證,繳入館費 50元)。七、報 名:即日起可報名,六月二日、十六日開課,請電洽: 2652-3455、2652-3453陳小姐或E-mail:joychen@gate.sinica.edu.tw。 |
歷 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黃進興、助研究員陳熙遠,於五月廿二日至廿八日出席德國海德堡大學舉辦的「近代中國史學與歷史思考研討會」,黃先生擔任主持人與評論人;陳先生發表論文"Last Chapter Unfinished: The Making of the Draft Qing History and the Crisi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Historiography"。社 會學研究所研究員蕭新煌,於五月卅日至六月六日赴波士頓出席「全球化及其文化影響」國際研討會,並於會中擔任引言人。語 言學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鄭秋豫及助研究員曾淑娟,於五月廿六日至廿九日赴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出席「漢語語料庫語言學與計算語言學研究與實踐研討會」。語 言學研究所籌備處研究員黃居仁,經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核定為第39屆(90年度)赴國外短期研究人員,於五月卅日起赴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進行為期四個月的研究,以執行「中文詞彙語意學—表徵理論及語料庫為本之研究方法」計畫。歷 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范毅軍,於五月廿七日至卅一日赴杭州出席「浙江大學(國際)歷史地理學術研討會」,並發表論文〈空間資訊技術應用於漢學研究的價值與作用〉。會後至六月六日轉往上海復旦大學、華東師範大學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等機構,洽商有關中國歷史地圖集開發向量化之後續問題及版權執行等事宜。歷 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陳昭容,於五月卅日至六月十一日赴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上海圖書館等機構訪問並蒐集研究資料。社 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喻維欣,於五月卅日至六月十一日赴日本東京,出席「第二十屆國際研討會Asian Women in the 21st Century」,會中發表論文並蒐集資料。中 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助研究員張季琳,於五月廿八日至六月十五日赴日本東京蒐集資料,並出席「日本台灣學會」學術大會,接受第一屆「學會獎」頒獎。張女士係以「楊逵シ入田春彥—台灣人к①яУэヤ作家シ總督府日本人警察官ソ交友メバをゲサ」一文獲獎。東 南亞區域研究計畫博士後研究學者嚴智宏、訪問教授麥留芳,代表該計畫出席五月廿三日至廿五日於新加坡舉行之「第五屆ASEAN Inter-University Seminars」,嚴先生並於會中宣讀論文。計算中心徵才 本院計算中心主導各類型數位典藏博物館/圖書館、地震數位知識庫、國內外高頻寬網路、平行科學運算、 PC Farm等各計畫之規劃、設計及執行,同時為提升各重要系統運行效能及服務,現積極尋求下列各項專才與經驗者加入:一、 二、系統管理:各種 UNIX系統管理,熟UNIX system programming, C, Perl, awk等script language者。三、空間資訊處理與計算:空間資訊技術研發、歷史地圖資料蒐集整理、 GIS、GPS、RS整合應用,具地理資訊系統、空間資訊處理經驗者尤佳 。四、網路:具 UNIX System Programming,網際網路服務模式規劃、網路系統規劃、網管任一經驗者。