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洋年系列報導◇◆ 回顧1998國際海洋年--台灣的行動 邵廣昭(動物所研究員兼所長) 去年十二月卅一日,行政院院會正式通過公告我國的領海基線。 台灣的國際海洋年於是圓滿落幕。去年這一年中,政府、學術與保 育團體舉辦過與海洋環境保護及生態保育有關的活動,為數不少。 這些活動透過媒體報導,多少已喚醒國人重視海洋。但是能起而行 者,可能為數不多﹐因此關心海洋的朋友們必須繼續共同努力。本 人擬在此就「國際海洋年」做一回顧,及就週報的報導系列提一總 結。海洋的保育不外乎「立法」、「研究」與「教育」三帖藥,以 下乃就此三方面分別敘述之: 一、法令政策  ̄ ̄ ̄ ̄ 立法院三讀通過「中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及大陸礁層法」及「中 華民國專屬經濟海域與大陸礁層法」(1/21);公告我國領海基線 ,領海外界線等(12/31),為我國海域之經營與管轄權奠定法源基 礎。此外各部會在制訂政策時亦多基於永續發展的原則,如環保署 草擬的「國家環境保護計畫」及農委會草擬的「生物多樣性保護的 國家報告」都會將海洋與海岸這部份納入;目前環保署推動之「淨 灘」工作,以及主事的亞太經合會(APEC)海洋資源保護工作等等 ,亦強調資源保育。不過,「海洋污染防治法」及「海岸法」等重 要法案,尚未送立法院審議,而且「海洋遊憩管理辦法」仍有待研 擬推動。同時,全國國土及水資源會議(12/28-29)所擬之議案中 雖有「海岸」,但無「海洋」,且在研擬「限制發展地區」時仍然 明顯重陸輕海,令人遺憾。 二、學術活動  ̄ ̄ ̄ ̄ 為了加強海洋保護的教育宣導、經營管理及研究交流,國內學術 單位在去年也舉辦了不少場次的學術研討會及座談會,如「台灣海 岸何去何從--國際海洋年的沈思」(5/7,港研所)、「跨世紀海洋 漁業研討會--漁業資源的永續利用」(5/25,海大)、「台灣海洋 生物國際研討會」(5/26-27,海大)、「水生動物保育研討會」、 「1998海運學術研討會」、「台灣海龜生殖、洄游及海上棲地國際 討論會」(5月,海大)、「第四屆海岸溼地及保育研討會」( 6/6-7,師大)、「國家海洋政策研討會」(7/17,中山)、「太平 洋珊瑚礁及保育國際研討會」及「第六屆珊瑚礁生物研討會」( 11/17-20,中研院)、「第二屆台灣海洋環境大會--消失的海岸」 (11/21,世貿)、「紅樹林生態系之科學及管理國際研討會」( 11/23-24,師大)及「海洋與文藝國際會議」(12/19,中山)等等 ,推波助瀾,響應熱烈。 三、推廣教育  ̄ ̄ ̄ ̄ 報章媒體亦多所報導。TVBS及民視去年製作了一系列介紹台灣海 底珊瑚礁的宣導短片,利用新聞節目前後作密集播放,效果很大; 公視製作了一系列以海洋保育為主的「我們的島- -再見、海洋」, 每週一集,正在播映中。其他各個社教機構及民間保育團體,如海 洋生物博物館、海洋科技博物館、中華民國珊瑚礁學會、海洋文教 基金會、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水中攝影協會、溼地保育聯盟等等 ,以及各縣市政府都舉辦了許多大大小小推廣活動。此外,層面從 立法院的公聽會(永續發展促進會--挽救台灣海洋行動年系列公聽 會),擴展到攝影展(如海洋生態攝影巡迴大展)(5/12,車城) ,1998不一樣的海洋淨海專案及水中攝影活動、海岸之今昔攝影展 (11/21,世貿),以及柯金源、王連陞等個人攝影展等;活動內容 包羅萬象,如淨海淨灘、海洋育樂營、海洋日園遊會、海龜鯨豚魚 苗的放生放流,北縣政府之「碧海藍天、北縣情」(5/21,貢寮) ,以及各類研習班(「台灣海洋河川生態旅遊推廣研討會」(11/28 ,厚生基金會)、「1998國際海洋年海洋之心」(10/19,海大)、 「教師暑期海洋研習營」(8/5,海科館)、「賞鯨解說員訓練營」 (6/27,世新會館)、「拯救珊瑚礁宣言連署活動」(11/19,中研 院)、「1998珊瑚礁總體檢報告記者會」(12/19,台北)等等,可 說是不勝枚舉。此外,去年所出版海洋保育相關的文章或專書亦不 少,如海軍軍中刊物「海軍學術月刊」、軍事性刊物「尖端科技」 ;聯經的「人與海--台灣海洋環境」、中山學術文化的「海洋生物 漫談」及「豐富的海洋資源」、天下的「海洋台灣」、科學月刊的 「國際海洋年專輯」(12月號)、「大地」巨幅報導1998臺灣珊瑚 礁總體檢(12月號)、晨星的「海岸危機」、企業永續協會的「水 藍之舞」,乃至國編館的「海洋生態學」等等,應均能發揮一些較 為長遠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和泰汽車(即TOYOTA汽車總代理) 於去年十二月加入珊瑚礁保育企業義工,將全省一百多個營業據點 規劃靜態展示,並配合大型戶外活動,為搶救臺灣珊瑚礁做全面性 的推廣! 在「1998國際海洋年」的行動中,台灣雖然沒缺席,遺憾的是— 在UNESCO公佈國際海洋年活動的網站( http://ioc.unesco.org/iyo/activities/national)所記錄各國共 襄盛舉活動的部份,台灣因政治因素被刻意排除。筆者曾投書抱怨 ,未獲回覆。這種全球性的保育活動亦難逃政治干預,令人無奈。 雖然如此,我們仍應檢討:自己對海洋保育的觀念和知識是否真的 有所提昇?國際海洋年並非只在1998年舉辦一些活動而已,更重要 的是將它變成一種新生活運動,長遠持續地推動下去;畢竟我們目 前對環境破壞的速度仍遠遠超過我們對環境的保育和復育努力,何 況很多棲地破壞了以後,根本難以回復,而歷經千萬年演化出來的 生物物種,一旦消失滅絕後,更不可能再度出現。 1999年進入了另一個以保育森林為訴求的「森林文化年」。森林 與海洋,一陸一海雖然相鄰相隔,但因海納百川,高山上的污染及 破壞到最後都會經由河川流入海洋。因此保護森林環境,保護水的 源頭,一樣對海洋有益,希望大家也能共同來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