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海洋年系列報導◆◇ 重塑海陸交匯地帶的環境倫理 (作者:動物所研究員 陳章波) 台灣四面環海,海是我們生存中無法割捨,不可不加以理會的重 要一環。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之際,尤其是今年正逢國際海洋年,我 們不僅要回顧反省以往是否虧待了海洋,更要前瞻性的展望未來。 長久以來我們認為海洋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資源寶庫,而竭盡 所能的加以撈捕漁貨,又將其當成垃圾場,任意堆放破壞。如今, 已明顯看出漁業資源枯竭、海岸景觀污亂;同時更有人要以築堤、 填海造地阻隔人與海的交流。海洋怎能不受難哭泣? 海陸交匯之際正是各類自然營力的一場大戰,海浪一波又一波地 拍擊著海岸,在堅硬的岩岸激起浪花,那是硬拚,力量相互抵消了 ;天長地久,海岸侵蝕、堆積互見。反觀沙灘的沙粒,則是一來一 往順應海的力量在來回滾動、搬移。這一帶不安的滾動正化解海的 力量於無形,而保護了陸地。海陸交匯的另一股力量是河川帶下的 養份及沙粒。台灣山陡河短,且地盤一直在上升傾斜之中,再加上 水土保持不良,所以河川輸沙量很大,因而有足夠的沙源以形成台 灣西海岸的海埔新生地。沙源、輸沙、沉積、侵蝕、穩定,歷經長 久世代的動力平衡,才有海埔新生地的誕生。 在這有鹽份卻不甚穩定的沙洲地帶(終究不是原生陸地),水域中 養份充足,而成為許多水產動物的產卵、孵育場;陸生的木麻黃、 紅樹林、刺濱麥、馬鞍藤…等植物正得其所,而蔚成一大片綠意美 景,連帶也孕育了許多動物(如台南七股網子寮沙洲上的鸕鶿、夜 鷺、黑腹燕鷗…等鳥類;關渡紅樹林有紅鳩、蒼鷺、小水鴨…等多 種鳥類及大白鷺、唐白鷺等稀有鳥類,還有招潮蟹、彈塗魚),正 是營造自然公園的大好地段。可是自從人們在山上建水庫,攔住了 水,也攔下了沙,海岸卻因沙源不足而逐漸被海侵蝕。此外,急功 近利式的填海為地、建造工廠家園,嚴重破壞如此大自然的賜予。 在沙岸海灣建堤築港,阻礙了沙、石的輸送,改變了波濤力量的 衝擊,而造成有些地方堆積、有些地方侵蝕,為此我們又投入力量 去清除、或是養灘。用水泥堤把台灣包圍成「堡」島,一時雖保住 少數人民的財產但人為對海岸的改造不僅造成水泥的假性需求,山 也禿了,空氣也髒了,大家還得付出額外的費用,海灘不再是海灘 ,生命的多樣性也不見了,真是禍害無窮。硬的建築工法一時贏了 、賺了,但終究抵抗不住自然營力,海堤、港灣等建物的修修補補 ,見證了海洋摧枯拉朽的作用力。怎麼做才符合世代正義的作為, 我們必需加以省思。 人體有百分之七十是水,人們逐水(草)而居。河川提供了淡水 、食物,也提供交通便道,因此市鎮群落就沿河岸而發展。隨著工 業發達,工廠林立之後,人口增多,居家垃圾、各類工業廢棄物、 污染物就沿河而下,匯集於海濱,造成環境的破壞。由於刺激消費 的經濟型態,人們長期地砍伐森林、燃燒煤、石油等,引發全球氣 候之變遷,台灣更受嚴重的影響。西南沿海的超抽地下水而引發陸 沉,使得海陸交互作用更加明顯增強,滄海桑田之變動歷歷可數, 這樣的惡果,子孫們難免其害。後現代主義的樸實生活,或能讓海 洋,尤其是海陸交匯之區獲得生機。 人們在安全的海濱形成聚落,稱為漁村,靠海為生,以漁撈動物 性蛋白質為主,生活簡單自在。可是漁村漸漸的被貼上了標籤—充 滿魚腥、腐敗、落後的形象,只因我們將資源界定在那窄窄的層面 上,而沒有開拓出海陸交匯、相加相乘之資源。為了褪去漁村的灰 暗色彩,有必要重建海濱社區的功能。現今,由於工商業的發達, 年輕的漁村居民遷移到城市工作,使得漁村沒落,為有效發揮並維 護海洋資源,我們應培養青年認識海洋環境的資源,認知漁村的原 有文化,以青年志工從事社區重建,重塑濱海社區的文化,讓更多 人讚賞、關愛海洋生命之美,並非只是海洋生命之食用;同時享受 海濱自然之美及安全地參與海上運動。 生命雖然源自海洋,但人立足於陸地,卻對海又愛又怕。海洋是 不可輕侮的,但也不是那麼不可親近;有正確的海洋物理、化學、 生物等的知識、必要的安全措施,及敬海不欺海的心胸,海是可以 讓我們感受到她的溫柔的。中國字「海」拆開來也就是「水」、「 人類的母親」,就看我們怎麼努力來認知親近她。