五、科學計算:具科學計算經驗,熟 PVM, MPICH, FORTRAN, C, Python者。六、資料庫系統:熟悉 C++或Java及至少一種DBMS系統,或至少一種常用script language(perl, PHP, Java script, ...)者。七、電腦安全:熟 Computer Security, UNIX System Programming者。八、網站建置/維護:熟悉 HTML, Dreamweaver, Photoshop, Illustrator;Unix/Linux作業系統;網站程式設計;perl, PHP, Java者。九、數位典藏/ Metadata規劃:具資訊分析與組織經驗,英文閱讀能力佳,大學(含)以上圖書館學、資訊管理、社會人文等相關系所畢業者。十、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管理:具技術文件寫作能力,有圖書館自動化經驗者,大學以上畢,英文閱讀能力佳者。 十一、企畫人員:規劃、執行年會、研討會及各式活動,協助處理日常會務行政工作,英文聽說寫俱佳,熟悉活動規劃流程,對處理國際事務有興趣,並略通網頁設計者。 十二、行政助理:協助處理平面/電子出版品工作,具編排、出版相關經驗,文字能力強,並熟悉相關電腦軟體操作者。 意者請依相關規定備妥履歷資料,於五月卅一日前以郵寄至南港郵政一之八號,或 E-mail至hjj@sinica.edu.tw,經初審合格,將擇優以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面試,不符合者不另行通知亦不退件。其他相關訊息說明,請逕行連線至http://www.ascc.net/recruit.html參考。橋藝組榮獲中央機關橋藝 公開賽甲組亞軍 九十年度中央機關員工橋藝比賽於本(九十)年三月廿七日至卅日假中央聯合辦公大樓舉辦,本院康樂會橋藝組榮獲公開賽甲組亞軍。此次參賽人員—領隊:陳三井(近史所);隊長:葉建朝(政風室);隊員:陳克健(資訊所)、周文賢(數學所)、何世坤(史語所)、丁之侃(計算中心)、徐則林(物理所)、林飛棧(退休人員)、黃明福(退休人員)、姜義圳(退休人員);教練:蘇子宣(物理所);管理:林一璋(總務組)。 ◆◇ 服務看板◇◆房屋出租 弘 道街53巷,雅房出租(限女性),新裝潢,水泥隔間,有窗,無炊供天然瓦斯、書桌、床等;月租5,000元(含水電),意者請電洽:0920550914、2640-7699(夜)李小姐。(語言所籌備處林秀蓮提供) 台北縣汐止鎮林森街 134號四樓,舊莊公車總站旁,套房出租,月租4,500元(含水電、瓦斯),意者請電洽:2660-3931賴先生或賴太太。(分生所江志明提供) 近 中研院,30坪,三房兩廳,月租10,000元;另6坪雅房兩間出租(月租分別為5,000元及4,000元),意者請電洽:2660-2300鄭先生。(會計室方冠又提供) 汐 止民權街二段81巷,白雲國小旁,三房兩廳雙衛,格局方正,採光佳,步行至中研院約十分鐘,意者請電洽:2640-5430、2640-5196、2640-5901姚先生或姚太太。(地球所姚秀寬提供) 褓姆待聘 帶小孩負責有愛心,有緣人請電洽: 0920251676黃小姐。 (調研室王美玲提供) |
◆◇
演講會會後報導◇◆「基因體研究」演講會報導
美國杜克大學醫學研究中心遺傳學系教授陳垣崇教授,在其返台期間應院長之邀,於五月十九日上午九時半,假本院生物醫學研究所地下室演講廳,以「我對基因體研究中心研究方向之看法」為題,發表演說。
本次演講由於經事先籌劃並公告週知,且又適逢週休二日,吸引了爆滿的聽眾。出席者除院內研究人員外,計有國內各大學生命科學相關科系教授、學生,醫學院醫生、教授、學生,以及約六十位國內生技產業主管、創投公司負責人、立法委員、政府官員等。當日在本院植物所上課之高中生物資優生,也由老師帶領前來聽講。再加上來訪的新聞媒體從業人員等,合計出席人數約有三百人,會場被擠得水泄不通,可說出乎主辦單位的預料。
演講會由主持人李院長、陳副院長分別引言,會場在輕鬆幽默氣氛下揭開序幕。前半段係以陳教授多年研究之經驗為題材,說明基因體研究之發展。其摘要如下:基因體研究的第一步是以鑑定人類疾病相關新基因為主軸,以下面四種方法進行鑑定工作:一、流行病學追蹤;二、
