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隨筆◇◆ 院徽的故事 總辦事處公共事務組主任 梁啟銘 若問起「中央研究院的院徽是何年何月正式啟用?」「院徽是誰 設計的?」「院徽的表徵是什麼?」也許現在還有人能答得出來, 過個幾年恐怕就「所知者希」。若再過十年、二十年,搞不好就得 請好幾個專家學者當「主題研究」來「考證」了。為了避免日後出 現這種窘境,特撰此文以便對後人有個交待。 自從1928年本院設立後,本院的院徽一直從缺。1992年在前院長 吳大猷先生的規劃下決定院徽的徵稿,並在《週報》上刊登徵稿啟 事;但議案一直擱置無法做成決議,直到1997年才在李遠哲院長及 楊國樞前副院長的帶動下,正式積極籌劃並試辦院徽甄選案。在1998 年3月3日的主管座談會由與會主管從二十九件設計圖中票選出四件, 並請當時秘書組鄭秋豫主任將此四件設計圖及說明刊登《週報》, 由全院同仁票選,再提請院長核定。當月24日投票結果揭曉,以鄭 瑞芳女士設計的圖式所得的票最多,但有一些同仁提供修改意見, 經彙整後送原設計者作進一步改進之參考。在楊前副院長的主持下 與設計人鄭瑞芳女士協商修改事宜,最後總算達成協議而與鄭女士 在4月11日簽訂授權契約書,並於4月28日在主管座談會由與會主管 共同選定套色(見圖一),並正式決定使用。鄭女士因此是本院第 一個院徽的設計人,而此院徽是正式通過使用的,日期是在1998年 4月28日。鄭女士設計的院徽主要的理念是以DNA的雙螺旋圖代表生 命科學、展開的書本代表人文、電子運轉圖代表數理,她的設計是 在一個盾牌中含括此三圖樣,象徵本院主要是由此三大領域所組成。 盾牌下有一彩帶,上書本院座右銘「創新、真理、卓越」。此院徽 在本院通行近一年。在此期間發現在印名片時,若把院徽縮小會有 擠成一團之感覺,且部分字體小到看不清楚,故於1999年2月2日之 主管會報遂有設計第二個院徽之建議。1999年7月13日,第二院徽 圖案及彩色色系經總辦事處各主管及各所(處)所長(主任)圈選 再送給院長核定,最後再經小幅度修改,此第二院徽在1999年9月 正式啟用。此院徽圖形仍維持鄭女士的原創概念,其設計是把代表 人文的甲骨文、數理的電子運轉圖及DNA的雙螺旋圖依不同色系重 疊在一起,呈現出立體感及現代美感(圖二)。此第二個院徽乃結 合院長、楊前副院長、前院長特別助理謝國興先生及院內不少主管 之意見,再委託日創社文化設計印刷有限公司繪製的。因此二圖均 是本院合法使用的院徽。 在沒有院徽以前,本院的「院字輩」除「院長」、「院區」、「 院車」外,大概只有「院門」。院門已於去年改建完成,不再像以 前讓人覺得「門禁森嚴、閒人莫進」而變得很「公開透明」。自有了 院徽後又訂了「院旗」及「院鳥」(紅冠水雞),再接下來大概就是 「院樹」、「院花」及「院歌」,至於「院狗」則可稍微等一下, 因為我們院內流浪狗太多了,要決定選那一隻還得大費周章。 我在七○年代出國,一去二十多年,身處異域最懷念的就是台灣 的大學生活。此期間做了多年的母校在華盛頓D.C.校友會幹事,也 做了一年校友會會長;每看到母校的校徽,總是覺得很有親切感, 買了不少印有母校校徽的T恤當運動衫穿。三年前回國到本院服務, 對本院竟然沒有院徽覺得不可思議。現在很高興知道本院不只有院 徽,而且在不到二年內就設計了二個。若有院花、院樹可看或院歌 可哼,則更相得益彰。印有院徽的精品像T恤、運動帽、徽章、名片 夾、指甲剪已開始在我們活動中心四分溪書坊中銷售,最近還會有 POLO衫、滑鼠墊、CD盒、咖啡杯出爐。偶而也看到同仁穿著印有院 徽之T恤在院內走動,不過據調查我們院內知道有院徽精品的仍在 少數,尚需大力宣傳。目前在國內常常看到印有美國大學校徽的運 動衫,我希望有一天不只在台灣街頭可以看到我們「走入社會」的 印有中研院院徽之精品,連在美國街頭及飛機場精品販賣店也可以 買得到,那才是「無遠弗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