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 稿◇◆ 臺北的降雨變化 地球所研究員 汪中和 在《莊子•秋水篇》裡有一段文字描寫東海的浩瀚:「夫千里之 遠,不足以舉其大﹔千仞之高,不足以極其深。禹之時十年九潦, 而水弗為加益﹔湯之時,八年七旱,而崖不為加損。夫不為頃久推 移,不以多少進退者,此亦東海之大樂也。」莊子是東周戰國時期 的學者(369~286B.C.),這段文字裡卻提及了夏禹(2205~2197B.C.) 及商湯(1766~1753B.C.)時候的旱澇事件,可見禹及湯時候的洪水 及乾旱情況確實嚴重,才會在千年以後仍為人們所提及。 今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受第20號象神颱風環流及鋒面雙重影響, 各地降下豪雨,為整個台灣地區帶來嚴重的災情,其中尤以台北縣 市因豪雨出現十餘年來僅見的大水患,汐止地區更是自1996年賀伯 颱風以來,幾乎每次豪雨均會淹水成災,引起社會各界關注,基隆 河整治及山坡地開發問題又成焦點。這次象神颱風確實給臺北地區 帶來滂沱豪雨,如汐止五指山地區在颱風期間的雨量超過800公厘, 翡翠水庫每秒進水量達到4,100立方公尺,都創下台北地區新高紀錄。 我們當然不能預見千年後的人們如何看待近幾年的豪雨災情,但是 卻可以從百年來的氣象記錄談談臺北的降雨變化。希望對過去的回 顧,可以為將來的氣候及水文研究工作帶來一些啟示,也給院裡同 仁提供一些茶餘飯後的談助。 在表示中央氣象局臺北氣象站百年來(1897-1999)的長期降雨 變化型態上,我們參考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特別委員會」在 1990年報告中所採用的差異時序分析方法,以臺北站自1951-1980 的平均值為基線,再將各年度對這個基線的差值,以長條圖用時間 序列的方式將年降雨量、年降雨日數及「年降雨量/年降雨日數」 比值繪如圖一。該圖中,凡差異值為負時,表示該年數值低於1951- 1980的平均值,而差異值為正時,即表示高於1951-1980的平均值。 除了單年的差異值外,五年的移動趨勢也以粗黑線表示於圖中。 由於臺灣的雨量紀錄中有顯著2-3年週期的頻譜變化,因此五年的 移動平均可以濾掉這些短週期的訊號,而呈現出臺北氣象站長期的 變化趨勢。 圖一(A)是臺北站的降雨量變化,大致而言,臺北地區的降雨量在 1980年以前是沿著長期平均值(2064公厘)起伏振盪,幅 度約有400公厘;但在1980年以後,除了1990年代初期因 受菲律賓Pinatubo火山爆發的影響略有下降以外,降雨量 卻有逐漸增加的趨勢。臺北站的長期年雨量平均值不低( 全球平均值為970公厘),近年來降雨又持續增加,因此臺 北地區在短期內應是不會缺雨水的。然而雨水豐沛卻不一 定是好事,還需看降雨在時間和空間上是否分佈均勻而定。 圖一(B)是臺北站的年降雨日數變化圖,從1900至1960年間看來沒 有特別趨勢,平均每年降雨日數約有185天;但自1960年 以後則呈現逐漸遞減的情形,近十年來平均只有168日,比 二十世紀的前半期少了半個多月。由於臺北地區降雨量近 20年來逐漸增加,但降雨日數卻反向減少,因此「年降雨 量/年降雨日數」比值就呈增長的趨勢,如圖一(C)。 「年降雨量/年降雨日數」比值的上升表示水文不確定性 正增加中,也就是說發生洪澇的機率會越來越高,住在低 窪地區及河岸兩旁的民眾當然要特別注意了。近年來大臺 北地區屢生水患,山坡地土石流的增加,除了人為的超限 且不當開發有重要影響外,這種在單位時間內自然降雨強 度的改變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值得有關單位注意防範。 