ENU突變鼠動物模式;三、蛋白體學研究;及四、生物資訊方法。一旦疾病相關基因鑑定得到初步結果,基因產物(蛋白質)的鑑定、基因功能的研究,以及對生物及病理影響,便接踵而來。最後以蛋白體為基礎,選出可資治療的目標與方法,發展新的治病藥物。希望此研究能帶來新的發現,提高本國的國際知名度。同時,更希望此研究所牽動的生物科技發展,能為本國開創新的知識經濟領域與商機。後半段為討論時間,與會者發言踴躍,欲罷不能。不少與會者咸認為面對國際上之競爭,對台灣發展基因體研究不免有起步太晚之疑慮。但經由李院長、陳副院長與陳教授之說明後,我們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如果藉由成立國家級基因體研究中心,集合全國研究人員、醫師和產業界人力,透過通力合作,切入特定國內已有成果的研究題材,我們還是有機會趕上國際的腳步,在人類基因體研究的圖譜上搶佔一席之地。目前國內基因體研究資源若不能結合,反以分散式的作法,將得不到卓越的成果。此外,與會者也充分了解到,基因體研究需要有大量的經費,因此政府與企業界需攜手合作,將充裕經費投入此項研究。
由於現場相當多的聽眾忙著抄錄陳教授之演講內容,顯見聽眾對演講內容有高度興趣。為了服務有興趣的人士,我們已徵得陳教授之同意,計畫將其演講之幻燈片內容刊登於本院網站上,同仁可自行上網查閱。本院最近積極推動國家基因體研究中心之設立,無非想整合國內有限的資源,發揮其最大的效益,而絕非如外界所言,要與其他研究機構搶資源。規劃期間,本院將與國內產學研等單位充分互動,透過協商討論,使此草案更臻完備。此次演講會能獲得各界的重視與迴響,對推動本項整合工作之團隊而言,不啻是相當大的鼓舞。
(學術諮詢總會)
◆◇
公 告◇◆調查研究工作室資料開放公告
計畫名稱 |
計畫主持人 執行單位 |
資料簡介 |
開放項目 |
聯絡人 |
另類醫病關係:醫療諮詢網與傳統醫療服務之比較 |
曾淑芬 元智大學 資訊社會學研究所 |
網路醫療諮詢服務在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今天,為一另類之醫療服務選擇。本研究在探討網路之虛擬醫病關係,是否與傳統面對面之醫病關係不同。 |
SPSS 資料檔、過錄編碼簿、次數分配結果、研究問卷與研究成果報告。 |
蘇婉雯 電話: 2788-4188 轉209 |
新事業開發策略與國營事業轉型之研究 |
俞慧芸 雲林科技大學 企業管理系 |
本研究以經濟部所屬國營事業為研究對象,採用實證之方式,對各國之新事業開發案進行調查研究。研究焦點主要置於新事業開發策略的現況與探討新事業開發策略與組織轉型之關係。 |
SPSS 資料檔、過錄編碼簿、次數分配結果、研究問卷與研究成果報告。 |
|
新產品發展階段之資源配置與績效之關係 |
賴士葆 國立政治大學 企業管理學系 |
本研究將影響新產品發展過程資源配置之因素分為四大類:產品的創新性、新產品策略、組織規模、環境因素。除研究新產品發展過程資源配置之影響因素外,綜合其他學者之研究,進一步發掘資源配置與各影響因素之配合對新產品發展績效之衝擊。有效樣本數 132筆。 |
SPSS 資料檔、過錄編碼簿、次數分配結果、問卷與研究成果報告。 |
呂佩蕙 電話: 2788-4188 轉209 |
如欲查詢調查研究工作室「學術調查研究資料庫」已釋出資料,請至網址:
http://www.sinica.edu.tw/as/survey/srda/tot_list.htm==============================================================================
◆◇
公佈欄◇◆地球科學研究所「與院長喝咖啡」活動紀錄
時 間:九十年四月二十四日(星期二下午三時五十分至五時二十分)
地 點:地球所二樓大廳
主
持 人:李遠哲院長參加人員:地球科學研究所及其他單位同仁約七十人
活動形式:院長報告、問與答、自由交談
院長報告
