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 稿◇◆ 國內院士季會第四次會議主題演講--廿一世紀的中央研究院 李遠哲院長 1.歷史的回顧 民國十八年七月,中研院首任院長蔡元培先生在院務月報發刊詞 裡提到:「本院直隸國民政府,就名義言,為全國最高學術研究機 構,就職責言,實兼學術之研究、發表、獎勵諸務,綜合先進國之 中央研究院、國家學會及全國研究會議各種意義而成,使命重大, 無須多述。其組織分行政、研究、評議三部,而研究為其中堅」。 所謂研究,是指對新知識的探索與檢證。有些研究有明顯的實用價 值,例如資訊、醫學;有些研究雖不能直接應用,卻對其他的應用 研究有間接的幫助,例如純數學、純理論物理學;至於歷史、語言、 文學、考古等學門,看似沒有直接的經濟價值,卻對充實人類精神 文明有重大的意義。這些研究題材雖然領域各殊,卻都是本院同仁 鑽研探索的對象。 民國三十八年政府遷台時,中研院基本上只有一個所(歷史語言 研究所)和半個圖書館(數學所),在經過半個世紀的努力後,今 天的中央研究院已經有二十五個研究所與籌備處,涵蓋人文、社會 科學、數學、物理科學與生命科學的各個領域。 中研院從創立以來,先後從屬於大學院、國民政府、總統府,而 始終獨立於教育部之外,保有一種特殊超然的地位。要了解這個特 殊安排的意義,則要從本院的性質與任務談起。 民國六十九年,吳大猷院長在第十四次院士會議以「中央研究院 的回顧與前瞻」為題致詞。他的講稿中對中央研究院的性質與任務 有如下的描寫:中研院的性質和主要任務,按籌劃該院先賢的構想, 應係「國家的最高學術機關」,要「從事科學研究」並「領導、聯 絡和獎勵學術研究」。簡言之,先賢們希望中央研究院能夠在科學 研究工作上領先拔尖,在學術聲望上成為「最高」,如此方能有效 發揮領導、聯絡、獎勵國內學術研究的功能。事實上,這些任務也 是本院組織法第二條所明列的宗旨。至於要如何達到這些任務,則 是需要深思的。 在此,遠哲希望以「三不」與「四有」,勾勒出二十年前吳院長 描畫的中央研究院的特色。所謂「三不」,是指中研院不應是一個 專門性、技術性(如標準局或食品研究所)、或從事純實用性問題 研究的機構、不應是一個與大學或其他研究單位隔絕獨立的研究機 構、不應是一個純由長任期的固定人員組成的機構。所謂「四有」, 是指中研院應該  (一)有知識淵博、了解學術發展狀態和趨勢的大師級學者,帶領 優秀的年輕研究者,從事自由的研究,並且在切磋請益中突 破與成長。  (二)有對學術研究領域、範圍、方向的鑑別力,懂得善用國內的 優勢,避免從事枝節瑣碎問題的研究,也避免邁進無發展前 途的研究領域。  (三)有與大學或其他研究單位的學者建立學術合作的氣度,能接 納大學研究生在中研院從事研究,促進中研院與大學的人員 交流與合作研究,使中研院與大學皆能時有新血輪的輸流, 帶動彼此的教學與研究活力。  (四)有卓越的學術水準,能與國際一流學者相互交流,提昇我國 學術的國際地位,並吸引各國優秀菁英,予以頂尖的訓練。 2.近年的成長 在過去的二十年內,中央研究院確實在先賢的縝密構思與優良的 歷史傳承下努力邁進,在吳大猷院長所楬櫫的幾項任務中,獲得了 令人刮目相看的進展。最近Science與Nature 兩個最受國際科學界 廣泛閱讀的雜誌,都曾以不小的篇幅描寫中研院進步的狀況。雖然 文中有許多讚美之辭我們不敢全然受之無愧,但我們的確同意,國 際學術界的朋友都已經能夠看到「中央研究院的到來」。 就研究大師的引領而言,最近十年,在中研院參與研究的院士數 目急速增加,除了張光直、楊祥發、羅銅壁三位已退休的副院長之 外,目前在院內從事研究或領導學術工作的有陳長謙、朱敬一兩位 副院長,林聖賢、魯國鏞、劉太平、李太楓、蔡振水、王惠鈞、沈 哲鯤、胡勝正、劉翠溶九位所長(及主任),另有退出學術領導職 務的楊國樞、鄭天佐、陳昭南、石璋如、郭宗德及合聘或暫時借調 在外的吳成文、周昌弘、王光燦、杜正勝及我本人等,總計二十餘 位,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重要學術團隊。 就提升學術水準而言,二十年前,也許只有歷史語言研究所可以 稱得上是國際級的研究單位,許多自然科學的研究所常被指為落後 先進國家數十年。但在這二十年內先後成立的分子生物研究所,生 物醫學研究所、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等, 確實進步神速,除了在亞洲各國被公認為舉足輕重的研究機構,而 且在某些領域也已走到世界的最前端。