在圖一(A)中,另一項引人注意的是:臺北站1998年的累積雨量 因受到1997-1998年世紀超級聖嬰及隨後反聖嬰現象的影響而高達4405 公厘,為平常年雨量的二倍多,創下了百年來的紀錄。由圖二(A) 臺北站1998年一至十二月的月雨量與歷年(1897-1999)的月平均值 比較,可以看出端倪。一般來說,臺北站歷年月平均值分佈在70至 300公厘之間,是臺灣地區降雨的季節分佈最均勻的地區之一,如圖 二(A)中的空心三角曲線所示。然而1998年的降雨型態卻十分不同 (如實心方塊曲線),僅在十月就降下了998公厘的雨量,打破臺北 站自有氣象觀測以來的單月紀錄,該年其餘的月份也都高於歷年的 月平均值。 說起來,1998年真是臺灣氣象史上的異象年:首先在二月裡從北 到南接連發生少見的冰雹和龍捲風;接著綿延不斷的春雨一直持續 到梅雨季節;夏季的颱風次數難得的稀少(西北太平洋過去一百年 來平均每年有24個颱風生成,1998年總共只發生17個颱風,創下從 1960年以來的最低紀錄);在十二月的冬季,氣象局罕見地接連發 佈三次豪雨特報;該年的年均溫也破百年來的溫度紀錄,使得台灣 幾座高山直到年底都沒有降雪。這些事件接踵而來,讓氣象及水文 學者目不暇給,大大開了眼界。不幸的是,秋颱芭比絲和瑞伯接連 在十月侵臺,帶來超量雨水,使汐止在兩個星期內三度淹水,災民 苦不堪言,也使1998年的臺北雨量刷新了紀錄。 圖二(B)是臺北站1998年一至十二月的月降雨日數與歷年(1897- 1999)月平均值的比較。大致看來,1998年十月的降雨日數並不高, 高得是二月、四月及五月。尤其二月裡降雨 22天,影響許多人過年 節的興致。有位國外訪客恰好二月來臺短期訪問,從下機到離開臺 北都沒有見到太陽露臉,其心情的鬱悶可想而知。圖二(C)則是臺 北站1998年一至十二月與歷年「月降雨量/月降雨日數」的比較, 顯然,1998年十月的比值較平均值高了五倍多,這樣高的降雨強度 當然就會發生水災;該年二月、四月及五月雖然降雨量也不少,可 是降雨日數相對較多,平均下來影響就不嚴重了。孔子說:「不患 寡,而患不均。」1998年臺北降雨型態在時間上的極端性,就是最 好的註腳。 其實近20多年以來臺灣各地在降雨日數的長期趨勢方面都逐漸降 低,幅度從北部地區(-5%)向著中部(-10%)、東部(-20%)、 及南部(-30%)地區擴大惡化。我們也觀察到臺灣降雨日數的減少 和日照時數的降低有極高的時間及地域相關性。其間控制的機制是 甚麼?是全球氣候變化所影響?還是地區性大氣環境污染所造成? 或是二者都有?本院剛開始推展的環境變遷研究計畫正積極的探討 這方面的問題,相信不久的將來就會有好的成果向同仁報告,我們 可拭目以待。但是降雨日數長期以來的減少確已對臺灣,特別是中 南部,造成水資源水量來源降低的衝擊,也對雨量豐沛的北部地區 增加洪澇災害的隱憂。臺灣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水量及水質問題日趨 惡化,土石流及洪患頻生,除了人為的影響外,自然降雨型態的改 變顯然是一個要嚴肅去面對的課題。 圖一:臺北氣象站百年來(1897-1999)的年降雨量(A)、年降雨 日數(B)及「年降雨量/年降雨日數」比值(C)的時間序 列變化。圖中括弧中的數字是1951-1980年的平均值,也是基 準線,各年度對這個基線的差值以距平長條圖表示,粗黑線 是五年的移動平均。 圖二:臺北氣象站1998年的月降雨量(A)、月降雨日數(B)及「 月降雨量/月降雨日數」比值(C)與歷年月平均值之比較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