人類基因組的鹼基已於去年定序,人類有三萬五千個基因,其中大約有三千五百個左右與人的疾病有關。但是基因的功能至今仍無法得知,因此世界各國都競相致力基因體功能的研究,希望能從對基因功能的了解,進而研發出治療基因相關疾病的藥物,而能先揭露基因功能的國家,就能在生物技術上居領先地位。基因體功能的掌握會影響下一波生命基礎產業的發展,掌握越多,生命基礎產業就愈提昇。過去三十多年來,本院在生命科學研究方面有很好的表現,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有能力做出國內最好的研究成果,因此當然不能錯過這個機會,一定要積極的投入基因體的研究。由於老鼠基因跟人的基因有百分之九十的相似性,而且一代代生長得非常快,很適合作為研究的主體,我們可用藥物改變老鼠的基因,進而篩選出基因的功能。美國
The Scripps Research Institute的主持人是我在柏克萊加州大學的同事,他們願意提供我們第一代的老鼠做實驗,如此可以讓我們省下至少一年的研究時間。之後的基因篩選,找出與疾病有關的基因就要靠我們自己的努力了。上個月《天下雜誌》對本院計劃成立基因體研究中心一事做了大幅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有人甚至主動建議政府增加本院此計畫的預算。國科會也因此和我們接觸,希望將該研究中心提昇為國家級機構,國科會願提供硬體設施。很高興昨(二十三)日立法院初步通過規劃國家基因體研究中心的一億五千萬的追加預算案。接下來我們就要開始為實驗用的老鼠蓋宿舍。基因體研究中心所做的研究牽涉的範圍很廣,不僅需要生命科學領域的專家,也需要理工及人文方面的人才加入。八個月前我和資訊所的同仁談到生物資訊研究工作,資訊所就在六個月後,用四個核甘酸二度空間的排列方式,成功地把人的基因體在電腦上呈一直線排列,讓我們感到很興奮。而基因研究也牽涉到倫理問題,基因改造能夠促進人類的平等嗎?抑或產生反效果?這些問題都需要人文學者多予關注。
本院植物、動物、生化、生農等所(處)均在進行基因蛋白方面的研究,所以我們也想成立基因體與蛋白質研究實驗室,讓各所(處)共享核心設備,這將使得生命科學的研究不再只是一個人在實驗室埋頭做研究,而是要成為團隊合作的型態。
此外,本院正在推動的數位典藏國家型計畫也是很重要的工作,這項計畫最初是由本院前任副院長楊國樞先生主持,合作的夥伴包括了故宮博物院、國內各大學等,希望能將珍貴的典藏予以數位化,供民眾在網路上使用。
問與答、自由交談
一、請問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實驗用的老鼠是哪一種?
院長:我們是用小白老鼠做基因研究,並且養老鼠的環境絕對不可有污染,以便控制變因。本院不久後會針對不懂科學的人開設基因體的一系列課程,將由陳副院長開頭,希望增進大家對生物科學的認識。
二、植物所標本館館長趙淑妙:院內植物都做有標示牌,但是許多牌子不是被破壞就是被調換,希望同仁發揮公德心不要進行破壞,並且能幫忙注意標示牌是否被擺置在正確位置,若發現問題,請即刻告訴我們標本館。
院長:希望同仁能共同維護植物標示牌,以免造成混淆。最近本院《週報》時常刊登趙博士撰寫的本院植物的圖文介紹,這是很值得嘉許的,希望植物所能將這些文章集結成專書。
三、植物所標本館館長趙淑妙:我們打算要做六十種植物介紹,範圍包括院內及附近忠孝東路路段的植物,這些資料蒐集、文章撰寫及拍照花了不少時間。我們預計在八月左右,把這些文章彙整出書。由於本院院區沒有路名,在說明院內植物的相對位置時頗感困擾。不知路名何時會訂出?此外,本所每兩個月就會針對植物所同仁舉辦認識植物活動,參加的人非常踴躍,待解說人力較充足後,也會開放給院內其他同仁參加。由於人力有限,標本館原則上會每個月開放兩次給院內外人士參觀,但希望欲參觀者能在一個月前預約。
院長:院區路名早就經過本院的環境美化委員會通過,但是送交院務會議後被否決,所以關鍵其實是在各位的所長。
四、院長:九二一地震後我到埔里災區問當地民眾哪個單位對他們的幫助最大,他們說是屏東縣政府救難隊,因為屏東救難隊幫埔里居民即時做好戶政工作,並維護當地的治安,之後兩個市鎮成了好朋友。因此我認為我們應成立全國的地震救護網,請地球所規劃依震央劃分地震區域,並歸類編號,以分配或認養的方式讓縣市支援鄉鎮,未來如果不幸再次發生地震,災區救援及重建的效率就會比較高。
總辦事處副處長葉義雄:我們以前曾經與內政部消防署副署長談過合作案,他的意願很高,但是署長換人後,這個案子就暫時擱著。
院長:請葉副處長負責推動,並繼續和消防署接洽。