早先在物質條件缺乏時設立 的研究所,最近也有不少的進展。從國際上有名的雜誌發表的論文 數目來看,中研院在過去十年不但有飛躍的進步,平均的著作篇數 也已趕上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研究機構。在著作對學術的影響力(impact factor)方面,中研院確實高於國內各大學,但是與世界最有名的 大學與研究機構相比,我們在不少領域也確有努力追趕的空間。 就與國內大學的合作而言,在過去的二十年內也有些起伏不定的 經驗。民國七十三年中研院決定把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設立在台 大,使中研院設在台大的研究所從原有的地球科學研究所、生物化 學研究所增加到三個所。但很可惜地,後來地科所與生化所撤回南 港,我們與台大的互動便減少了。其他研究所與大學的合作也經過 類似的變化;隨著大學本身研究設備之改善,他們與中央研究院的 合作便漸漸減弱,只有國防醫學院與中研院生命科學各所的合作一 直保持良好關係。最近這幾年來,本院與大學之間的關係確實是又 往正面的方向走。新成立的天文與天文物理研究所將設在台灣大學, 數學研究所也將一起搬過去,應用科學及工程研究所則將設在清大 與交大校園內,我們希望這種趨勢能持續向前發展。 3.進步的困境 雖然中央研究院在過去二十年中有長足的進步,但是不必諱言, 我們也面臨著若干成長進步的困境。我們都知道,牛津、劍橋、哈 佛等世界名校,都是經歷了幾百年的發展,才有今日的成就。早年 國家的經濟大環境並不好,雖然政府對科學研究頗為重視,但能夠 投注的資源實在相當有限。整體而言,數十年前台灣科學研究的基 礎並不穩固,體質也不健康。最近十餘年國家投注於科研的經費漸 漸增加,但在短期之內,這滋潤的甘霖畢竟難以在原本貧瘠的土壤 上孕育出豐碩的果實。 由於根基不厚,就橫斷面而言,我們雖然在某些領域有「點」的 突破,卻不能形成「面」的提昇;就縱斷面而言,有些研究人員偶 有突出的表現,但也還不能長時間引領世界研究的趨勢;再就院的 整體而言,有些同仁已然在學術研究的前緣突破,卻也有少數同仁 還是不能跟上國際學術急速上升的潮流,執意故步自封。總而言之, 中研院至今還不能塑造我們足以傲人的學術「傳統」。雖然傳統不 是短時間可以建立的,但是我們總是該穩健地一步步往這個方向去 努力。 除了研究風氣與學術傳統這些精神面的營造之外,中央研究院在 有形的制度方面,也有相當改善的空間。中研院做為一個公務預算 單位,行事運作當然應該受國家法令的約束。但是早年政府的許多 法令規章,往往未能注意學術研究單位與一般行政單位的區隔,使 得中研院與許多國立大學都得受同樣的會計、人事、組織等法規命 令的限制,剝奪了相當多的彈性。例如,種種會計法規對研究經費 的限制極嚴,往往形成研究執行的障礙。而將研究人員視為公務人 員,在統一薪俸的限制下也使得若干研究所平白喪失爭取優秀研究 人員的機會。這些都是不利於學術提昇的制度面因素。 此外,國內學術與教育大環境也不盡理想。許多有潛力、有創新 天份、有突破企圖心的年輕人,在重重僵化的教育制度下,不得不 向升學壓力妥協,久而久之也挫損了他們的原創力。年輕朋友即便 在國外取得博士學位,回國之後往往也為了應付評鑑或申請獎勵, 而將精力投注在輕薄短小的研究上。僵化的教育使我們不易產生新 一代的大師;短視的評鑑辦法也會消耗掉一些優秀研究人才的精力。 要如何改變與扭轉這兩方面的劣勢,非常需要國內學術界的朋友們 共同努力。 4.我們的使命 學術界的朋友們應該都能了解,學術研究追求創新、突破、拔尖, 乃至於卓越。這種追求卓越的過程,往往與世人所期盼的所謂「平 等」有所衝突。學術研究的發明有人領先、也有人落後,學術單位 之間也有同樣的現象。也許正是在追求卓越的背景之下,先賢將中 研院定位為「最高」學術研究機關,希望我們能扮演好帶領國家研 究群的雁首角色,一則與國際上最前緣的知識菁英切磋互動,二則 能整合、協調國內相關的研究機構,提昇國家整體的研究實力。在 知識經濟的新世紀裡,我們的國家需要全面的科技提昇,也要凸出 的科技引領。我相信至少在特定領域上,中研院可做好領航的角色。 在過去幾年之中,本院在許多科研制度方面都有相當的突破。我 們率先設立「公共事務組」,在科技基本法的規範保障下,推廣研 究同仁的科研成果,除了嘉惠社會之外,預估每年也為國庫取得數 千萬的專利收入。