五、我們是在香港出生,目前在中研院工作的同仁。我們希望能在台灣長久居留,因此辦理了中華民國的身分證,想不到內政部最近修改法規,規定拿身分證的人若在役齡內就必須服兵役,我們在申請前並未被告知需盡此義務,拿到身分證當天想退還,政府也不同意。幾經向內政部陳情都無法解決,希望院長能協助解決。
院長:陳長謙副院長前幾天也才拿到中華民國護照,但是他已經不需要服兵役了。同仁在申請身分証前最好能事先充分了解自己的權利義務。美國現在改為實施募兵制,就不會有申請成為公民後就必須服兵役等情事發生,我國的確還有許多法令需要修改。院內同仁發生的事院方一定會關注,請你們把相關資料交給人事室處理。本院人事室、總務組、公共事務組、秘書組等單位主管現在都在場,同仁如果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向相關主管反映,如果有需要,我也會出面協助。有一次幾位研究助理
人事室補充:我國的外籍學人來台服務緩徵辦法已在八十九年廢止,因此凡是拿到身分證設籍的人就必須在一年後接受徵兵。我們會行文內政部兵役科尋求解決辦法。
六、體育館的會員費一年要一萬五千元實在太高,是否可以調降?
院長:本院體育館管理委員會有幾位外界的體育專家,他們針對體育館的管理辦法及收費制度開了多次會議,原先通過的訂價更高,後來經過經濟所同仁計算後才調降。其實這樣的收費也有不得已之處。之前網球場的場地費低於其他球場,我覺得不合理,因而建議調高收費。由於體育館的經營是採收支並列,收入必須要支付部分水電、管理費,游泳池也需要救生員,這些都需要經費,如何達到收支平衡就有賴我們好好思考。
總務組主任賴以賢:體育館的預算編列是採收支並列的方式,今年的收入編了六百萬元,如果不收費就無法營運。一萬五千元的會費是針對院外人士,院內同仁及眷屬的會費則尚在研議當中。體育館的管理辦法目前只是暫行的實施要點,正式營運後才會知道有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希望同仁能在使用後把意見告訴總務組,我們會在正式開放三個月後作檢討。
七、體育館收取場地費是合理的,但是收入場費就不是很合理,因為如果不使用其他設施就不該再交入場費。體育館對每位使用者都要收入場費及場地費,如果一家人到體育館運動,就要支付一筆可觀的費用。體育館的收費制度有問題就應該馬上改,為什麼要三個月後才檢討?到那時候使用者就已經花了不少錢。此外,體育館能否不要採預約制,因為有時候打球的動機是很即興的。
院長:對某些人合理的事對其他人未必合理,體育館的經費若納入本院預算,卻只有少數人使用,是不合理的,因此體育館採使用者付費制是有必要的,收費制度請一個月後開會檢討。而預約制度的建立是為了怕有搶場地等爭議發生,因此還是有必要的。
八、地球所後方是垃圾場,時常飄來不好的味道,建議院方在中午時加收一次垃圾,下午的臭味就比較不那麼重。
總務組主任賴以賢:我們最近會清理那座垃圾場,並且會與市政府清潔隊商量,請他們增加垃圾清運的次數。
九、院方把地球所及體育館後方空地整理得很好,可惜相對的設施不夠,來院休憩的人沒有地方丟垃圾或上廁所。
總務組主任賴以賢:台北市現在的垃圾清運費是採隨袋徵收,許多公共場所已都不放置垃圾桶了,如果我們在院內設垃圾桶,恐怕會有人來院內傾倒垃圾。
十、四分溪上游常有人丟垃圾,有些垃圾會隨著水流沖到地球所旁的溪段,院方可否定期清理?尤其是在洪水過後更要加強清理。
總務組主任賴以賢:台北市市政府每兩年會清理一次,總務組每兩個星期也會有人在溪邊巡邏,撿拾垃圾,希望能維持院內四分溪的清潔。
院長:本院生態池有義工,我們也可以請附近社區義工在週末時到院區幫忙維護清潔,或是僱請專人負責。
十一、本院幾個所(處)設有博物館,是否可設統籌單位負責為民眾安排各博物館的參觀事宜,並在本院網站上建立各博物館的介紹。
院長:史語所的文物館幾個月後會開放,一週將有兩天開放給外界參觀,是本院定期開放給外界參觀的地方,到時候我們會訓練一些義工協助導覽。
十二、環境研究是當今很重要的課題,很可惜的,台灣並沒有整合性的環境生態研究機構,希望此類機構能儘早成立。
院長:這的確是我們應做的事,我們也在考慮成立環境生態的研究單位,除了環境議題的研究,也應著力於找出節約能源,以及有效使用能源的方法。但是我們必須要先找到支持環保的公司或組織提供資金,此構想才能落實。
==============================================================================
1014
急難救助專案定期報告張景民博士於四月十七日由三軍總醫院轉院至萬芳醫院附設之護理之家。感謝所有對此意外事件關心的人,截至目前(
90/5/18)統計結果,捐款至原分所的金額為698,712元;至普仁之友會的金額2,152,800元,募款總額共2,851,512元。==============================================================================
◆◇
學術研討會◇◆2001
年「近代中國的視覺表述與文化構圖,1600迄今」學術研討會議程(暫訂)
時 間:民國九十年五月卅一日(星期四)、六月一日(星期五)
地 點:本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
主辦單位:本院近代史研究所文化思想史組
五月卅一日(星期四)
09:30
報 到09:50
開 幕10:00-12:00
第一場討論會主
講 人:王爾敏(本院近史所)論文題目:《點石齋畫報》所展現之近代歷史脈絡
評
論 人:呂實強主
講 人:陳祖恩(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論文題目:撩開封閉社會的神秘面紗
—圖像中的上海日本人居留民評
論 人:黃自進14:00-16:00
第二場討論會主
講 人:Tobie Meyer-Fong(Department of Histor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論文題目:
評
論 人:李孝悌主
講 人:張哲嘉(本院近史所)論文題目:明代方志中的地圖
評
論 人:王爾敏16:20-17:20
第三場討論會主
講 人:潘朝陽(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論文題目:土地崇拜的空間示意與景觀詮釋
—以苗栗市土地公祠為例評
論 人:陳國川六月一日(星期五)
10:00-12:00
第一場討論會主
講 人:曾藍瑩(美國南加州大學藝術史系/東亞系)論文題目:窮鄉僻壤與販夫走卒:趙望雲連載於《大公報》上的寫生通信
評
論 人:未定主
講 人:劉紀蕙(輔仁大學比較文學研究所)論文題目:頹廢、前衛與國家形式化︰論中期創造社刊物插圖所呈現的視覺矛盾
評
論 人:廖朝陽14:00-15:00
第二場討論會主
講 人:李貴豐(台北商專/台灣藝術學院)論文題目:明清之際「文房雅器」風格側論
—木雕素面筆筒實物舉隅評
論 人:張啟明15:20-16:20
綜合討論16:20
閉 幕==============================================================================
◆◇
學術演講◇◆
所別 |
時 間 |
地 點 |
講 員 |
講 題 |
|
數學 |
5/24( 四)15:00 |
本所 演講廳 |
Prof. Fabio Ancona ( 義大利Univ. of Bologna) |
Boundary Control Problems for Conservation Laws |
|
5/25( 五)10:00 |
本所 會議室 |
黃大原教授 ( 交通大學) |
Discrepancy (Ⅰ) |
||
5/25( 五)10:30 |
本所 109 研討室 |
T. Geisser 教授(USC, U. S. A.) |
An Introduction to Motivic Cohomology |
||
5/25( 五)13:00 |
本所 會議室 |
劉樹忠先生 ( 本所博士後研究學者) |
Discrepancy (Ⅱ) |
||
5/25( 五)13:30 |
本所 109 研討室 |
T. Geisser 教授(USC, U. S. A.) |
Continuity of Algebraic K-theory |
||
物理 |
5/28( 一)10:30 |
本所七樓 研討室 |
Prof. Greg Sullivan (Univ. of Maryland, U. S. A.) |