本院也推動「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對於全國 副教授或副研究員以下所完成的重要著作,給予獎項的肯定,扭轉 時下研究輕薄短小的弊病。此外,本院也積極推動跨單位、跨學門 之間的合作或合聘,將來希望能漸漸完成單位之間用人成本分擔 (cost-sharing)的彈性,以增進研究人員的產出效率。本院的數 學所、天文所、生醫所、生化所等單位,最近也積極地踏出院區, 與國內不同的大學合作,強化研究人員之間的互動與討論,希望能 形成研究團隊,擬定良好的研究策略與方向,逐漸突破。 中央研究院是一個學術研究機構,但是我們也該了解「研究」也 是教育、培養年輕人成為科學家的最好的手段。要脫離將「教育」 與「研究」截然劃分的古老觀念,我們應該認識到年輕(博士班) 學子加入中研院對本院研究活力的正面影響,而中研院能為年輕學 子提供良好的環境,也有利於他們的學習。正是基於這樣的想法, 本院正積極籌設國際研究生學院。在短期內,我們將與各大學合作 進行;若將來本院組織法修訂順利,我們將可設立獨立的國際研究 生學院,為培養國內外的高級研究人才盡些心力。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則是強化院士的功能。中央研究院除了各 研究所外,還有非常重要的院士組識,相當於許多西方國家的國家 科學院或國家學術院。廿年前,當吳大猷院長談到中研院的前景時, 雖然已有105位院士,在國內工作的卻只有十幾位。但是現在國內院 士的數目已增加到七十位左右,這七十位可以說是國內各領域學術 精英的薈萃,已有足夠的力量為國家盡心盡力,況且國外院士之中 也不乏與國內學界密切聯繫的熱心人士。我們期盼院士們能夠多為 中研院與國家的學術貢獻心力,除了定期的院士季會之外,同時也 能參與重要學術議題的討論,進而提出具體的興革建議。 5.未來的展望 學術研究機構對人類的貢獻,在於新知識的累積與新社會思想的 發展。許多目前不能用既有的社會理念、科學、與技術解決的事, 將來很可能由於新知識、新科技、新思維的發展而獲得解決。在電 腦與基因科技的衝擊下,人類將會面臨一個嶄新的、深具挑戰的新 紀元。我們希望中研院的研究團隊,能在新世紀的尖端科技上取得 領先的地位,並為新世紀的人文環境奠下良好的基礎。期盼在不久 的將來,中研院能與世界各個偉大的學術機構攜手為人類創造嶄新 的紀元。 遠哲自民國八十三年接掌中央研究院以來,所思所想不外乎如何 進一步落實中央研究院前輩學人堅持學術自由,追求科學真知的精 神,為中央研究院營造一個可以自由討論,充分開放的學術空間, 使中央研究院成為學術的大殿堂。同時遠哲也盼望著中央研究院能 在「國際競爭與永續發展」的大道上為我國也為全人類帶來希望的 曙光。在中央研究院努力追求的諸多領域裡,讓遠哲對非常重要的 生物技術的發展做簡單的描述。 生物技術是由分子生物及遺傳工程為基礎的學術研究,深化拓展 為醫藥、農業、環保、化工、能源及生物資訊等高科技產業,其特 點是本土優勢與國際需求兼具,發揮高級研發人才智慧,可大可小 的資本密集投資與低度污染等產業特質。遠哲有鑑於生物科技之前 瞻重要性及台灣優秀研究人才初備,於六年半前接任中央研究院院 長職務時,提出規劃及推動生物技術研究,爭取政府經費推動醫學 及農業生技兩大重點領域,厚植本院研究實力。在轉殖動物疾病模 式,微矩陣基因晶片,發育生物之分子機制,人類及水稻基因計畫, 醣蛋白生化功能在醫藥利用基因轉殖動、植物,及生物巨分子結構 等學術研究具體有成,取得美、日、歐等國際專利,並且技術轉移 給國內產業界。我們有信心,結合中研院和國內大學及研發單位之 合作力量,在前瞻性的農業及醫藥生物技術領域,可以展現世界級 的原創性研究,尤其是在生物功能性基因體(Functional Genomics) 及生物多樣性(Biodiversity)這兩項重要研究主軸上,全力推動 若干重點計畫。 遠哲有信心在社會的支持及關懷下,為中研院建立卓越的研究環 境,展現國際一流之學術成就,吸引傑出科學人才潛心研究,培育 新世紀之國際級學者(包括研究生及博士後),並且吸引國外科學 家及年輕學子參加我們的研究行列,早日建立「學術創見、人才培 育、產業發展」的活力循環,快速提昇我國學術發展及科技競爭力, 為台灣及全人類的永續發展做出重要的貢獻。 (民國八十九年十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