Status of Milagro Detector for Cosmic Ray Physics |
|
5/30( 三)15:15 |
本所一樓 演講廳 |
Prof. Greg Sullivan (Univ. of Maryland, U. S. A.) |
Solar Neutrinos from The Super-Kamiokande Experiment |
||
化學 |
5/28( 一)15:30 |
本所 周大紓講堂 |
Prof. Richard H. Shafer (UCSF) |
(講題未定) |
|
資訊 |
5/31( 四)10:30 |
本所新館 106 演講廳 |
Prof. Jie Wu (Florida Atlantic Univ.) |
Routing Protocols for Ad Hoc Wireless Networks |
|
統計 |
5/28( 一)10:30 |
本所 308 室 |
周行一教授 ( 政治大學) |
Liquidity Providers on an Electronic Order-Driven Market |
所別 |
時 間 |
地 點 |
講 員 |
講 題 |
|||
統計 |
5/30( 三)10:30 |
本所 308 室 |
Prof. Tonghui Wang (New Mexico State Univ., U. S. A.) |
Inferences in Growth Curve Models under Elliptical Settings |
|||
原分 |
5/31( 四)15:10 |
本所 浦大邦講堂 |
張伯琛教授 ( 中央大學) |
Electronic Spectroscopy of Halo-Methylenes |
|||
天文 |
5/28( 一)12:00 |
本處會議室 (臺灣大學凝態科學與物理學館 716室) |
Mr. Shigehisa Takakuwa ( 本處博士後研究學者) |
The Ortho-to-Para Ratio and the Chemical Properties of C3H2 in Dark Cloud Cores |
|||
植物 |
5/30( 三)10:30 |
本所 106 會議室 |
李賢淇主任 ( 中央大學) |
Precision Agriculture and Remote Sensing: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Ozone Stress Research in Plants |
|||
史語 |
5/28( 一)10:00 |
本所文物陳列館 五樓會議室 |
李匡悌先生 ( 本所助研究員) |
論鵝鑾鼻第二史前遺址的鯊魚遺留 |
|||
近史 |
5/24( 四)10:00 |
本所檔案館大樓 一樓中型會議室 |
張建俅先生 ( 本所博士後訪問學者) |
抗戰時期戰地醫療體系的建構與運作 —以中國紅十字會救護總隊為中心的探討 |
|||
經濟 |
5/29( 二)14:00 |
本所 B 棟110室 |
胡均立教授 ( 淡江大學) |
Environmental Research Joint Ventures Under Emission Taxes |
|||
歐美 |
5/29( 二)10:30 |
本所研究大樓 一樓會議室 |
謝智源博士 ( 中正大學) |
The Impact of Military Burden on Long-Run Growth and Welfare |
|||
社科 |
5/31( 四)14:30 |
本所( B202)第三會議室 |
劉序楓先生 ( 本所助研究員) |
清代遭風漂台之外國船難事件研究—以琉球、日本、朝鮮難民的處理事例為中心 |
|||
社會 |
6/1( 五)14:30 |
本所三樓 2319 會議室 |
范雲先生 ( 本所助研究員) |
How Social Movement Matters? In Practice, In Theory |
|||
文哲 |
5/31( 四)10:00 |
本處 三樓討論室 |
廖肇亨先生 ( 本處博士候選人) |
明末清初叢林詩論初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